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清河村有个叫王老实的货郎,为人忠厚本分,每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糖果零食,勉强维持生计。
这年寒冬腊月,北风呼啸,王老实赶集归来,天色已晚。他抄近路走一条荒僻小径,忽见前方地上闪烁着银光。走近一看,竟是几枚铜钱散落路上,在月光下泛着幽幽光泽。
王老实心中一喜,正欲弯腰拾取,忽然想起祖父生前叮嘱:“孩儿啊,记住祖父的话,路上见那零零散散的铜钱银元,千万别捡!那是买路钱,不吉利啊!”
他犹豫片刻,心道:“这几文钱虽不多,但够买两个热包子充饥了。这般寒冷天气,荒郊野外哪来什么买路钱,定是哪个过路人不小心遗失的。”
最终,饥寒交迫战胜了祖训。王老实将那七八枚铜钱一一拾起,揣入怀中。说来也怪,铜钱入手冰凉刺骨,仿佛握着一把寒冰。
回家后,王老实便发起高烧,卧床三日不起。梦中总见一白衣女子背对着他,喃喃道:“还我钱来...还我钱来...”
第四日清晨,王老实勉强爬起,想到镇上抓药。刚出门不远,又见路上散落着几枚铜钱,比上次更多些。他心中一惊,绕道而行。
谁知接下来几日,王老实无论走到哪儿,总能看到零散铜钱落在路中央。更奇怪的是,村里其他人却都说没见过什么铜钱。
王老实心中害怕,去找村里最年长的赵老太爷请教。赵老太爷捻着胡须,听完讲述后叹道:“你这孩子,怕是惹上‘散财路’了。”
“何为散财路?”王老实忙问。
赵老太爷道:“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说法。有些横死之人,心中执念不散,便会在地上撒钱设‘散财路’。谁若捡了这钱,便会被冤魂缠上,非得替她了却心愿不可。否则,必遭横祸!”
王老实吓得面如土色,连问破解之法。
赵老太爷摇头:“唯有找到撒钱之魂,问明她的心愿。今夜子时,你备些纸钱香烛,去最初捡钱的地方祭拜,或许能见分晓。”
当夜子时,万籁俱寂。王老实提着灯笼,带着祭品来到那日捡钱的小路。他刚点燃香烛,四周忽然起了一阵白雾,温度骤降。
雾中缓缓走来一白衣女子,面色苍白,目中含泪。王老实吓得魂不附体,连声道:“大姐饶命!小人不知是您的买路钱,这就奉还!”说罢掏出那些铜钱,放在地上。
女子幽幽道:“钱已无用,只求你帮俺寻个人。”
“寻谁?”王老实问。
“俺叫秀娥,原是前面李家村人。三年前嫁到邻村,丈夫嗜赌成性,欠下赌债,竟将俺骗至此处,害了性命,夺了嫁妆首饰,埋在路边。那狠心人卷款而逃,至今不知去向。”女子泣道,“俺散尽买路钱,只为寻个有心人,替俺报官申冤,让俺尸骨得安。”
王老实听得心酸,恐惧渐消,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当即拍胸脯道:“秀娥姐放心!明日俺便去报官,定让你沉冤得雪!”
次日,王老实果真到县衙报案。县令起初不信,王老实鼓起勇气说:“大人若不信,可派人随我去勘验,如若无尸,小人甘愿受罚!”
衙役随王老实到那小路边挖掘,果然挖出一具女性骸骨和几件残破首饰。县令大惊,立即立案侦查,不久便将秀娥的丈夫缉拿归案。那人见事情败露,只得招认了谋财害命的罪行。
案结之后,王老实出资为秀娥购置棺木,好生安葬。自那以后,他再也没见过路上散落的铜钱。
说来也巧,王老实自此转运。他因破案有功,得到县衙赏赐;又因心地善良,许多人愿意关照他的生意。不过几年,便开了间杂货铺,娶妻生子,日子越发红火。
但他始终牢记教训,常常告诫子孙:“路上零散钱财,来历不明勿拾取;他人危难困苦,力所能及须相助。不贪意外之财,方能避祸得福;常怀善念义举,自会柳暗花明。”
这故事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便有了“路上看到零零散散的硬币不要捡”的说法,一代代传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