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丫的悲剧,根源于她那令人窒息的原生家庭。陈娇心里清楚,吴三丫傻了之后,在那个家里的日子绝不会好过。
但她心中没有泛起半分涟漪,更无丝毫心软。你的不幸,是你那对不配为人的父母一手造成的,与旁人何干?
更何况,原主非但与她的苦难无关,反而是这村里少数曾对她释放过善意的人。谁能想到,这份善意非但没能换来感激,反而滋养了扭曲的嫉妒和刻骨的恶意,最终酿成杀身之祸。
原主那一条鲜活的人命,就算让吴三丫拿命来抵,也毫不为过。今只是让她痴傻,无知无觉地活着,不必再承受内心的煎熬与良知的拷问,在陈娇看来,已是便宜她了。
自此,陈娇便将吴三丫此人此事彻底放下,至于她往后命运如何,是苦是甜,全看天意,与她再无瓜葛。
结果,不出一个月,就传来讯息,吴三丫被她那对爹娘送走了。说是“送”,实则是卖,卖进了更深、更穷的大山里。
理由倒也“充分”:人虽然傻了,但身子是好的,还能生养,加上原本底子不傻,总有些娶不上媳妇的光棍汉不嫌弃,愿意接回去传宗接代。这些后续,陈娇只当闲话听过一耳朵,便抛之脑后,不再费神。
时节流转,接下来便是紧张的农忙。陈娇盘算着,这正是她动身前往海市的最佳时机。她去找陈长生请假。陈长生起初很是担心,一个姑娘家出远门,路途遥远,风险难料。
但陈娇早就跟他提过这事,他当时也是满口答应下来的,只是没想到她会选在这个节骨眼。好在秋收尚未正式拉开序幕,此时请假,倒也不算太过引人非议。
在陈娇的坚持下,陈长生最终还是批了她一个月的长假。他还操心大黑的去处,陈娇直接表示,她会带着大黑一起去,路上也是个照应。
拿到大队长开具的证明,陈娇便回家收拾行装。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值钱的财物、各类票证早已妥善收进空间,剩下的日常用品,她也一股脑全收了进去。
此刻,若是有那不开眼的小偷摸进来,恐怕只能对着空荡荡的屋子欲哭无泪。除了几件笨重得搬不动的旧家具,家里干净得像是被水洗过一遍。
即便如此,陈娇还是在院子里悄无声息地种下了一株特殊的藤蔓。这藤蔓虽不伤人,却如同最忠实的记录仪,能将她离开这段时间内,所有踏入这个院子的人与事,巨细无遗地记录下来。待她归来,只需读取资讯,便能知道有哪些“客人”曾不请自来,在她家中“造访”过。
陈娇并未打算乘坐这个时代缓慢且需要介绍信的火车前往海市。反正此时户籍和人员流动管理尚未达到后世那般严密,想要彻底查清一个人的行踪并非易事。
于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陈娇将大黑收回空间,本人则登上了小巧的飞行器。
不到二十分钟,飞行器便已跨越千山万水,悄无声息地降落在海市原主家那早已荒废的庭院之中。此时正值深夜,万籁俱寂,大多数人都已沉入梦乡。
陈娇利落地将飞行器收回空间,立刻放出意识,如同无形的雷达,仔细扫描着这栋承载了原主儿时记忆的三层小洋楼。
洋楼占地面积颇广,透着昔日的精致与气派。然而此刻,屋内空无一人,到处都被翻得乱七八糟,桌椅倾倒,柜门洞开,连墙皮都有被撬动的痕迹,活像是被一群土匪掘地三尺地洗劫过。
屋子大门和窗户上,还交叉贴着显眼的封条,昭示着此处的不祥。陈娇的意识仔细探查了屋子四周,确认并无人员盯梢。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正门入口处,那里地上镶嵌着一块看似寻常、与周围地砖融为一体的完整巨石。谁也想不到,陈娇此行的目标,那笔惊人的宝藏,就藏在这块巨石之下。
这个位置,是只有她这个继承了全部记忆的“当事人”才知晓的绝密,世上再无第二人知晓。
她甚至无需费力移动那块巨石,直接用意识精准锁定巨石下方深处的密室空间,随即意念一动,整个人便已瞬移进入了密室之中。
密室内空气污浊沉闷,带着一股陈年尘土和金属锈蚀混合的怪异气味。陈娇心念微动,一个来自星际时代的小巧呼吸器便出现在手中。她熟练地戴好呼吸器,确保呼吸顺畅,这才打开了手中强光灯。
明亮的光线瞬间驱散了黑暗,将密室内的情形照得一清二楚。密室空间不算太大,里面没有多余的摆设,只是整整齐齐地堆码着一个个样式古朴、材质坚实的箱子。
