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小婉带着云逸关于“敛息术”那番“像石头、像树木”的粗浅比喻,匆匆回到了自己在内门金霞峰的洞府。洞府内灵气氤氲,陈设雅致,但她此刻无心欣赏,径直走入静室,盘膝坐下。
她并未立刻开始修炼,而是闭上双眼,反复回味着云逸的话。
“放空心神……模仿自然……”
起初,她觉得这说法实在过于儿戏,与正统修行法门大相径庭。敛息术的核心,在于对自身灵力精准入微的掌控,在于复杂符文和心法的配合,怎会如此简单?
但联想到云逸之前关于“赤纹钢”那直指本质的见解,以及他那深不可测的伪装,苏小婉强迫自己摒弃固有的成见,尝试去理解这番话背后的深意。
“传功长老言需‘心神合一,感悟自然’……云逸所言‘像石头、像树木’,莫非正是将这抽象概念具体化的法门?”她心中思忖,“难道我之前的方向错了?并非以强大神念去‘约束’灵力波动,而是要以‘无念’之态,让自身波动自然‘融入’环境?”
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丝荒谬,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吸引力。
她决定尝试。
深吸一口气,苏小婉摒弃所有杂念,不再刻意去收敛灵力,也不再试图操控其波动。她只是单纯地放松身心,将神识缓缓散开,去感知静室内流动的灵气,感知身下蒲团的纹理,感知空气中微尘的起伏……
她努力让自己“想”成为这静室的一部分,如同角落里那盆安静的绿植,如同墙壁上那亘古不变的阵纹。
起初,毫无变化,甚至因为放弃了主动控制,她周身散发的灵力波动反而比平时更明显了一些。
但她没有放弃,继续保持着这种“无念”的状态。
时间一点点过去。
渐渐地,一种奇异的感觉开始浮现。
她感觉自己与周围环境的界限似乎在慢慢模糊。她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散发着灵力波动的个体,而是仿佛化为了静室中的一缕灵气,一块砖石……
就在这种玄妙状态达到某个临界点的刹那——
她周身那原本清晰可辨的、属于练气后期修士的灵力波动,竟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泛起的涟漪,在扩散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地、无声无息地……消散了!
不是被强行压制,而是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完美地、和谐地融入了周遭的天地灵气之中!
此刻的她,若单凭灵力波动去感知,几乎与这静室内的寻常物件无异!
苏小婉猛地睁开了眼睛,美眸中充满了极致的震惊和狂喜!
成功了!
她竟然真的做到了!而且如此轻松,如此自然!远比她之前绞尽脑汁、耗费心神去练习那复杂的敛息法诀,效果要好上无数倍!
这……这简直就是化繁为简,直指大道本源!
她下意识地再次运转敛息状态,心念一动,那种与周遭环境水乳交融的感觉再次涌现,灵力波动完美内敛。再一动念,灵力波动又恢复正常。收发由心,圆转如意!
“像石头、像树木……”苏小婉喃喃自语,心中对云逸的敬佩已然达到了顶点。
这哪里是什么粗浅的比喻?这分明是蕴含无上智慧的真理!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出来!
她之前还觉得云逸是在用“杂学”掩饰,现在看来,他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其价值就远超无数高深的功法秘籍!
他究竟是何等存在?才能将如此深奥的道则,用这般举重若轻的方式点破?
苏小婉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对云逸的好奇和探究欲,非但没有因为得到解答而减少,反而如同野火燎原,愈发旺盛!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见到云逸,想要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随口一提”!
而与此同时,藏书阁内的云逸,刚刚打发走一位前来查阅资料、却对他指指点点的外门弟子,正准备继续他未完成的拂尘工作。
他并不知道,自己那番为了敷衍了事、降低苏小婉期待值的“幼稚比喻”,竟然真的让对方顿悟,并且效果拔群。若是知道,他恐怕会哭笑不得,同时更加坚定“言多必失”的退休信条。
就在他刚拿起鸡毛掸子时,心神微微一动,察觉到藏书阁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又刻意放轻的脚步声。
是苏小婉。而且,她的气息……似乎有些不同?变得更加飘渺难测,若非云逸感知超凡,几乎要忽略过去。
“这么快就又来了?”云逸心中嘀咕,“看来那番‘石头树木’论没能糊弄住她啊……还是说,出了什么岔子?”
他暗自警惕,决定这次无论苏小婉问什么,都要更加谨慎,绝不能再说出任何可能被过度解读的话。
苏小婉的身影很快出现在楼梯口。她的步伐依旧轻盈,但脸上那难以抑制的激动和看向云逸时那几乎要放出光来的眼神,让云逸心里咯噔一下。
这反应……不太对劲啊?不像是来兴师问罪,倒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藏?
“云逸!”苏小婉快步走到他面前,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一丝微颤,“你……你之前说的那个方法,我试了!”
云逸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露出适当的“好奇”和“茫然”:“啊?哪个方法?弟子之前说了很多……”
“就是那个!像石头、像树木一样放空心神!”苏小婉急切地说道,她甚至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确认附近无人,才压低声音,难掩兴奋地道,“我按照你说的做了,结果……结果我的敛息术,一下子就突破了瓶颈!现在施展起来,比以前顺畅了十倍不止!效果更是天壤之别!”
云逸:“!!!”
