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辉的“深植根基”策略并非一味龟缩。在核心技术领域,他构筑的壁垒越来越高,这让某些始终觊觎的势力感到如鲠在喉。
林家,便是其中之一。
林国栋发现,常规的商业竞争手段在新宋氏面前效果越来越差。挖角,挖不动;舆论,影响有限;联合打压,对方凭借技术优势总能找到突破口。尤其是新宋氏在“火种-7”应用上取得的领先地位,让林家旗下几个相关产业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硬的不行,便想来“软”的。
这天,一支由林家资助、挂着某“国际能源与环境基金会”牌子的专家考察团,通过官方渠道,正式提出希望参观访问新宋氏集团总部及其研发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来者不善。”夜凰将考察团的背景资料递给宋晓辉,“团里混进了几个身份敏感的人,与林家核心实验室关系密切,也疑似与‘神谕’有过间接接触。他们真正的目的,恐怕是我们的‘火种-7’核心应用数据。”
宋晓辉扫了一眼名单,笑了笑:“既然是‘友好’交流,我们自然要热情接待。不过,核心区域嘛……就得看他们的‘诚意’和‘本事’了。”
他吩咐下去,以最高规格接待考察团,但在参观路线和交流内容上做了精心安排。
考察团到访当日,新宋氏方面由金不换和一位技术副总裁出面接待,礼仪周到,无可挑剔。参观的也都是集团内相对公开、或者已经申请专利的非核心实验室,展示的技术成果虽然亮眼,但并未触及真正的核心机密。
交流会上,那位疑似带着任务来的“专家”几次试图将话题引向“火种-7”的能量稳定技术和特定环境下的应用参数,都被金不换插科打诨或者那位技术副总裁用早已准备好的、看似详实实则无关痛痒的数据“真诚”地应付了过去。
“宋晓辉先生不亲自接待吗?”那位“专家”有些不甘心地问。
金不换笑嘻嘻地回答:“哎呀,真是不巧,我们宋总最近在闭关……啊不是,是在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远程项目论证,实在抽不开身。特意嘱咐我,一定要招待好各位专家!”
考察团在蓉城待了三天,除了感受到新宋氏雄厚的实力和严谨的管理外,在核心技术方面几乎一无所获,乘兴而来,悻悻而归。
消息传回京都,林国栋脸色不太好看。他再一次意识到,宋晓辉这块骨头,比他想象中难啃得多。对方不仅手段强硬,软钉子更是用得炉火纯青。
“看来,想要从技术层面突破,短期内是不可能了。”林国栋对幕僚叹道,“只能继续等待,或者……从其他方面寻找机会了。”
而新宋氏内部,则对这次成功“防御”感到振奋。金不换更是得意洋洋,觉得自己演技爆表。
宋晓辉对此并未多言,只是对夜凰吩咐道:“加强研发中心的安保等级,尤其是数据安全。另外,对我们现有的核心技术,进行分级管理,制定更严格的保密和访问权限。”
他深知,技术优势是他们目前最大的依仗,绝不能有失。
守住技术的护城河,就是守住未来的话语权。
(第六十七章 完)
【字数:约2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