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初步的电力保障,林夜立刻将目光投向了系统解锁的“基础外骨骼框架”蓝图。
面对迫近的尸潮和潜在的掠夺者威胁(铁砧营地\/血狼帮),提升单兵作战能力,尤其是基础力量、负重和机动性,是生存的关键。
基础外骨骼框架结构相对简洁:
核心是背部承重支架、连接下肢的机械腿(提供助力行走\/奔跑\/跳跃)和连接上肢的机械臂支架(提供抓握力\/挥舞武器加成)。
动力源为小型电动机或液压系统,需要外部能源或高能电池驱动。
液压驱动:力量大,响应快,但系统复杂(油泵、管路、阀体),易漏油,维护困难。
电动驱动: 相对简单,控制精准,易于维护,但瞬间爆发力不如液压,依赖电池。
考虑到磐石谷目前的加工能力(机床刚恢复,精度有限)和能源状况(电力有限,高能电池珍贵),决定采用电动为主,局部液压辅助(如膝关节高强度支撑) 的混合方案。
优先保证下肢助力(提升机动和负重),上肢辅助作为二期目标。
主体结构采用高强度轻质合金(从电厂废墟和储备库搜集,老李负责熔炼重铸和粗加工)。
关键传动部件(齿轮、轴承)利用修复的机床进行精密加工。
液压部分暂用小型气缸(从废弃工程机械上拆卸)替代。
暂时采用储备库的小型核能电池(切割使用)驱动电动机。
未来计划开发可更换的专用高能电池包。
老李成为外骨骼项目的主力。
在机床的轰鸣声中(电力驱动!),一块块合金被切割、钻孔、铣削,逐渐变成图纸上的零件。
老周和小王负责传动系统、电机安装和基础电路控制。
林夜则负责整体结构设计和系统调试。
一周后,一套粗糙但完整的下肢外骨骼框架诞生了!
它主要由背部电池\/电机包、腰部承重带、两条机械腿(覆盖大腿到脚踝)组成。
关节处有简单的电动推杆和液压缓冲。
整体重量约25公斤。
需要一位体型适中、灵活且勇敢的测试员。
阿雅战力强但需要保持灵活狙击;赵大要狩猎;老周等人要搞技术;林夜是总控。
目光落在了猴子身上。
“我…我来!”
猴子看着那套冰冷的机械腿,虽然害怕,但想到疤脸,想到要守护磐石谷,他鼓起勇气站了出来。
在众人帮助下,猴子笨拙地穿戴上“步行者0号”。
扣紧腰部束带,腿部支架贴合小腿和大腿(用皮带固定)。
背部电池包接入,电机发出轻微的嗡鸣。
林夜启动系统。
猴子尝试迈步。
右腿的电机推杆猛地伸出,带动他的右腿向前一甩!
“啊!”
猴子惊叫一声,差点摔倒!
力量太大了,控制不协调!
林夜立刻在控制终端(连接外骨骼)上降低电机出力,增加反应延迟。
小王调整了推杆行程。
猴子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想着“抬腿”。
这次,右腿机械支架平稳地辅助他抬起了腿,然后缓缓放下。
接着是左腿…一步…两步…虽然动作僵硬如同木偶,但确实在机械的辅助下,迈出了步伐!
林夜将一袋重约50公斤的沙袋放在猴子背上。
猴子咬紧牙关,本以为会被压垮,但在外骨骼的承重助力下,他感觉背上轻了很多!
他尝试走动,虽然依旧不灵活,但能负重行走!
在开阔地尝试小跑。
在电机辅助下,步伐明显加快,但协调性差,有摔倒风险。
原地跳跃,能明显跳得更高!
神经信号到机械响应有延迟,动作不跟手。
缺乏主动平衡系统,转弯、不平地面易失控。
行走尚可,奔跑和跳跃耗电量剧增。
固定点摩擦皮肤,长时间穿戴不适。
尽管问题多多,“步行者0号”的首次行走意义重大!
它证明了外骨骼的可行性!猴子脱下装备时,虽然满头大汗,腿被磨红了,但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
“林哥!我能感觉到!这东西真能成!我以后能背更多东西,跑得更快了!”
林夜记下,需研究更先进的神经链接技术(系统蓝图可能有)。
简易平衡陀螺仪:老李尝试设计安装。
优化控制算法: 林夜和小王负责。
增加缓冲衬垫:赵大用异兽皮制作。
力量的种子: “磐石I型”磁轨炮是矛,“步行者”外骨骼是盾与足。
磐石谷的科技树,在血与火的威胁下,顽强地生长出新的枝桠。
看着在仓库里兴奋地比划着的猴子和围着“步行者0号”热烈讨论的技术组,林夜知道,属于磐石谷的钢铁洪流,已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