陈娇没有急着开箱查验,而是直接开始将这些箱子逐一收入空间,同时心中默数。最后一共是八十个箱子,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将所有箱子收完后,陈娇转身,才注意到靠近密室入口的墙壁旁,还摆放着一张老式的红木书桌。她走过去,拉开书桌的抽屉,发现里面存放着厚厚一叠档案资料。
她仔细翻看,里面有这栋小洋楼以及其他几处房产、地皮的地契房契;有原主父亲在不同时期,向组织、向国家捐赠巨额钱财物资的证明档案,白纸黑字,清晰记录着这位红色资本家的家国情怀与赤诚之心。
除此之外,原主的父亲还留下了一份至关重要的名单和资料,上面详细记录了是哪些人、透过何种手段对他进行迫害、逼问财富下落。
陈娇不知道这份资料他是如何瞒天过海储存下来的,也不确定他留下这份资料的初衷,是希望女儿有朝一日能为他报仇雪恨,还是仅仅想让女儿了解真相,远离这些危险人物。
但无论如何,对陈娇而言,这份名单的意义只有一个,复仇的指南。她将资料上的每一个名字、每一桩罪行都牢牢刻印在脑海里。
接下来的几天,她依照资料上的指示,马不停蹄地奔赴其他几处藏宝地点,将原主父亲分散隐藏的财富,全部安全无误地转移到了自己的空间之中。
完成宝藏收集后,陈娇在市区找了一处无人居住的空房作为临时落脚点。当然,她真正的休息之处是空间里舒适安全的环境。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她并不打算以真面目在海市公开活动。报仇,何须白日现身?月黑风高夜,正是行事时。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陈娇开始了昼伏夜出的“忙碌”生活。白天,她就在空间里充分休息,同时兴致勃勃地清点那批数量惊人的宝藏。
黄澄澄的金条、璀璨夺目的珠宝、晶莹剔透的玉石……这些硬通货无论去到哪个世界都是硬道理,自然要好好留下,以备不时之需。
而那些珍贵的古籍善本、名家书画、官窑瓷器等古董艺术品,陈娇则另有打算。并非这些东西没有价值,恰恰相反,它们价值连城。
但她认为,让这些承载着中华文明与历史的瑰宝留在这个世界,得到妥善的保护与研究,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它们的价值。
她将这些艺术品分门别类,单独存放,准备等到合适的时机,再以匿名的方式,将它们捐赠给国家级的博物馆或研究机构。
当夜幕降临,海市被黑暗笼罩时,陈娇便开始了她的“清算”行动。她按照名单上的资讯,逐一“拜访”那些身居高位、双手却沾满鲜血与铜臭的蛀虫。
这些人,利用职权与混乱的年代,贪婪地吮吸着民脂民膏,害得无数人家破人亡,只为了填满自己的私囊。陈娇要查他们的底细,在意识扫描这个堪称逆天的侦察利器面前,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任何隐藏在夹层、埋在地底、甚至砌在墙内的财富与罪证,在她的意识扫描下都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无所遁形。
对于这些人搜刮来的不义之财,陈娇并未全部取走,她只根据情况,收取一部分现金、票证和小黄鱼(金条),这些东西甚至在短时间都不会被发现少掉了。
至于其他更庞大的财物和确凿的罪证,她则详细记录下来。最让她感到讽刺又便利的是,这些人中不少都有记录“功劳簿”的癖好,或许是为了自我欣赏,或许是怕自己忘了干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
一本本详细的账册,清楚记录着每一笔黑钱的来源、每一次构陷的经过。陈娇毫不客气,将这些铁证如山的账本原件统统笑纳,收归己有。
在这份名单中,除了本土的贪腐蛀虫,陈娇还顺藤摸瓜,揪出了几条隐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毒蛇”,一些利用混乱时期潜伏下来的敌特分子。
陈娇将他们的联络方式、秘密据点、甚至隐藏的电台位置,都巨细无遗地记录下来。陈娇将这些异常动向、联络人员、藏匿地点等关键情报,一一整理记录,形成了一份份清晰详实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