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传功完毕,百年北冥真气的剥离让他气息更显空灵超然。
他看着眼前脱胎换骨的朱毓明,缓缓开口,声音仿佛带着金石之韵:
“有了这百年真气为基,有《北冥心法》指引前路,有《灌顶传功》延续国运,更有《移魂大法》作为最后屏障,加上你自身的心性与朕这三年的倾囊相授……”
“只要后世之君不肆意妄为,不行那倒行逆施、自毁长城之举,我大明国祚,少说……还有三百年气运可期!”
“三百年……”
朱毓明喃喃重复,这个数字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它既是太祖开国至今的漫长岁月,更是如同梦魇般萦绕在历代王朝头顶的“三百年魔咒”之期。
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同炽热的岩浆,在他胸中奔涌沸腾。
“然,国祚绵长,岂能仅系于帝王一人之武功心术?”
朱瞻基目光深邃,走向御案,拿起一卷早已备好的金丝楠木轴圣旨,郑重递予朱毓明。
“此乃朕留给你的最后一份‘遗泽’——新《祖训》。望你后世子孙,奉为圭臬。”
朱毓明深吸一口气,双手恭敬接过,徐徐展开。
圣旨之上,字迹铁画银钩,力透纸背,条理分明,直指治国核心。
一、育才之本:凡朱氏宗亲子弟,自启蒙始,无论嫡庶贵贱,必以《育英手册》为根本,系统受教。
此册乃朕亲定,融汇古今治道精要、格物新学根基、武学筑基法门、民生经济实务、律法纲常根本。旨在塑其心性,开其眼界,强其体魄,明其责任担当。
摒弃旧学迂腐空洞,杜绝纨绔奢靡之风。宗学由皇帝亲掌,遴选贤能大儒及格物院博学之士、供奉殿武道高手共同执教,定期严加考核,优者擢用,劣者严惩,绝不容情。
此为国本根基,万世不可动摇!
二、布武之策:“布武天下”为国策基石,永世不可废弛!《基础锻体诀》、《吐纳导引术》当广布天下军民,强健黎庶体魄,凝聚国族之心,发掘武学良才。
卫所、新军、京营,皆须厉兵秣马,严格操练,优胜劣汰,以实战为要。
格物院、军械局须锐意进取,持续改良火器效能,研发新式军械利器,务求对四方蛮夷保持代差优势。
武功乃护国之盾,文治乃安邦之基,二者缺一不可!
三、养民之要:永不加赋乃朕昭告天下之承诺,后世子孙,当以民为本,体恤民力。
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者,一概永行蠲免!
大力鼓励农桑根本,兴修水利命脉,推广新式农具、优选良种。扶持工商繁荣,畅通海陆商路,设市舶司公平征税,以利流通。
格物院所出新技、新法,凡经实证确能利国利民者,朝廷当全力推广,惠及四方。严刑峻法,惩治贪官污吏、豪强劣绅,务使耕者有其田,安居乐业。工者得其利,技艺精进;商者畅其行,货殖流通。
天下百姓皆得温饱安宁,共享盛世!
四、用人之道:开科取士,须文武并举,唯才是举。科举当重经世致用之学,除经义策论外,必增格物致知、算学推演、律法明刑、经济理财等实务科目。彻底破除门第之见,寒门俊杰亦当有晋身之阶。
听风卫为天子耳目,须秉公监察百官,赏罚务求分明及时。
贤能者当居其位,尽展所长;庸碌者必下其位,勿使尸位素餐;贪婪奸佞者,一经查实,立诛不贷!
五、鼎新之志:格物致知,创新求变,乃强国之要!后世之君,当深明此理。须重格物之学,尊发明之匠,厚待巧思能工。
于格物院、军械局及天下各工坊,设专项奖励,嘉勉技艺突破、器物改良之才。凡有奇思妙想、能推陈出新者,无论出身,皆当破格擢用,厚赐其功。
绝不可故步自封,视祖宗成法为不可易之金科玉律;绝不可停滞不前,安于现状而失进取之心。
须知:唯锐意创新,方能源源不绝;唯兼容并蓄,方能长盛不衰!此策关乎国运兴衰,务必持之以恒。
朱毓明一字一句,读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这新《祖训》条条切中时弊,字字珠玑,彻底摒弃了旧祖训中诸多不合时宜的桎梏,充满了锐意进取的革新精神与务实之风,为大明未来百年的治理,铺设了清晰而坚实的轨道。
尤其是将《育英手册》定为国本,以及新增的第五条对格物创新、工匠精神的空前重视,直指王朝长久维系的核心命脉,令他豁然开朗。
“毓明……”
朱毓明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带着磐石般的坚定。
“定当恪守祖训,夙夜匪懈,励精图治!必使我大明江山永固如磐石,黎民百姓永享太平盛世!”
朱瞻基看着少年眼中那燃烧的、属于开国之君的锐气与沉甸甸的责任感,微微颔首。
他最后抬手,轻轻拍了拍朱毓明的肩膀。
这一拍,力道极轻,却仿佛承载着万里山河的重量。
“明日之后,这乾坤社稷,这亿兆生民,便托付于你了。好自为之。”
心里也暗自叹了一口气。
“我能做的都做了,只能帮到这里了。”
随后,朱瞻基不再多言,决然转身,步履沉稳地走向龙渊阁那幽深的尽头。
一道沉重的石门无声开启,露出其后通往武道极致、追寻金丹大道的静室。
他身上那属于尘世帝王最后的一丝牵绊与烟火气,随着百年真气的传承、新《祖训》的交付以及禅位大典的临近,正如同冰雪般迅速消融、剥离。
取而代之升腾而起的,是纯粹到极致、炽热到仿佛能点燃虚空的武道意志,直指那渺渺苍穹之上的无上境界。
龙渊阁内,烛火依旧摇曳,将新君挺拔而坚定的身影投映在古老的墙壁上,如同即将擎起天穹的巨柱。
而那位一手缔造了这中兴气象、此刻已超脱凡俗的武圣太上皇的身影,则彻底融入了那片象征着更高层次追求的深邃幽暗之中。
紫禁城的秋夜,万籁俱寂,唯有那无形的、澎湃的时代浪潮在无声涌动。
一个属于武圣的传奇时代正徐徐落下帷幕,而一个由他亲手锻造、寄托着打破轮回魔咒希望的新纪元,已如旭日般在地平线上喷薄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