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将那只装着凤凰胸针的丝绒盒,与那把黄铜钥匙一同锁进了办公室保险柜的最深处。这两样东西都代表着通往未知领域的门径,但她深知,在自身力量足够强大之前,贸然推开任何一扇门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接下来的几周,日子仿佛进入了一种久违的、高速运转的平静。
“涅盘资本”的业务推进顺利。“灵犀科技”与那家海外顶尖材料实验室的合作顺利展开,技术交流带来的灵感火花,让孙教授团队兴奋不已,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发看到了更清晰的突破路径。“智云算法”在孙总监带领的秘密小组努力下,第一版内部安全预警系统已开始试运行,悄无声息地守护着“涅盘”的核心数据壁垒。
之前因苏莹事件而动摇、后又急于修复关系的合作方,在苏晚团队重新谈判后,大多以更有利于“涅盘”的条件达成了新的合作。公司的资金流充沛,投资组合健康,在硬科技领域的口碑与日俱增。
苏晚每日忙于各种会议、决策和战略规划,充实而高效。她甚至抽空去探望了一次仍在医院休养、但情绪稍微稳定了些的林婉晴。没有激烈的冲突,只有疏离的客套和短暂的沉默。有些裂痕,一旦产生,便难以弥合。
苏哲也主动联系过她几次,语气比以往更加平等,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商讨意味,提及了几个苏氏集团与“涅盘”潜在的合作领域。苏晚均以专业态度应对,不卑不亢,既不留恋所谓的家族温情,也不拒绝可能的商业利益。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城市真正站稳了脚跟,拥有了不容小觑的事业和话语权。
然而,这种平静,却让苏晚内心深处那根警惕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傅承聿的话言犹在耳——“真正的牌局,在更高的层面”。苏莹倒下了,但“暗影”组织并未伤筋动骨,他们就像潜伏在深海下的暗礁,沉默着,等待着下一次潮汐的到来。
这种预感,在一个周五的傍晚得到了证实。
她正准备离开办公室,内部加密通讯器发出了特定频率的震动,是孙总监。
“苏总,”孙总监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紧张,“我们布置的‘智云’预警系统,捕捉到一次极其隐蔽的、针对性的网络扫描试探。来源经过多层跳板伪装,最终指向的Ip段……与傅先生提供的‘暗影’组织某个已知活动区域的虚拟服务器高度吻合。”
苏晚的心猛地一沉。“扫描目标是什么?”
“主要是我们对外公开的、与‘灵犀’和‘智云’项目相关的非核心服务器端口。对方很谨慎,没有试图突破,更像是在……更新信息,确认目标状态。”孙总监分析道,“而且,试探发生在三天前,系统当时标记为低风险,但刚刚在进行深度数据回溯分析时,才关联上了‘暗影’的线索。”
三天前!对方在她看似最平静、最成功的时候,再次悄无声息地伸出了触角!
“能反向追踪到更具体的来源吗?”苏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很难。对方手法非常老练,几乎没留下尾巴。‘智云’目前的能力,只能做到预警和初步关联,还无法实现精准溯源。”孙总监的语气带着不甘。
“我知道了。”苏晚沉吟道,“提高所有系统的监控级别,尤其是我们秘密项目的数据。另外,这件事严格保密,仅限于你我知道。”
“明白!”
结束通话,苏晚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城市华灯初上,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但她却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短暂的宁静被打破了。
“暗影”并未离开。他们像最有耐心的猎人,在失败一次后,并没有急于报复,而是退回到阴影中,重新观察、评估,等待着下一个最佳时机的到来。
苏莹,或许真的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而“暗影”组织真正的目标是什么?是她苏晚本人?是“涅盘”掌握的技术?还是……别的什么?
她想起傅承聿那句“更危险的敌人”和“背后的阴影”。
风暴,从未真正远离。它只是暂时隐匿了形迹,在所有人都放松警惕的时候,悄然酝酿着下一次,或许更加猛烈的冲击。
苏晚转身,走回办公桌前,重新打开了电脑。她需要重新审视“涅盘”的安全体系,需要加快“智云”在实战中的应用开发,也需要……与傅承聿再次沟通。
短暂的宁静就此结束。
暗影再生,危机暗伏。
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迎接那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真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