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清晨带着一周工作即将收尾的独特韵律。武朝阳准备的便当里换上了清绾最近颇感兴趣的泰式风味——绿咖喱鸡,搭配椰香米饭,浓郁的香料气息在厨房弥漫。
“本周收尾,重点确认b7量产进度和苏珊项目启动准备。”清绾坐进驾驶座,接过便当袋时说道,“下午我要看到各部门的周报汇总。”
武朝阳在平板上快速标注:“明白。生产部承诺今天上午提交最终版量产时间表,苏珊项目的启动会材料已经准备就绪。”
车子驶入公司地库时,武朝阳的手机收到赵磊发来的消息:“朝阳哥,我们小组完成了第一个独立客户需求分析报告,能请您帮忙看看吗?”
“进步很快。”清绾从后视镜看到他的表情,“午休时安排时间指导他们。”
上午的办公室沉浸在收尾工作的专注氛围中。九点整,生产部准时发来b7量产时间表,武朝阳立即着手核对关键节点,标注出需要重点跟进的环节。
“原材料采购周期比预期长了三天。”他将标注好的文件递给清绾,“建议提前启动供应商备选方案。”
清绾快速浏览后点头:“同意。通知采购部今天内完成备选供应商评估。”
十点左右,各部门的周报开始陆续提交。武朝阳熟练地进行初步整理,将重要进展和待办事项分类汇总。市场部的新季度推广数据表现亮眼,首周转化率超出预期;业务部成功签约两个重要客户;研发部在b7之外,另一个改良项目也取得突破。
“整体表现稳健。”清绾审阅着汇总报告,“通知各部门,下周一的例会增加创新项目分享环节,每个部门准备一个三分钟的案例。”
午休时分,武朝阳如约来到小会议室。赵磊三人已经等在那里,面前放着打印好的报告。报告虽然还显稚嫩,但数据详实,分析逻辑清晰,能看出培训的成效。
“这里的数据对比可以更直观些,”武朝阳用笔圈出几个段落,“建议加上可视化图表。另外,风险评估部分需要更具体的应对方案。”
李明哲认真记录着每个建议,王鹏则迫不及待地问:“朝阳哥,听说苏珊项目马上要启动了,我们有机会参与吗?”
“清总确实有这个考虑。”武朝阳微笑,“先把眼前这份报告完善好,这是证明你们能力的最好方式。”
下午的工作重点转向苏珊项目的启动准备。武朝阳与海外团队进行了视频会议,确认最后的合作细节。清绾则审阅着项目章程,在几个关键条款上做出批注。
“本地化运营这部分需要更清晰的权责划分。”她将文件转给武朝阳,“让法务部今天下班前给出修改意见。”
临近下班,行政部送来了下周的会议室安排表。武朝阳仔细核对后,将苏珊项目启动会安排在周二上午,预留了充足的准备时间。
“这一周,”清绾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夕阳下的城市,“我们解决了b7的量产难题,推动了新项目启动,团队也在稳步成长。”
武朝阳将整理好的周报终版打印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了一个应对变化的有效机制。从周一的客户临时会议,到今天的各项突发事件,团队都处理得游刃有余。”
暮色渐深,办公室里只剩下文件归档的细微声响。武朝阳将下周的重要日程同步到清绾的手机日历,并将需要优先处理的文件单独归类。
回程的车上,清绾难得地放松了坐姿:“周末有什么计划?”
“补充睡眠,”武朝阳微笑,“然后给你做顿像样的大餐。这周吃太多便当了。”
“听起来不错。”清绾闭上眼睛,“对了,通知赵磊他们,下周开始参与苏珊项目的日常会议。从旁听开始。”
这个周五,没有惊心动魄的决策,没有突如其来的危机,有的只是扎实的收尾和新程的铺垫。每一个项目的推进,每一个员工的成长,都在静水深流中积蓄着力量。
当红色SUV驶入夜幕,下周的日程已经清晰可见:新项目的启动,创新案例的分享,还有年轻团队的进一步历练。对清绾和武朝阳而言,这不仅是又一周工作的结束,更是新征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