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苏婉。

对,必须尽快见到她。朝堂风波的消息,想必早已通过苏家的渠道传入了深闺。她一定也在等待着他的消息,为他这突如其来的“简在帝心”而忧心忡忡。

如何安全地见面?上次西山卧佛寺之约,虽侥幸未被察觉,但风险已然增大。如今他备受关注,任何非常规的出行都可能落入有心人的眼中。或许……只能再次启用那条最隐秘、最谨慎的渠道。

林霄收敛心神,取过一张普通的公文副页,开始磨墨。他并非要写信,而是准备撰写一份看似寻常的“编纂疑难点请示”。在撰写过程中,他极其自然地在几个特定字词的笔画间,留下了微不可察的、约定好的暗记——那是请求紧急会面的信号。他将这份“请示”混入一沓需要次日呈送掌院学士的普通文书之中,苏家在翰林院的人自然能识别并取走。剩下的,便是等待。

等待的时间格外煎熬。次日,林霄强迫自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食货志”的前期准备中,埋首于浩繁的文献,试图用学术的冷静压抑内心的焦灼。

他表现得比以往更加勤勉,甚至主动向孙耀宗请教了一些关于本朝漕运制度沿革的“浅显”问题,孙耀宗显然很受用这种态度,捻着胡须,难得地给予了几句“指点”。

直到散值回到小院,闩好房门,林霄才卸下伪装,露出一丝疲惫。就在他对着油灯出神之际,窗棂极轻地响了三下,一触即收。林霄心中一凛,迅速起身,悄无声息地移到窗边,透过缝隙,只见一道黑影如同融入了夜色,迅速消失在巷口,而窗台上,多了一小截看似被风吹落的枯树枝。

他迅速拾起树枝,回到灯下。树枝是中空的,里面藏着一卷比小指还细的桑皮纸。展开,上面是苏婉那熟悉的、娟秀中带着一丝急切的笔迹,用的同样是密写药水,需要特殊方法显影:

“闻君得膺重任,忧喜参半。京中耳目甚众,西山不宜再往。三日后酉时正刻,城南‘清漪园’,荷香榭。妾已安排,君以访友为名,自可入园。”

清漪园?林霄知道那里,是京城一位致仕富商的私家园林,景致清幽,平日并不完全对外开放,但偶尔会承办一些文人士子的雅集。苏婉选择那里,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私家园林,比皇家寺院更少官方色彩;以访友为名,也比无故出游更不易惹人怀疑。荷香榭临水而建,视野开阔,便于观察四周,不易被窃听。

“三日后……”林霄计算着时间,心中稍定。苏婉的谨慎和周全,让他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些许。他将桑皮纸就着灯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然后小心处理干净。

接下来的两天,林霄度日如年。他按部就班地在翰林院当值,继续整理“食货志”的资料,偶尔与同僚探讨一些学术问题,绝口不提朝堂之事。

他的平静和低调,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他身上的焦点,同僚们最初的惊奇和探究,也逐渐被日常的繁琐所冲淡。

终于到了约定的日子。林霄提前向孙耀宗告了个假,理由是约了位久未谋面的同乡,请教一些关于地方志编纂的问题。孙耀宗不疑有他,爽快应允。

酉时初刻,林霄换上一身半旧的青衫,如同一个普通的士子,悄然离开了翰林院。他没有乘坐任何交通工具,而是不疾不徐地步行向南,途中还刻意在几家书铺流连片刻,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拐入了通往清漪园的巷道。

清漪园门口果然颇为清静,只有两个门房模样的老者。林霄报上苏婉事先告知的“友人”名号——一位在国子监挂名的闲散文人,门房查验了一下名帖,便恭敬地请他入园,显然早已得了吩咐。

园内果然别有洞天,曲径通幽,花木扶疏,比之外界的闷热,多了几分水汽带来的清凉。林霄依着指示,穿过几道回廊,远远便望见一片开阔的荷塘,夕阳的余晖给田田的荷叶镀上了一层金红的边缘。荷塘中央,一座精巧的榭亭跃然水上,有曲折的竹桥与岸边相连。

林霄踏上竹桥,脚步声在静谧的水面上显得格外清晰。榭亭四面敞轩,垂着竹帘,此时帘卷半卷,可以看到亭中已有一个人影。

走近了,只见苏婉背对着入口,凭栏而立,正望着满塘荷花。她今日穿着一身月白色的襦裙,外罩一件淡青色的薄纱比甲,头发简单地绾起,插着一支素银簪子,背影在暮色水光中,显得格外清瘦而坚定。

听到脚步声,苏婉转过身来。多日不见,她清减了些许,但那双秋水般的眸子,在看到林霄的瞬间,便漾起了难以掩饰的关切和如释重负的光芒。她脸上薄施脂粉,遮掩了可能存在的憔悴,嘴角努力弯起一丝温柔的笑意。