他拿着鸡毛掸子的手,微不可察地僵了一下。
成功了?还效果拔群?!
这怎么可能?!他那番话纯粹是为了搪塞,根本就没指望能有什么实际效果!所谓的“像石头、像树木”,不过是他对“天人合一”最低配、最简陋、甚至可以说是扭曲的描述,怎么可能真的帮人突破敛息术瓶颈?!
是这苏小婉的悟性太过逆天?还是说……这个时代的修士,对于“道法自然”的理解已经肤浅到了这种程度,连这种粗浅的提示都能当作金科玉律?
云逸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但脸上却迅速调整好了表情,露出了极其“惊讶”和“难以置信”的神色:“真……真的吗?师姐您不是在跟弟子开玩笑吧?弟子就是随口那么一说,砍柴时的野路子,怎么能跟仙家法术相比?这……这一定是师姐您自己悟性高,厚积薄发,跟弟子的话没关系!”
他坚决否认,态度“诚恳”得近乎惶恐。
苏小婉看着他这副急于撇清关系的样子,心中更是确信无疑!高人!这绝对是高人风范!功成弗居,深藏身与名!
“不!与你有关!大有关系!”苏小婉目光灼灼,语气无比肯定,“你那句话,如同醍醐灌顶,为我拨开了迷雾!云逸,你无需再否认了。我知道,你绝非凡俗之辈。你或许有不得已的苦衷需要隐藏,但我苏小婉在此立誓,绝不会将你的秘密泄露出去半分!我只希望……希望以后在修行路上遇到困惑时,能偶尔得到你的一两句点拨!”
她说着,竟对着云逸,郑重地行了一礼!
这一礼,并非同门之间的寻常礼节,而是带着一种对先行者、对传道授业者的敬意!
云逸头皮一阵发麻,差点没跳起来躲开。
完了!完了!弄巧成拙!这下误会更深了!
他连忙侧身避开,连连摆手,声音都带着哭腔:“师姐!使不得!万万使不得!您这是要折煞弟子啊!弟子何德何能,敢受您如此大礼?弟子真的就是普通杂役,运气好点,看的杂书多点而已!您再这样,弟子……弟子以后都不敢跟您说话了!”
他是真的有点慌了。苏小婉这反应,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这已经不是好奇和探究了,这简直是要把他供起来的节奏!这还让他怎么安心退休?!
苏小婉见云逸反应如此激烈,甚至说出了“不敢说话”的话,心中微微一凛,意识到自己可能操之过急,触及到了对方敏感的底线。
她立刻直起身,放缓了语气,但眼神中的坚定并未改变:“好,我不逼你。你也无需承认什么。我只希望你明白,在我心中,你已非普通杂役。日后我若有所问,你愿意答便答,不愿答,我绝不强求。只求……莫要因我今日之言,而疏远于我。”
她的姿态放得很低,语气甚至带着一丝恳求。
云逸看着她那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心中暗暗叫苦。这丫头,是铁了心要缠上自己了啊!
打不得,骂不得,躲又不好躲……难道真要陪她玩这种“你猜我藏”的游戏直到退休?
云逸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他叹了口气,脸上露出疲惫和无奈之色,低声道:“师姐,您这又是何苦……弟子只想安安稳稳地扫地,真的不想招惹任何是非。”
这话半是真心的感慨。
苏小婉闻言,沉默了片刻,轻声道:“我明白。你放心,有我在,外门的‘是非’,不会轻易找到你头上。”
她这话说得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和力量。作为内门天才,天灵根弟子,她确实有底气说这句话。这算是……一种变相的承诺和保护?
云逸愣了一下,看向苏小婉,只见对方眼神坦然,并无施舍或居高临下之意,反而像是一种平等的交换——我为你挡去麻烦,你偶尔为我解惑。
这……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至少,能省去赵干、王霸那些苍蝇的骚扰。
云逸心思电转,迅速权衡利弊。最终,他像是认命了一般,再次叹了口气,语气松动了一些:“师姐言重了。弟子人微言轻,只求安稳。若……若师姐日后真有什么无关紧要的杂学问题,弟子若恰好知道,定不敢藏私。只是……还请师姐莫要再行如此大礼,也莫要再提什么凡俗非凡俗之言,弟子……承受不起。”
他这话,算是划下了一道线:可以有限度地进行“杂学”交流,但绝不承认身份,也绝不涉及核心修行。
苏小婉眼中闪过一丝喜色,知道这已经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她立刻点头:“好!依你所言!”
两人之间,一种新的、心照不宣的默契,就此达成。
云逸看着苏小婉那如同得了糖果般满足的笑容,心中五味杂陈。
他这退休生活,怕是真要在这位“麻烦”师妹的“保护”和“骚扰”下,继续坎坷前行了。
“随口一句是真理……”云逸回想起苏小婉刚才的话,心中唯有苦笑。
“看来以后,连‘随口一句’,也得再三斟酌了。”
他摇了摇头,重新拿起鸡毛掸子,感觉这扫地的担子,似乎又沉重了几分。
而苏小婉,则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藏书阁,脚步轻快,感觉自己的人生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门后,是云逸那深不可测的智慧海洋。
她期待着下一次的“请教”。
藏书阁再次恢复了宁静。
只是云逸知道,这份宁静之下,已然暗流改道,未来的波澜,恐怕会更加难以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