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的介入,并非以炮火或能量冲击的形式。那是一种更为根本、近乎法则层面的力量。
以“永恒号”为中心的广阔空域,包括其周边护卫舰队以及林晚发出的那道“情感尖刀”,所有的一切——能量流动、粒子运动、信息传递,乃至思维活动——都在一瞬间陷入了近乎绝对的停滞。
这片空域仿佛被封装进了一块无形的、巨大的时空琥珀之中。舰船的引擎光芒凝固如冰,爆炸的火花定格在半空,连“裁决者”那震怒的通讯信号也被拉长、冻结成一段无意义的噪音。只有那道源自地球的“情感尖刀”,因其本质涉及更深层的精神领域,并未被完全冻结,但其穿透速度和强度也被极大延缓、削弱,如同在粘稠的胶水中艰难前行。
“深渊探索者号”内,众人看着主屏幕上那幅诡异的、完全静止的太空画卷,震撼无言。这是何等伟力?!
“归墟”那中性的合成音再次响起,回荡在尚能自由活动的各方通讯频道中,解释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
“检测到冲突升级至临界点。‘情感尖刀’与‘统一意志’核心碰撞,存在引发‘方舟’舰队逻辑内核彻底崩溃,进而触发不可控自毁程序的高概率。此行为将导致‘文明记录’(指方舟舰队本身及其数据库)大量损毁,违反《守望者盟约》中‘信息保全’最高优先性原则。”
“依据盟约紧急仲裁条款,‘归墟’启动‘时空缓滞’程序,冻结冲突核心区域,为风险评估及协商解决方案提供窗口期。”
“警告:任何试图强行突破‘缓滞’场或在此期间发动攻击的行为,将被视为对‘归墟’权威的挑战,并招致相应反制。”
它的逻辑清晰而冷酷——它不在乎谁对谁错,它在乎的是“文明记录”的保全。无论是“方舟”的数据库,还是地球的生态与文明,在它眼中都是需要保存的“信息”。
“时空缓滞”场如同一个巨大的手术灯,照亮了“方舟”舰队内部一直隐藏的脓疮。
在那些未被完全冻结、仍能进行微弱内部通讯的“方舟”舰船中,混乱正在蔓延。“情感尖刀”虽然被延缓,但其蕴含的、属于“母星”的强烈情感波动,已经像病毒一样在“统一意志”网络中被削弱但未隔绝的区域扩散开来。
许多底层运算单元(即被高度控制的普通“方舟”成员)的意识出现了剧烈的波动,长期被压抑的、关于个体、关于故乡的模糊记忆和情感碎片开始复苏,导致局部网络过载、指令执行效率大幅下降。
而“基石”派系的成员,则趁此良机,在多个舰船内部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反抗。虽然“永恒号”及其核心护卫舰因处于冻结中心无法干预,但舰队边缘区域的交火和系统权限争夺战已然爆发。
“裁决者”面临的,不再是外部敌人,而是从内部燃起的、名为“人性”的燎原之火。
“归墟”的仲裁,虽然霸道,却也意外地创造了一个非本意的对话平台。
“荆棘齿轮”第一时间发来分析:“‘归墟’的行为模式基于它那套古老的盟约逻辑。它现在最优先的目标是防止信息损毁。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沈墨池立刻领会:“意思是,如果我们和‘方舟’之间的冲突,被证明必然会导致一方‘信息’的彻底毁灭,那么‘归墟’为了保全数据,可能会倾向于……强制解除冲突方的武装,甚至将其‘归档’?”
林晚的声音带着疲惫但清晰的思路:“我们需要和‘基石’,甚至……尝试与‘裁决者’对话。在‘归墟’的注视下,让‘裁决者’明白,它的道路只会引来‘归墟’的强制‘归档’,而合作,或许是保全‘方舟’文明延续性的唯一出路。”
在“归墟”默许甚至可以说是“要求”下,一个极其特殊的、多方参与的通讯频道被强制建立起来。参与者包括“深渊探索者号”(代表地球摇篮)、“基石”派系代表、依旧处于暴怒但行动受限的“裁决者”,以及作为观察员和潜在仲裁执行方的“归墟”。
频道内的气氛冰冷至极。
“基石”代表率先发言,控诉“裁决者”对“方舟”初始协议的扭曲。
“裁决者”则厉声反驳,指责“基石”的背叛和“母星”的“混沌污染”是文明之癌。
陆延昭代表地球,申明守护家园与生命多样性的绝对立场。
沈墨池则冷静地指出,在“归墟”的绝对力量面前,任何试图毁灭对方的行为都是自取灭亡。
章末钩子: 就在谈判陷入僵局,互相指责不休时,“归墟”那毫无情感的声音打断了所有发言:“数据分析完毕。当前冲突无最优解。计算显示,最高效的‘信息保全’方案为:强制剥离‘方舟’舰队武装及‘统一意志’网络,将其文明数据备份至‘归墟’,实体舰队予以拆解。‘摇篮’系统恢复基础监护模式,移除不稳定复合意识(林晚)。” 这个冷酷的“最优解”,让谈判桌上的所有“人”,无论是人类、AI还是复合意识,都感到了一阵刺骨的寒意。他们争斗的一切,在更高存在的眼中,竟只是需要被“高效处理”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