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海棠一听能出去,立马放下了碗筷,起身说道:“那我吃饱了,咱们现在就走吧。
刚迈出两步,她又回头看向萧景渊,指尖扯了扯身上的浅碧色襦裙:“诶,萧景渊,我要不要换套衣服啊?这一身会不会太随意了?”
萧景渊抬眸扫了她一眼,目光落在她身上:“不用换,今日穿得素雅些正好,这样反倒自在。”
豪华宽大的马车里铺着厚厚的软垫,晃得人昏昏欲睡。
穆海棠靠窗坐着,撩起车帘一角往外看,街上的行人往来匆匆,小贩的吆喝声隔着车壁飘进来,模糊又热闹。
萧景渊就坐在她身旁,见她看得入神,轻声问道:“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就是觉得街上人多。”穆海棠放下车帘,转身靠在软垫上,“对了,你到底要带我去哪啊?”
萧景渊勾了勾唇角,半句没提目的地,只低着声漫不经心地说了句:“带你寻宝?”
穆海棠一愣,当即转头看向他:“你也要带我去佛光寺?”
“怎么?任天野能带你去,我就不能带你去?”他挑眉反问,话又绕了回去,“你们昨晚去寻什么宝物?可曾寻到了?”
穆海棠把头转向一边:“你不明知故问吗?我俩才刚进去,你就来了。”话音落,她像是才反应过来,又转回头盯着萧景渊:“不是,你昨晚为何会在佛光寺啊?”
她一开始还以为,是她白天没跟萧景渊说实话,然后他晚上派人盯着她,然后跟着去的。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她和任天野都不是傻子,就算她没动内力,任天野却是实打实的高手,若真有人跟踪,他不可能察觉不到。
还有,他俩昨晚明明才刚到佛光寺,一共也才说了几句话,萧景渊就来了,这未免也太快了,显然,他之所以来的这么快,只能说明他当时就在佛光寺。
穆海棠想到昨晚暗处的风戟,和刚刚他那句带你去寻宝。这么一联想,哼,原来昨晚她和任天野一到佛光寺就被他的人盯上了。
萧景渊望着她那双勾人的大眼睛,喉间溢出一声轻哼:“我为何会在,还不是因为你不跟我说实话,还背着我出去私会外男,我自然是去抓你的。”
“萧景渊,你还有完没完了?是谁昨晚说只要我将功赎罪,就不再提那事儿了。”
“我把你伺候舒服了,你转头就忘了是吧?”
萧景渊一听这话,耳尖瞬间泛红,连脸颊都热了几分。
他没等穆海棠再说下去,伸手一把将她抱坐在腿上,贴在她的耳边,低声道:“你小点声,风戟还在外面守着呢,什么话都敢说?”
穆海棠在他怀里挣了挣,“你放开我,明明是你不正经,还往我身上赖。”
萧景渊收紧手臂没让她动,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我不正经还不是让你勾的,是谁昨晚不睡觉,一个劲儿的撩拨我,我看分明就是你想,还说我不正经。”
“萧景渊你胡说八道。” 她伸手推他的胸膛,把话头扯了回去,“别扯这些有的没的,你快说,你昨晚到底去佛光寺干什么了?”
萧景渊抱着她,收了玩闹的心思,指腹轻轻蹭过她的发顶,声音沉了几分:“我同你说过,我和商阙在漠北一直有不少生意,其中也掺着各行各业的消息买卖。”
“这各国之间有细作、探子本就是常事,尤其像东辰与北狄这般边境常年紧绷的邻邦,更是恨不得把对方的虚实摸得一清二楚。”
“我回京之前,在漠北截获了一封北狄的密信,里面连咱们京郊大营新换了多少匹战马、兵部哪位侍郎最近在查军械库的亏空都写得明明白白,可见这些人早就把爪子伸到了东辰的腹地。”
“我连夜审问了那个传递情报的细作,用了不少法子,可他骨头硬得很,到死也没说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没办法,为了不打草惊蛇,我只好把那封信又放回了原处,让它顺利到了北狄人的手里。”
“既然在漠北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更多线索,我便只能先回京,从京郊大营入手 —— 借着练兵的由头,正好能不动声色地查探消息。”
“果然,我回来没几日,让太子放了几个消息,他们就沉不住气有了动静,这一动,倒正好让我顺着那点蛛丝马迹,找到了他们藏在大营附近的一处联络暗点。”
“那次,抓了几个,可惜他们都是死士,也没有问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不过好在,在他们那暗点里搜出了几封还没寄出的密信,我借着密信的地址,又找到了他们设在凌云渡口的一个暗庄。”
“这次去,总算是没白跑,抓的全是活口,人多,难免就有扛不住的,酷刑之下也算是有了一些眉目,咬出了几个人。”
可自从凌云渡口出事后,这些人就不知所踪了,铺面关门的关门,伙计失踪的失踪,总之,他们就好似从未来过上京一样,半点痕迹都没留下。
“可就在不久前,底下人来报,先前在那米行当伙计的人,竟又在上京露面了。”
萧景渊语气稍缓,指尖轻轻蹭过她的发尾,“我们不敢打草惊蛇,顺着他的行踪盯了几日,发现他就是整日去做工,按点出按点回,倒也没什么异动。”
“就是。”·····
“就是到过佛光寺?”穆海棠接话,陷入沉思:她就知道萧景渊回京不会是养伤那么简单,原来,是回来追查细作的。
萧景渊点点头,又接着道:“我们曾经怀疑过几个人,但是都没用实证,可巧的是,那几人中,也有两人,近期也去过佛光寺上香,还给寺里捐了不少香油钱。”
“我们的人盯着那两个去过佛光寺的,查得仔细 —— 他们和先前那个米行伙计,并非同一天去的寺里,单看时间线倒没什么关联。”
“可唯一可疑的地方就是那两人进去上香,待了足有两刻钟,比寻常香客久得多。”
“我们的人怕出岔子,悄悄跟进去看了,殿里就那么大地方,供桌、佛像、蒲团一目了然,却压根没见他们的影子。”
“可没等多久,这两人竟又从大雄宝殿的侧门走了出来,神色如常,就像方才在殿里消失的事从未发生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