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美名传四方后的一个清晨,初冬薄雾还没散尽,营盘西侧的商铺已亮起油灯。我坐在木桌前核对账本,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上面的收支数字一笔一划,清晰得连杂粮兑换的零头都没偏差。
货架上的物品摆得规整 —— 村民换来的蓝粗布叠成方块,晒干的金银花、甘草分袋装好,铁锄头、镰刀按大小排开,连琉璃珠都按颜色分了格。这是我管商铺的第三个月,想起初接手时的手忙脚乱,忍不住笑了。
那时我连草药品级都分不清,算错兑换比例是常事。老周总拿着旧账本,蹲在我身边教:“甘草要选根粗的,十斤才能换把小锄头;布得看织得密不密,稀的得加两尺才够数。” 现在这些规矩,我闭着眼都能说清。
“西西姑娘,换把镰刀!” 门口传来喊声,是村东的王大伯,手里拎着半袋晒干的野菊花。我接过袋子掂量,野菊花干爽无杂质,按比例从货架取下一把新镰刀递过去。
“这镰刀是新打的,刃口磨得快,割麦子省力。” 我特意指了指镰刀柄,“木柄用的是枣木,不容易裂,您用着放心。” 王大伯笑着接过,反复摩挲镰刀,连说比镇上买的还好用。
正整理货架,老周扛着一麻袋土豆走进来,额角还沾着灰。“刚从后勤队拉的,冬天菜少,村民们说不定要换。” 他把土豆倒在空货架上,又从怀里掏出张纸条,“这是下周要备的货,你看看缺啥。”
我接过纸条,上面记着 “锄头十把、白菜籽五包、粗布三丈”,都是春耕前村民急需的。“昨天刚和山下铁匠铺订了锄头,籽种和布也够,您放心。” 老周点点头,笑着说:“现在你管商铺,比俺当年还周全,这就是成长啊!”
话音刚落,时迁风风火火冲进商铺,草帽歪在头上,脸上没了往日的嬉闹。“西西姑娘,快!宋头领让你去聚义厅,有急事!” 他说着,还拽了拽我的衣袖,语气急得发颤。
我心里一紧,赶紧把账本塞进抽屉,抓起桌上的铜片 —— 那是 007 留下的,我总带在身上。“出啥事儿了?” 跟着时迁往外跑时,我忍不住问。
“黑风寨的匪徒!” 时迁脚步没停,声音压得低,“侦查队探到,他们联合了三个小山寨,凑了两百多人,正往梁山来,说要报复上次的事!”
听到 “两百多人”,我心里咯噔一下。上次桃花村救援,匪徒才三十人,这次人数翻了好几倍。快步穿过营盘,路上遇到不少队员往聚义厅跑,每个人脸上都透着凝重。
进了聚义厅,气氛更沉。宋江站在沙盘旁,眉头拧成疙瘩,手里的木杆在南侧区域反复点着。林冲、武松、吴用围着沙盘,没人说话,只有木杆敲沙盘的 “笃笃” 声。
“西西来了。” 宋江抬头看到我,语气稍缓,招手让我过去,“你来得正好,咱们正商量防御。这次匪徒人多,得分兵守三个方向,南侧交给你,行不行?”
我愣了愣,南侧有水泊和箭楼,是易守难攻的要害,也是匪徒最可能偷袭的地方。让我统领防御队守南侧,这是我从没想过的事。
“俺…… 俺能行吗?”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之前终局之战、桃花村救援,我虽参与过,可独自领兵统筹,还是第一次。
林冲看出我的犹豫,上前一步,拍了拍我的肩膀:“你在桃花村带队突袭,思路清楚;管商铺时,统筹调度也周全,南侧交给你,俺们放心。”
武松也点头,手里的哨棒敲了敲地面:“俺送你的哨棒还在吧?遇事别慌,按你管商铺的细心劲儿来,准没问题。”
吴用轻摇羽扇,补充道:“南侧有三道防线,箭楼、陷阱区、土墙,你带五十人,重点加固前两道,再在水泊布拦截网,防水路偷袭。”
宋江见我不说话,又道:“你要是愿意,现在就去召集防御队,咱们尽快定方案。要是觉得难,也可以……”
“俺愿意!” 没等他说完,我就打断了。看着众人信任的眼神,我握紧铜片,心里的不确定渐渐散了,“请宋头领放心,俺一定守好南侧!”
