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检查完部队在回指挥部的路上,张百川一直沉默不语。钟伟忍不住问道:“司令员,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们还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方法。”张百川缓缓说道:“训练、军工,这些都需要时间。但战争不等人啊。”
回到指挥部时,黎昱和陈榘正在等他。
“司令员,你回来得正好。”黎昱拿着一份电报:“总部来电,询问我们整军情况和下一步作战计划。”
陈榘补充道:“据情报,土桥一次已经开始调整部署,从青岛、济南抽调部队,看样子是要对我们有所行动。”
张百川接过电报看了看,沉思片刻:“回电总部,山东军区目前整编进展顺利,预计两个月内整训完成。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完成整军后,对津浦铁路线发起破袭作战。”
“破袭津浦线?”黎昱有些惊讶:“这是不是太急了点?。”
张百川解释道:“需要用实战来检验,小规模的破袭作战,既能锻炼部队,又能打乱鬼子的部署。”
陈榘表示赞同:“我同意,不过破袭目标要选好,既要达到锻炼部队的目的,又不能冒险。”
三人再次围在地图前,研究津浦铁路沿线的敌情。
“这里怎么样?”张百川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泰安以南的北集坡车站。这是个小站,守军不多,但地理位置重要。拿下它,可以切断津浦线数天时间。”
黎昱仔细看了看:“根据情报,这里守军一个中队,加上伪军一个连,总共不到三百人。”
陈榘回答,“我们可以用一个团,速战速决。”
“一个团太多,一个营就够了。”张百川摇头:“用实战来检验我们整军的成果,一个营拿下北集坡,既能锻炼部队,又能达到战略目的。”
他看向钟伟和王山:“你们两个团,各抽调一个精锐营,进行针对性训练。半个月后考核,哪个营训练得好,就由哪个营执行这次任务。”
钟伟和王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斗志。
“保证完成任务,”两人异口同声。
接下来的半个月,山东军区掀起了一股练兵热潮。各部队你追我赶,训练场上从早到晚都是喊杀声。
张百川每天都要到各部队转一转,有时指导训练,有时与战士们谈心。他发现,随着整军的深入,部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特别是胶东的部队在整编后士气高昂,训练刻苦。许友本人也不再局限于胶东一隅,开始从整个山东战局思考问题。
“司令员,我有个想法。”一次训练间隙,许友找到张百川:“咱们山东靠海,是不是可以发展海上力量?我在胶东时,就见过不少渔民,熟悉水性,如果能组建一支海上游击队,对打破鬼子的海上封锁很有帮助。”
张百川十分惊喜:“老许,你这个想法很好,等这次破袭任务完成,我们就着手筹备。”
半个月后,考核的日子到了。张百川、黎昱、陈榘一起来到训练场,观看两个营的实战演练。
演练结束后,张百川久久不语。
“怎么了,司令员?”黎昱问道,“我觉得两个营都表现不错啊。”
张百川终于开口,“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整军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了。”
陈榘也感慨:“是啊,特别是步炮协同和工兵破障,比一个月前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张百川转身面对钟伟和王山:“你们两个营都达到了出战标准。但任务只能给一个营...”
他顿了顿,看到两人紧张的表情,微微一笑:“我决定,由719团一营执行这次破袭任务。”
钟伟脸上顿时露出喜色,王山则有些失望。
张百川继续说道,“720团一营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接应。这是山东军区的第一仗,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任务确定后,张百川为出征部队送行。
“记住,速战速决,不要恋战。”他叮嘱带队的营长:“达到战略目的就立即撤退,我们在根据地等你们凯旋。”
看着部队远去的背影,黎昱轻声问道:“老张,你有几分把握?”
“十分。”张百川语气坚定:“对我们整军的成果有把握。淬火成钢,我们的部队已经不再是当初那支各自为战的游击队了。”
陈榘点头:“是啊,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整军,部队确实脱胎换骨了。”
张百川远眺着部队消失的方向:“这一仗只是开始。等我们完成整军,下一步就是...”
他没有说下去,但黎昱和陈榘都明白他的意思。
“回指挥部吧。”张百川转身,“是时候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了。”
三人向指挥部走去,山东大地上,一支劲旅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