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基地,指挥室内。
赵子龙看着地图上标注出的各方势力箭头,眉头微蹙。
左良玉,这可是明末有名的悍将,虽然后期军阀习气严重,但此刻正值其战斗力巅峰时期,麾下多是百战边军,不容小觑。
“主公,左良玉部约两万余人,已出潼关,日夜兼程,预计月内可进入山东境内。”
柳如烟汇报着最新情报:“此外,颜继祖也在拼命收拢溃兵,试图组织反攻,但士气低落。孔有德则加紧在登州布防,并派兵四处劫掠粮草。”
孙传庭分析道:“朝廷调左良玉来,是下了决心要快速平定登州之乱。我军虽实力大增,但此时若卷入与官军主力的正面冲突,实为不智。”
卢象升也点头:“不错,鹬蚌相争,渔翁已得利。如今当固守根基,坐观其变。让官军和孔有德先去拼个你死我活。”
赵子龙手指敲着桌面,沉思片刻,嘴角渐渐露出一丝笑意:“你们说得对,现在还不是我们出头的时候。传令下去,各基地进入二级战备状态,加强警戒,但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主动出击!另外,告诉孙元化和宋应星,给他们争取的时间不多了,我要尽快看到新式火炮和火铳装备部队!”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让他们打去吧!我们正好趁此机会,埋头发展,消化收获!等他们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就是我们……嗯,就是我们继续‘捡便宜’的时候!”
众人闻言,都会意地笑了起来。
乱世之中,生存与发展才是硬道理。
清晨,莱州基地的操场上,露水尚未散去。
三百余名身着整齐军装、臂戴特殊蓝色袖标的学员正肃立聆听。
他们是新一期“兴国军政治教导员培训班”的学员,来自陆军各师、海军以及各基层单位,既有作战英勇的老兵,也有识文断字的新秀。
共同点就是,对兴国军以及赵子龙非常认同,且有归属感的人。
这些人在往昔的战斗或者工作过程中得到基地的认同,思想上非常的正直和上进。
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的,是总政务部部长卢象升。
他今日未着官袍,而是一身与学员相同的靛蓝军装,只是肩上的少将军衔熠熠生辉。
“诸位!”
卢象升声音洪亮,带着文人少有的铿锵有力:“你们即将肩负的,是比冲锋陷阵更为重要的使命!你们是兴国军的灵魂工程师,是‘让所有人吃上饭,所有人不纳粮’这面旗帜的守护者和宣讲员!”
他目光扫过台下年轻而热切的面庞:“我们要让每一个士兵、每一个民众都明白,我们为何而战?不是为了朝廷,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我们自己能吃饱穿暖,是为了我们的父母妻儿不再流离失所,是为了这天下千千万万和我们一样的穷苦人,都能有尊严地活下去!”
接下来的课程,由军务处秘书司司长林婉儿主持。
她利用大量鲜活的事例,比如老农分到土地后的泪水、流民得到安置后的笑容、士兵们领到足额军饷寄回家时的自豪,深入浅出地讲解兴国军的政策、纪律和远大目标。
“光讲大道理不行,还得会解决实际问题。”
林婉儿强调道:“士兵想家了怎么办?民众对政策有疑虑怎么办?甚至有人散布谣言怎么办?这些,都是你们未来工作中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培训班会教你们如何沟通,如何疏导,如何凝聚人心!”
培训并非一帆风顺。
一位原官军出身、性格耿直的学员提问:“卢部长,咱们整天讲为了百姓,可打仗总要死人,怎么让兄弟们心甘情愿去拼命?”
卢象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若守护的是皇帝老儿的金銮殿,死了或许只得个虚名;但若你守护的是你身后刚刚分到田地、终于能吃上饱饭的父母乡亲,你觉得,值不值得?”
那学员愣了片刻,猛地挺直胸膛:“值!”
类似的思辨在培训班中随处可见。
晚间,学员们还会分组讨论,模拟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景。
基地内还定期举行“诉苦大会”,让来自天南地北的士兵和民众讲述自己过去的悲惨遭遇,强烈对比现在的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对现有秩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些经过严格培训的教导员和政治辅导员,如同种子般撒向兴国军的每一个角落。
连队里,训练间隙,他们会组织士兵学习简化字,唱军歌,如《兴国军战歌》:“我们是百姓的子弟兵,为了吃饭为了活命……”;工坊里,休息时间,他们会宣讲政策,调解纠纷;甚至流民安置点,也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安抚情绪,解释规矩。
潜移默化中,“兴国军”不再仅仅是一个军事组织或管理机构,更逐渐成为一种信仰和精神的寄托。
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民众明白为何而留,整个基地的凝聚力空前高涨。
这些举措都是赵子龙根据我党我军的成功经验进行复制的。
取得的效果也是空前的好。
从一开始,赵子龙就非常重视整个团队的思想和信仰教育,这是一个团队保证凝聚力和战斗力最重要的因素,远远胜过火炮利器。
就在兴国军内部进行着深刻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外界的战火却已呈燎原之势。
孔有德在登州站稳脚跟后,自封“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
陈有时、毛承禄等原东江镇旧部也是纷纷闻风来投,叛军声势一时大振,兵力迅速膨胀至数万。
随着实力的增加,他们的野心也更大,目光投向了山东半岛的另一颗明珠,也是通往内陆的咽喉——莱州府。
崇祯四年秋,趁着外地剿匪军尚未到达的时机,孔有德率军挥师西进,猛攻莱州。
此时的莱州城内,新任山东巡抚余从治、登莱巡抚谢琏、莱州知府朱万年等官员同仇敌忾,誓死守城。
他们汲取了登州失陷的教训,加固城防,清查内奸,动员军民一起守城。
叛军依仗从登州获取的大量火器,尤其是红衣大炮,日夜猛轰城墙。
莱州守军和百姓则在官员带领下,拼死抵抗。
城墙数次被轰开缺口,又数次被守军冒死填上。
城中粮草逐渐短缺,守军伤亡惨重,但抵抗意志却并未消沉。
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
知府朱万年为激励士气,亲自上城头督战,不幸中炮身亡。
巡抚余从治在组织反击时,被流矢射中,伤重不治。
登莱巡抚谢琏在一次出击试图破坏叛军炮阵时,因寡不敌众,陷入重围,力战被俘。
莱州,这座坚强的城池,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苦苦支撑!
城中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给叛军造成了重大杀伤,牢牢拖住了孔有德主力北进的步伐。
莱州血战的消息传至京城,崇祯皇帝又惊又怒。
他原本还对招抚孔有德还抱有一丝幻想,此刻彻底破灭。
莱州若失,整个山东半岛将尽落叛军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他严辞斥责了前期剿匪不力的官员,下诏催促左良玉快速行军,尽快到达战场剿匪,务求尽快平定孔有德之乱!
明军主力虽在辽东对阵后金时屡战屡败,但对付内部叛军,尤其是有了朝廷决心和援军的情况下,依然具备相当强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