宋江松了口气,指着沙盘详解:“箭楼要加箭窗,陷阱得加深,拦截网按 007 的法子编,用铁索缠麻绳,沉在水泊里,只露浮标。” 他顿了顿,又道:“林冲守东侧,武松守西侧,俺和吴用坐镇中军,随时支援。”
领了命,我快步走出聚义厅,让传令兵去叫防御队集合。站在聚义厅前的空地上,冷风刮过脸颊,我却没觉得冷 —— 手里的铜片带着温度,像 007 在身边鼓励我。
没过一刻钟,五十名防御队员整齐列队。他们大多是老兵,穿着皮甲,手里握连弩、短刀,腰别暗器,眼神亮得像淬了光。看到我来,队伍里没人说话,只有铠甲碰撞的轻响。
“弟兄们,” 我走到队伍前,声音虽有点抖,却尽量洪亮,“匪徒来袭,两百多人,咱们的任务是守南侧防线,护梁山、护村民!”
我指了指身后的营盘:“之前咱们一起改连弩、挖陷阱、练防御,现在就是用这些的时候。俺知道敌人多,但咱们有防线、有默契,更有要守护的家,咱们不能退!”
“不退!” 队员们齐声喊,声音震得周围的树叶沙沙响。前排的小李 —— 就是上次问陷阱怕不怕踩错的年轻队员,还朝我举了举连弩,眼神里满是坚定。
喊声响过,我心里的紧张彻底没了。“现在分任务!” 我拿出提前画好的防线图,“二十人去箭楼,加固围栏、加箭窗、备箭矢;二十人去陷阱区,加深坑、铺尖木、伪装;剩下十人跟我去水泊,编拦截网!”
队员们齐声应 “是”,转身就往各自的任务点跑。我刚要跟去水泊,老周扛着一捆麻绳跑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后勤队员,手里拎着铁皮、尖木。
“给你们送物资!” 老周把麻绳塞给我,又递来个布包,“里面是馒头和热水,忙起来别忘垫垫肚子。箭楼的铁皮、陷阱的尖木都够,不够再跟俺说!”
我接过布包,暖意透过粗布传到手心。“谢谢您,老周。” 老周摆摆手,笑着说:“跟俺客气啥!你好好带弟兄们干,俺们后勤队给你们兜底!”
看着老周和后勤队员往箭楼跑的背影,我握紧麻绳,转身往水泊去。阳光渐渐驱散薄雾,洒在水泊上,泛着粼粼的光。我知道,接下来的两天,会很忙很累,但只要弟兄们一起,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走到水泊边,十个队员已经在等了,手里拿着斧头、剪刀。“队长,咱们现在就编网?” 小李举着斧头问。我点头,把麻绳分给大家:“按 007 的法子,麻绳缠铁索,网眼别太大,能缠住船桨就行。”
队员们立刻忙活起来,有的剪麻绳,有的缠铁索,有的用斧头削木楔固定。我蹲在水边,看着手里的铜片,想起 007 教我看防御图的样子,心里格外踏实。
从管商铺时的细心记账,到现在领兵筹备防御,原来成长从来不是突然的。那些在商铺里学到的统筹、调度、预判需求,不知不觉间,都成了现在能接住任务的底气。
太阳升到头顶时,第一张拦截网编好了。队员们合力把网抬到船上,慢慢沉入水泊,只在四角留下小小的木浮标。看着浮标在水面轻轻晃动,我知道,这道防线,又牢固了一分。
“队长,歇会儿吧,吃个馒头!” 小李递来个热馒头,我接过咬了一口,松软的面香混着麦香,瞬间驱散了疲惫。远处传来箭楼方向的敲打声,那是队员们在钉铁皮,声音清脆,像在奏响战斗前的序曲。
我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 —— 箭楼的箭矢要清点,陷阱的伪装要检查,队员的轮岗要安排。但只要一步一步来,像管商铺时那样细心、周全,就一定能做好。
吃完馒头,我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弟兄们,再加把劲,争取今天编完三张网,明天一早检查陷阱和箭楼!” 队员们齐声应和,手里的动作又快了几分。
水泊的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我们的干劲。我看着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心里默默想:等击退匪徒,一定要让大家好好歇几天,再在商铺里给每个人换把新武器,算是给大家的奖励。
夕阳西下时,三张拦截网都布好了。站在水泊边,看着水面上的浮标,再望向远处的箭楼 —— 铁皮已经钉好,箭窗里能看到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
回到营盘时,天色已经暗了。路过商铺,我忍不住进去看了一眼,货架上的物品依旧整齐,账本安安静静躺在抽屉里。我知道,等这场仗打赢,这里又会恢复往日的热闹,村民们会来换农具、换菜籽,笑着说日子越来越好。
而我,也会继续在这里,在梁山,一边管着商铺,一边学着领兵,一步一步成长,不辜负弟兄们的信任,不辜负 007 的期待,更不辜负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