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清军破关的同一天,北京城内的兵部尚书梁廷栋正在府邸中接待客人。
听闻军报,他手中茶杯地落地。
快...快去禀报皇上!
他声音发颤,随即拉住心腹低声吩咐:立即将家眷送往南京,快,一定要快。
他知道朝廷现在是什么情况,要兵没兵,要粮饷没粮饷,就连他们这些京官都已经半年多没发俸禄了。
而对应的却是大清那边,这几年蓬勃发展,兵力也是越来越强。
紫禁城内,崇祯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高起潜这个阉奴!梁廷栋这个懦夫!朕要诛他们九族!
温体仁急忙劝谏:陛下息怒,当务之急是调兵勤王。
勤王?调谁的兵?
崇祯不由冷笑道:关宁铁骑要守辽东,左良玉部在剿寇,朝廷哪里还有兵可调?
这时,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出列:陛下,臣倒有一计。可令高起潜、梁廷栋戴罪立功,同时诏谕各地乡绅自组团练…...
团练?
崇祯猛地站起身,浑身已被气得颤抖不已:你难道是要让朕承认,朝廷现在已经无力保境安民吗?
这话太重说得太重,下面大臣都不敢搭话。
但是都在心中鄙夷,朝廷现在已经是无计可施了,还要这些虚荣的面子有什么用呢?
但是在刚愎自用的崇祯面前,肯定没人会自找不痛快。
朝会不欢而散。
回到乾清宫,崇祯独自站在巨大的地图前,手指重重地按在居庸关的位置上。
大明的江山,真的要亡在朕手中吗?
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崇祯自继承皇位以来,都是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地打理朝政,可是朝廷的情况却是每况愈下。
他自信自己无愧于祖宗和先帝,却没想到却是天亡大明啊。
就在明朝朝廷还在争论不休时,清军已经如入无人之境,铁蹄直指宣大地区。
八月十五,多铎率领的正白旗在怀来县外遭遇第一支像样的明军。
这支由参将周德威率领的五千人马,是附近唯一敢于迎战的部队。
列阵!
周德威大喝:让这些鞑子知道大明军人的骨气!
然而交战不到一个时辰,在清军骑兵的反复冲击下,明军阵线开始崩溃。
将军,顶不住了!
副将满脸是血地报告。
周德威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清军,知道大势已去,也只能无奈地长叹一声:天亡大明啊!
怀来县城随即陷落。
多铎下令屠城,这座千年古城顿时陷入血海。
一位老者跪在街心,仰天哭喊:朝廷的军队在哪里?为什么不来救我们?
类似的场景在宣府、大同各地不断上演。
清军不仅劫掠财物,更掳掠人口。
据后来统计,此次被掳往关外的汉人超过五万。
八月底,清军兵分多路,深入京畿腹地。
在保安州,一队清兵闯入一处村庄。村民们在族长张老栓带领下奋起反抗,用农具和柴刀与清军搏斗。
跟他们拼了!
张老栓的儿子张大牛挥舞锄头,砸翻了一名清兵。
然而血肉之躯终究难敌铁骑。
不到半个时辰,全村三百余口尽数被害,只有几个藏在井中的孩童幸免于难。
九月初,清军在京东地区大规模圈占土地,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反抗。
三河县农民王二率先发难。
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汉子,在看到清兵要带走他的妻女时,终于爆发了。
乡亲们!与其等死,不如拼命!
他举起铁锹,冲向清兵。
这一举动点燃了积压已久的民愤。
很快,三河县的起义如野火般蔓延。
王二说得对!朝廷不管我们,我们自己救自己!
起义军迅速攻占县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消息传开,霸州、沧州、南皮等地也是相继爆发起义。
更严重的是,起义波及京西矿区,导致通往北京的运煤通道中断。
九月 中旬,北京城开始出现煤炭短缺情况。
市井间流传着各种传言:
听说煤栈都关门了,这个冬天可怎么过?
都是那些起义的矿工闹的!
怪他们?要不是清军打来,朝廷又不管,谁会造反?
在山西,情况更加复杂。
这里原本是李自成农民军的活动区域,清军入晋后,反而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抗。
在阳曲,原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旧部与当地义军联合,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抗清武装。
兄弟们!虽然闯王不在了,但抗清的大旗不能倒!
首领高一功激励部下。
在岚县,起义军更是发明了地道战法。
他们在山区挖掘了大量地道,神出鬼没地袭击清军。
报告将军,又有一队清兵在峡谷中遇伏!
好!让他们知道山西人的厉害!
全省范围内的反清浪潮,让入晋清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与此同时,北京紫禁城内的崇祯皇帝,正面临着登基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九月的一个深夜,崇祯秘密召见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骆爱卿,朕要你查清,各地起义军中,可有赵子龙的身影?
骆养性心中一凛:陛下的意思是…..
这个赵子龙,不简单。
崇祯目光深邃,晦暗未明。
数年前,山东各级官员就向他汇报过关于赵子龙以及兴国军的事情。
因为赵子龙他们一直在猥琐发展,也没做过多少作奸犯科和反抗朝廷的事情。
而朝廷和崇祯这边则是焦头烂额,一边要应付后金的劫掠,又要全国各地剿灭流寇,还要应对朝廷内东林党人的掣肘。
所以一直没有心思对付赵子龙,对他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但却一直关注着他的情况。
据官员最新的报道,赵子龙和他的兴国军现在发展得愈发壮大,于是他就打起了赵子龙和兴国军的主意。
“你派人前去对接一下,看他有没有想投靠朝廷的意思,”
骆养性领命而去。
崇祯则是坐在位子上闭目沉思。
就在这时,新任司礼监太监王承恩急匆匆进来:陛下,大同失守,宣府告急!清军…...清军已经打到昌平了!
崇祯手中的朱笔地折断:传旨,命洪承畴立即率兵入卫京师!
然而这道旨意来得太晚了。
此时的洪承畴正在山陕与李自成激战,根本无力东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