【高秀平没想到,自己一锄头一锄头开垦出的生机,竟成了别人的眼中钉。当检举的风声裹着夏日的热浪吹到她脸上时,她才明白,在这片土地上,汗水有时比不过人言。】
高秀平从大家庭中挣脱出来,搬到属于自己的新家,她在房前屋后开垦大片荒地,种上庄稼。
新翻的泥土混合着青草汁液的气息,在夕阳下蒸腾,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是自由与希望的味道。
未曾想,队里有人检举她占用公家土地,说她私自开垦土地是违规行为。正在高秀平百口莫辩的时候,老队长出现了。
他看了看高秀平种的庄稼,这里水源充足,庄稼长势喜人,便试探性问道:“按理说,你们已经分到口粮地和自留地,不过,开垦这片荒地也付出了不少心血,这样吧,用这片荒地换口粮地怎样?”
高秀平心想,这片地虽然是荒地,但毕竟属于公家。如果继续种着,一定有人会继续举报,不如把口粮地都换到家门口,俗话说,丑妻近地家中宝,我还是要宝贝吧 。
于是她连忙点头答应:“行,老队长,就按您说的办。”老队长见她同意,便召集队里相关人员,很快就把土地置换的事情安排妥当。
高秀平虽然心疼自家那些成熟的口粮地被收回,但是她更珍惜自己开垦荒地付出的心血,想到以后能在家门口方便照顾庄稼,心里也舒坦了许多。
从那之后,高秀平把更多精力都投入到家门口的土地上。她精心施肥、浇水、除草,庄稼在她的照料下茁壮成长。
李守业和高秀平夫妻二人配合默契,除了当地长期种植的玉米、大豆等庄稼和大众化的蔬菜,主打果树种植。
李守业选择一些适合涝洼地的果树品种,如秋月梨、白葡萄和软籽石榴等,还有大众化的苹果树、桃树、李子树、杏树等,甚至还有板栗和核桃等当地稀缺品种。
低处还有草莓和棉花,高秀平则负责日常的果树护理和庄稼蔬菜的日常管理。由于离家近,她把时间排得满满的,到地里忙活一阵之后,回家做一会儿缝纫机上的活,有空还能看一会儿书。
李守业找了一本《养猪手册》,高秀平开始的时候还笑话丈夫:“你咋瞧不起人啊,养猪谁不会,还用看书学习吗?”
李守业见妻子没有理解自己的意图:“能把猪养活简单,把猪养好不容易,能让猪生猪,那就更不容易了,没事看看,有用的。”
高秀平没当回事:“哼,我不用看书,猪养得比谁都好。”
这天,她又到生产队卖猪,老队长看到她的猪长得又肥又壮:“秀平,队里有两头老母猪怀不上崽,便宜处理给你,你养几个月卖育肥猪怎样?”
高秀平看了看那两头猪,瘦得走路都晃晃荡荡的:“老队长,这猪是不是得病了?能养活吗?”
老队长说:“也不知道咋回事,就是不长,按理说,如果得病,早该死了。这样吧,你如果能养,不要钱了,带回家养吧,队里的猪圈拆了不要了,也不用专人负责喂猪。”
高秀平心想,白给的倒可以试试看:“大家有没有想养的?不要我就带回家了?”
饲养员老李头突然高喊一声:“白给不要钱?那我要。”
老队长厉声说道:“你要?这猪在你手里养了一年多,崽没怀上不说,连体重都不增加,你可拉倒吧!”
有人笑话老李头:“你在队里都养不好,带回家还不得养死啊?心里没数。”
老李头见大家都嘲笑自己,不再言语。高秀平见没人跟她争,便应下了这两头老母猪。
她把猪赶回家,李守业看到后,皱了皱眉头。他绕着两头瘦骨嶙峋的母猪走了两圈,习惯性的蹲下检查它们的蹄甲和毛发,这专业的架势是当年在农大跟着教授下乡实践时练就的。
他在公社指导了那么多技术员,如今总算能在自家这一亩三分地上如鱼得水了。高秀平满不在乎地说:“反正不要钱,养养看呗。”
高秀平家里养了一头奶羊,李守业和孩子每天都喝羊奶,她把羊奶倒出一些给那两头瘦猪喝,大瘦子躺着不起来,小瘦子起来喝了两口,感觉味道不错,大口喝起来。
大瘦子看小瘦子喝得挺欢,也跟着喝起来,李守业见两个瘦子能喝奶,又仔细检查一下,发现这两头猪没毛病,怀疑是长期挨饿得了胃病,羊奶正好养胃,说不定真能救过来。
高秀平喜出望外:“真的能救过来吗?那我们可占便宜了。”
李守业说:“如果能救过来,你得好好看书,老母猪带崽有很多注意事项。”
高秀平这次听进去了,她按照《养猪手册》上学来的方法,精心照料这两头猪。每天除了喂羊奶,又是调配饲料,又是改善猪舍环境。
可过了一段时间,猪还是不见起色。高秀平有点着急了,开始怀疑《养猪手册》里的方法不管用,她一把将书扔在李守业面前:“你这破书要是好用,猪早该下崽了!我明天就按我的土法子喂!”
李守业罕见地红了脸,拦在猪圈前:“秀平,庄稼和牲畜不会骗人。你再等等,一周时间,就一周,这两头猪有些特殊,被老李头饿坏了,胃口不好。”
高秀平听了丈夫的话,又养了一周,还是没有看到希望。就在高秀平快要放弃的时候,李守业突然发现猪的饮食里缺少一种微量元素。
他赶紧调整饲料配方,又过了些日子,奇迹发生了,那头大瘦子肚子越来越大,原来它早就怀上了崽,只是天天吃不饱,饿瘦了。
高秀平又惊又喜,对李守业佩服得五体投地。她开始跟着丈夫一起研究起了养猪技术,没过多久,大瘦子生了一窝崽,高秀平数了数,共十二头,个个肥肥胖胖的。
村里其他人看到高秀平家的猪崽个个健壮,眼红得不得了。有人开始在背后议论纷纷,老李头找到会计:“那两头猪不能白给她,得扣除成本。”
会计感觉有道理,直接从高秀平的账上扣钱。高秀平得知后找到老李头:“有人亲眼看到你把生产队的猪粮偷回家,喂自己家的猪,我明天让会计把猪粮的账记在你的账上。”
老李头吓得连连道歉,连夜找会计把高秀平的账改回来了,原来会计是他的亲侄子。
高秀平本来想检举老李头,被李守业制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李头自有人会收拾他,你先保护好自己。”
高秀平心想也是,自己现在一大片果园,又养了老母猪,好多人眼红,不能得罪人。
她的预感是对的,腊月十八,高秀平家猪圈里最肥的那头年猪突然不见了。
雪地上,两行纷乱的脚印直通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