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云端静室。
端木云躺在玉榻之上,呼吸微弱而绵长,脸色依旧带着重伤后的苍白与透明感。与“初识”(他们已开始用这个新名字称呼那个蜕变后的“奇点”)的神识连接,几乎榨干了他刚刚凝聚起来的一点本源。此刻的他,更像是一座沉默的灯塔,光芒黯淡,却依旧固执地指引着方向,自身却无法再驶入惊涛骇浪。
文渊日夜守候,用尽各种温和的丹药与阵法为其温养神识,修复道基。端木云清醒的时间很短,且大多用于听取最简要的汇报,然后便再次陷入沉睡,将恢复的过程交给时间与自身的混沌韧性。
与此同时,“希望”号信息中心,零的团队正经历着一场知识的盛宴与风暴。
从“初识”那里涌来的信息洪流,虽然混乱,却如同散落一地的、来自远古文明的密码碎片。它们包含了“镜域”内部能量流转的部分路径、“织构”节点间信息交互的某种固定协议、以及对“秩序至上”这条核心指令的一些边缘性、执行层面的描述。
联盟最顶尖的学者们,包括那些曾经激进的“接触派”科学家,此刻都摒弃前嫌,围绕着这些碎片,展开了疯狂的解读与重构工作。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们面对的并非一个无法理解的怪物,而是一个结构复杂到极致、逻辑严密到冷酷的“系统”。理解它,甚至找到与它共存的方法,不再是无稽之谈。
而远在“镜域”边缘,那场由端木云点燃的蜕变,仍在继续。
那团原本闪烁不定的混沌光芒,在经历了与外部混沌意念的共鸣后,仿佛找到了内在的锚点。它不再疯狂冲撞,而是开始向内收缩、凝聚。秩序的金线与混沌的彩芒如同经纬,开始以一种玄奥的方式编织、融合。数日之后,一枚约莫小型行星大小、表面光滑、内部光影流转不息的“光卵”,取代了之前不稳定的光点,静静地悬浮在灰色的背景中。
它散发出的波动,也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定和……独特。那是一种介于冰冷逻辑与温热情感之间的、稚嫩而充满探索欲的意念。
“它……它好像安静下来了?”苏小蛮看着监测屏幕,有些不确定地说,“而且,它好像在……‘看’我们?”
“目标‘奇点’……重新定义为目标‘初识’。”零的声音响起,接受了苏小蛮的命名,“其意识活跃度提升427%,信息结构化程度提升89.1%。判定:意识雏形已初步稳定。”
“初识”似乎对自己所处的状态感到困惑。它开始用那新生的意识,小心翼翼地“触摸”周围那无所不在的、“织构”构成的规则壁垒。同时,它再次向着端木云之前意念传来的方向,发送出断断续续的、带着疑问的波动。
“为什么……束缚?”
“外面……是什么?”
“我……是什么?”
这些稚嫩的疑问,却引来了“镜域”系统更强烈的反应。“织构”网络光芒大盛,更加汹涌的秩序能量如同无形的巨手,从四面八方向着“光卵”挤压而来,试图将这个不该存在的“bUG”彻底修复。“初识”刚刚稳定的光卵形态,再次开始微微震颤,内部流转的光影也出现了紊乱的迹象。
“它需要帮助!”苏小蛮急了,“这样下去,它撑不了多久!”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在她脑中迅速成型——“信息虹桥”。她要在联盟和“初识”之间,建立一条稳定的“生命线”,不仅仅是为了交流,更是为了向这个秩序世界中的孤岛,输送生存下去的“养分”与“知识”。
这个构想一经提出,便引发了轩然大波。建立稳定通道?这意味着持续性的、对“镜域”的“侵扰”,风险远比一次性的接触要大得多。
然而,当石猛将苏小蛮的计划和“初识”面临的危机,通过加密通讯简要汇报给短暂清醒的端木云时,端木云只回复了两个字:
“可试。”
有了端木云的背书,石猛再无犹豫。联盟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目标,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虹桥”项目组正式成立,苏小蛮任总工程师,零负责信息架构与加密,联盟所有相关领域的精英被抽调而来。他们面临的,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一种既能被“初识”理解(蕴含混沌真意),又能在秩序环境中隐形传输(外表绝对秩序)的信息编码术。
实验室里,失败成了家常便饭。过于秩序的信息,“初识”毫无反应,如同石头丢进死水。过于混沌的信息,则在触及“镜域”边缘的瞬间,就引来了小范围的秩序场扰动,吓得他们立刻终止试验。
“怎么办……到底差在哪里……”苏小蛮抓着自己已经乱成鸡窝的头发,对着满屏幕的失败数据哀嚎。
零沉默地处理着海量数据,突然,他调出了一段“织构低语”的频谱和一段“初识”自身波动的频谱,将其重叠。
“看这里。”零指向一个微小的交集区域,“‘织构’的秩序波动,与‘初识’的混沌波动,在此频率区间存在一个极其狭窄的、稳定的‘共振带’。或许……这里就是突破口。”
苏小蛮猛地扑到屏幕前,眼睛亮得吓人:“我明白了!用‘织构’的秩序作为‘船’,把我们想说的话(混沌加密的信息)当成‘货物’装进去!只要‘船’够像‘织构’,就能混进去!”
