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众大臣以及白洛恒你一言我一言之间便将下一位新君策定,楚凝安及楚凝玉以及一众皇亲国戚都无可奈何的看着这一切,他们已经没什么能力去制止这些了,他们也明白白洛恒此时心中的想法,如今,对他们而言,坦然接受这一切,似乎才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看着底下众臣没有反对,白洛恒逐渐扬起一抹微笑,他知道这时候的他在朝廷的话语权是说一不二的,没有人再敢反对他了。
他巡视这下方的群臣:“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为了我大楚朝局稳定,我在此将为天子守孝三月改为三日,三日之后举行新君登基仪式,各位可有疑虑?”
听到白洛恒的话, 众臣自然是不敢反对,纷纷摇了摇头:“一切遵循大人之命!”
面对下方有些大臣皮笑肉不笑的反应,白洛恒也懒得计较,随后便来到下方灵枢前,再次跪了下去。
“现在除皇室人员外,其余大臣各归其职,各司其命,守天灵一日即可!”
听到白洛恒的话,下方大臣开始陆陆续续的离去。
听着嘈杂的脚步声,白洛恒则是继续跪在灵枢前一语不发。
直到黄昏阶段,他才踉踉跄跄的起身,随后,独自往大殿之外走去。
走出殿门之后,负责看守后宫的禁军首领便走了过来。
“大人……”
白洛恒点了点头:“自我出征之日起,有没有察觉后宫有其他异常情况?”
那名首领摇了摇头:“大人并无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陛下是属于一时急火攻心,此前也在后宫早就将身体透支至虚空,所以一时承受不住,这才……”
白洛恒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
“大人,还有一事……”
“什么?”白洛恒问道。
“如今,皇帝驾崩,可那些在后宫哭丧的妃子该如何处置?”这是禁军首领给出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难题。
按照正常的过渡阶段而言,以往先皇帝驾崩之时,后宫嫔妃要么赶往藩地随自己的儿子生活,要么就出家为尼。
可如今,白洛恒已经掌控了整个朝堂,而且策立了新君,这些后宫嫔妃,也都没有子嗣,但她们太过年轻,就这么送去全部出家,一时间恐怕又会惹得民间怨言,大失人心,一时间怎么处置便成了难题。
“将这些嫔妃全部遣散,一个都不要留在宫中!”白洛恒吩咐完便带着刘积和张迁离去。
来到国公府之后,白洛恒正要走进去,却听到后方一声呼唤声传来。
“白大人!”
白大人转眸望去,见到是裴然前来。
“你们两个先回去吧!”对着身旁二人吩咐,张迁和刘积领会,随后便先一步府中。
“原来是裴太尉呀!”白洛恒哂笑着问候。
裴然上来便是呵笑着对着白洛恒拱手:“不敢当,不敢当,我在此先行祝贺周国公了!”
白洛恒浅笑一声,挑眉反问:“裴大人,何喜之有啊?”
裴然哈哈一笑:“大人出征之时,扫灭周将军十万陇右精锐,彻底扫除了在朝廷的敌对势力,再无后顾之忧,如今,陛下不幸驾崩,周公又及时确立新君,此为拥立之功,恭喜恭喜!”
白洛恒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口中却谦逊道:“裴大人过誉了,白某不过是为大楚江山社稷着想,尽臣子本分罢了。如今大楚局势动荡,新君尚未登基,还有诸多事宜亟待处理,实在谈不上什么值得庆贺之事。”
裴然眼中闪过一抹精明,继续笑道:“周公心怀天下,实乃大楚之幸。只是如今朝堂局势微妙,周公手握重权,又立新君,日后大楚必定是周公辅佐新君,开创一番盛世啊。”
白洛恒心中一动,听出裴然话里似乎有试探之意。
他神色平静,淡淡说道:“裴大人,如今大楚内忧外患,边疆有漠北觊觎,国内民生待兴,我等臣子唯有齐心协力,辅佐新君,方能让大楚重现生机。至于其他,白某并无他念。”
裴然微微点头,脸上笑容不变,心中却暗自思忖白洛恒的话。知白洛恒如今权势滔天,已非昔日可比,自己应该更加谨慎应对。
“周公所言极是,日后还望周公多多提携,裴某愿为大楚、为周公效犬马之劳。”
白洛恒拍了拍裴然的肩膀,笑道:“裴大人客气了,你我同朝为官,理当相互扶持。如今新君即将登基,朝中事务繁杂,正需要裴大人这样的能臣共同出力。过去是什么样的,裴大人如今就是什么样的,你也无需再过多客套什么,你曾在朔州相助于我,此等恩情,我永生不会忘却!”
看见白洛恒似乎已经彻底将自己看作是站队之人了,裴然悬着的心总算松了下来……
二人又寒暄了几句,裴然便告辞离去。白洛恒望着裴然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裴然作为朝中老牌势力的代表,才是主动向自己示好的第一人,如今自己虽掌控朝堂,但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动荡,若是能够与裴家结交,裴家虽在朝廷势力上并未有任何得利,可作为底蕴深厚的世家,看起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