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工作看起来十分枯燥,但却是关键中的关键。
他们得摸清楚案件的全部情况,涉及的人员,是仇杀、感情矛盾还是激情杀人,最后将符合的人全都调查一遍,才能得出一些可能的猜测。
最后对重大嫌疑人深入调查,真正抓捕羁押犯罪嫌疑人,对重大嫌疑人进行审讯,以证据和口供将整个案件的逻辑链串联起来,最后将这些全都移交人民法院进行审判判决。
这是乐宁参与案件后真实的流程,和她想象的挥斥方遒一眼看透真凶没有一点相似。
不过两个案子下来,她也逐渐适应了现在的节奏。
她看了痕检的报告,上面详细说明了死者掉落时倾斜的角度,还有掉落下去挣扎的过程,以及死亡过程。
还有鞋子和自行车的痕迹照片,最后死者身上的其他东西的照片。
手机、一条深蓝方格棉手帕、一串家里房门的钥匙,棉手帕和手机是常备物品,这个年代轻工业还没那么发达,人们普遍没有带纸巾的习惯,多数是在身上揣着一条棉手帕。
那最后就是只有房门钥匙了,上面只有一把大一点的主钥匙,剩下是大约四五厘米长的钥匙,一看就是开衣柜或者床头柜锁的钥匙。
似乎不是什么关键的线索,不过乐宁还是把它记在了心里。
想起自己听到的心声,看着痕检报告上的死亡过程,乐宁心情不由得沉重了几分。
“我看了你的关系表,今天晚上我们去问问陈云慧的父母,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其他信息。”赵庆学拿着乐宁的本子说道。
现在已经晚上九点,一般这么晚他们不会去打扰人。
不过两人女儿刚死,肯定是不会睡的,两人上门去询问顺便宽慰两句也好。
驱车到达陈家,陈家老两口都没睡。
进门后乐宁看着桌上的杯子,猜测陈家的亲戚刚好离开。陈家的房子宽敞明亮,打扫得十分干净。
询问了一番陈云慧的婚姻、工作、交友情况后,乐宁主动问道:“两位认识蒋雪吗?”这个人在钱家齐嘴里是关键人物,似乎只有她认识陈云慧的麻将朋友。
既然都上门了,那自然要问试试看。
听到蒋雪这个名字,老两口对视一眼,眼底没有陌生。陈母率先说道:“她和云慧同龄,是我们之前邻居的女儿,和云慧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关系十分要好。”
乐宁点头,问道:“那她现在居住在什么地方,还有两人一直有联系吗?”
“有的,平常还会来家里吃饭……”夫妻俩显然对蒋雪十分了解,将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乐宁迅速记录,然后看向两人:“你女儿最近工作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在其他地方和人发生矛盾之类的,夫妻关系怎么样?”
“她的工作是她爸给她安排的社工,工作轻松得很,没听发生过什么矛盾。而且云慧脾气绵软,又是个闷葫芦不爱说话,一般不会和人发生冲突的。”陈母回答。
陈父赞同颔首,说:“夫妻关系,两人结婚一年多以来,没见他们红过眼。你们也见过我那个女婿,老实巴交一心都是我女儿,夫妻关系好得不得了。”
“要不是出了这事儿,夫妻俩肯定能像我们一样,白头到老……”
想到去世的女儿,夫妻俩互相握着对方的手,眼底全是眼泪。
乐宁安慰了一番,见夫妻俩平静下来,起身告辞。
陈父安抚好妻子,起身送两人。
站在门口,乐宁和赵庆学回头让对方不要再送。
陈父看着大晚上来的两人,轻声道:“辛苦你们了。”
乐宁连连摆手,赵庆学也摇头,表示这是分内的事。
看着两人,他犹豫后说:“我知道调查是必须走的流程。可我心里还是想说,我相信我女儿的不会就那么掉下去溺死了,她从小就在这里长大,自行车骑得非常好,眼神也很好,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我觉得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搞鬼,我女儿肯定是被人害死的!”
“所以我想拜托两位,希望你们认真调查,找出这个人!”
他眼眶全红,说完深深朝着两人弯下腰。
好在乐宁及时拉住了他,没有让他真的弯下腰。
她郑重说道:“我们一定尽力调查!”同时她也在心里感慨,或许是这就是血缘带来的心灵感应。哪怕现场显示是意外,也那么坚定认为这不是一场意外。
他不是那种虚妄的认为有凶手害人,而是直觉告诉他这不是意外,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再度安抚后,乐宁和赵庆学离开。
因为负责案子,两人只能先回家,不再继续夜班,等明天对案子进行细致的调查。
直到躺在床上,乐宁还没想明白这些弯弯绕绕。
今天唯一能确定的事,恐怕就是她知道死者是被人害死的。
一夜无梦,第二天依旧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起床后乐宁照常把身体锻炼安排上,和以往一样吃完早餐去上班。
到派出所后,乐宁和赵庆学商量一番后,最终乐宁的说法占据上风,两人决定先去找蒋雪。
这是当务之急,毕竟死者极有可能是去找凶手的。
乐宁偏头看向赵庆学,相比她得到的信息,现在的赵庆学虽然也倾向于不是意外,但是更多的是偏向路人激情作案,恐吓或者推搡导致陈云慧掉落到桥下淹死。
她说出自己的猜测后,赵庆学还有些意外。她能看出来,赵庆学明显是不太认可这个猜测的。
两人都对各自的想法十分坚持,竟然有了第一次意见相左。
乐宁有些新奇,毕竟之前他们作为搭档十分默契。想到什么,她挑眉道:“那按照赵哥你的想法,我们调查完蒋雪得去走访调查前天晚上可能存在的目击证人了?”
“是的,我是这样安排的。”赵庆学道。
乐宁想想,迅速同意:“好。”
“叮咚叮咚”
乐宁和赵庆学在十五分钟后到达目的地,站在了蒋雪家门口,乐宁伸手按响了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