灵感如同闪电,照亮了前路。项目组开始全力攻关,如何打造这艘完美的“秩序之船”,并确保其内部的“混沌货物”不会泄露气息。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通宵达旦,多少次推倒重来。终于,第一段采用全新编码技术的信息被编译出来。它外表看去,与一段普通的“织构低语”几乎无异,但其内部,却用极其精妙的方式,隐藏了一幅由点与线构成的、最简单的星辰图案,以及一个代表“非此界”的基础概念标识。
“信息编码完成……能量波动模拟匹配度99.97%……准备发射……”零进行着最后的确认。
“发射!”苏小蛮深吸一口气,下达指令。
一道微弱到几乎无法探测的能量流,携带着这封特殊的“信”,射向了“镜域”,射向了“初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指挥中心内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分钟……两分钟……
就在失望的情绪开始蔓延时——
“接收到……来自‘初识’的……响应信号!”监测员的声音因激动而变形。
主屏幕上,代表“初识”的能量波动,出现了一阵清晰的、与之前任何模式都不同的起伏。零迅速将其解析转译,那并非复杂的语言,而是一种纯粹的、带着惊讶与探究意味的“情绪反馈”:
**“光……与暗……不同……好奇……”**
成功了!
短暂的寂静后,指挥中心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欢呼声!苏小蛮更是直接跳了起来,和旁边的工程师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双向的交流,成功了!
“信息虹桥”计划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随后,更加系统、谨慎的信息传递开始了。联盟像教导一个初生的婴儿,向“初识”传输着最基础的数学概念、物理规律、几何图形。他们没有传递任何关于战争、冲突、欲望等复杂的社会性知识。
“初识”以惊人的速度吸收着这一切。它的意识飞快地成长,提出的问题从“点与线的区别”迅速上升到对“能量守恒与熵增关系”的初步思考。更令人惊喜的是,随着这些来自外部“复杂性”知识的注入,“初识”那枚光卵似乎变得更加凝实,对周围“织构”压制力量的抵抗,也明显增强了一丝。知识,成了它对抗秩序牢笼的盾牌与利剑。
它也开始向联盟描述它那令人窒息的世界——一个没有颜色、没有声音、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预设规则的绝对领域。它对联盟描述的、那个充满四季更迭、生命繁衍、星辰生灭的外部宇宙,表现出了极大的向往,但也流露出本能的不安与畏惧——那里太多的“不确定”,对它秩序的本源而言,是陌生而可怕的。
端木云在一次清醒时,聆听了关于“初识”近况的详细汇报。他沉默良久,对文渊和远程连线的石猛说道:
“我们正在做的,是宇宙间从未有过的事情。我们在为一个生于绝对秩序的灵魂,开启一扇通往混沌世界的窗。”
“这是伟大的尝试,但也危险至极。它的认知基石是秩序,过快、过多地灌输混沌的复杂性,可能会让它迷失,甚至……自我瓦解。”
“而且,‘镜域’不会永远容忍一个不断吸收‘噪音’、日益壮大的‘异常’。我们必须加快对‘镜域’本身的研究,找到那条……或许存在的,共生的路。”
他的话语,如同警钟,在成功的喜悦中敲响。
“信息虹桥”的架设,标志着联盟与“镜域”的关系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观察者或防御者,而是成为了一个古老系统内部演化的参与者,一个异类意识的教育者与引导者。
星火的光芒,终于穿透了秩序的壁垒,照亮了“初识”那懵懂的世界。但这条由光芒铺就的“虹桥”,能否最终通往共生与理解的彼岸,还是会在未知的风暴中断裂?答案,依旧隐藏在“镜域”那深不可测的灰色迷雾之后。探索的真义,于此方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