“霄郎。”她轻声唤道,声音一如往常的平静,但林霄能听出那平静下压抑的波澜。

“婉儿。”林霄快步上前,在距离她一步之遥处停下,目光迅速扫过四周,确认安全后,才低声道:“让你担心了。”

“我无事。”苏婉摇摇头,示意他在亭中的石凳上坐下,石桌上早已备好了一壶清茶,两只素瓷茶杯。“倒是你,朝堂之上……我听闻时,心都揪紧了。”她一边为他斟茶,一边说道,语气中带着后怕。

林霄接过茶杯,指尖感受到瓷壁传来的温热,心中也是一暖。他将那日朝堂发生的经过,详细地叙述了一遍,包括朱元璋如何突然点名,他如何应对,以及最终获得编纂“食货志”部分职责的任命。

苏婉凝神静听,秀眉微蹙,直到林霄讲完,她才缓缓放下茶壶,沉吟道:“陛下此举……用意极深。表面是嘉奖你的‘切中时弊’,实则是一石三鸟。”

“哦?婉儿请细说。”林霄正色道。

“其一,自然是考校你的真才实学,看你是否只是纸上谈兵,还是确有实务之才。‘食货志’涉及钱粮赋税,乃国之根本,让你参与,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便知。”

林霄点头:“这点我亦有预料。”

“其二,”苏婉眸中闪过一丝锐利,“便是借此将你置于众目睽睽之下。你此前虽因编书稍有微名,但终究隐于典籍库中。如今陛下亲自点名,让你负责要务,等于将你从暗处推到了明处。以往你或许还能有些许暗中动作,今后只怕难上加难。陛下这是要……牢牢看住你。”

林霄心中一寒,苏婉的分析与他最深的隐忧不谋而合。皇帝的“赏识”,本身就是最坚固的囚笼。

“那其三呢?”

“其三……”苏婉压低了声音,“或许与东宫有关。你前番刚与太子殿下议过藩王策,虽内容隐秘,但陛下未必毫无察觉。如今让你转而负责‘食货’,或许有隔断你与东宫在‘政略’上继续深交的意味,将你的作用限定在‘技术性’的编书事务上。同时,这也是对太子殿下的一种……微妙提醒。”

林霄默然。苏婉对帝王心术的洞察,总是如此精准而深刻,让他这个穿越者都自愧不如。这番分析,彻底廓清了他眼前的迷雾。

“如此说来,这‘食货志’的编纂,竟是步步杀机。”林霄苦笑道。

“是危机,也是转机。”苏婉语气坚定,“霄郎,既然避无可避,不如迎难而上。陛下要看你是否有实务之才,你便展现给他看。但这‘展现’,须有讲究。”

“愿闻其详。”林霄知道,苏婉必有良策。

“你的奏对,核心在于‘切中时弊’与‘细节制胜’。”苏婉思路清晰,显然已深思熟虑,“此次编纂‘食货志’,你亦当秉承此道。尤其可借陛下关注淮西赈灾之机,在‘荒政’部分大做文章,将你的思路深化、细化,落到实处。”

她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继续道:“譬如,你朝堂上所言的‘严旨核查’、‘明定章程’,便可结合历代成功案例,详细阐述巡按御史该如何遴选、如何暗访、核查的重点环节有哪些、如何防止官员欺瞒。对于‘明定章程’,更可细化到赈济粮米的发放标准、登记造册的格式、防止冒领的查验手段,甚至……可以考虑绘制简单的流程图。”

“流程图?”林霄眼睛一亮,这确实是超越时代的“细节”体现。

“对,”苏婉点头,“你可借鉴《营造法式》中的图样,将复杂的发放流程,用直观的图示表达,一目了然,这正体现了‘细节’和‘实用’。”

林霄大为佩服,苏婉的思维总是能打破常规。

“此外,”苏婉放下茶杯,目光中带着一丝女性的细腻,“你提出的方略,多从朝廷、官吏角度出发,虽周全,却略显冰冷。或可补充一些……从灾民角度考虑的细节。”

“灾民角度?”林霄若有所思。

“嗯。”苏婉道,“譬如,粥厂施粥,粥的稠稀标准为何?过稀不足以活命,过稠则易被克扣。可否规定‘插筷不倒’为度?发放衣物,如何保证妇孺能得到合体保暖的,而非全是破旧不堪的?灾后疫病防治,除了派医给药,是否可强调清理人居环境,焚烧秽物,饮用开水?这些看似微末小事,却直接关乎生死,最能体现‘仁政’落到实处。你若在编书时,于严谨的典章制度之外,适当加入这些充满‘人味儿’的细节描述,不仅能使内容更为丰满,也更能彰显编纂者的仁心与务实,契合陛下当下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妙啊!”林霄忍不住击节赞叹,“婉儿,你真是我的女诸葛!这些细节,正是我所欠缺的!”朝廷大员和饱学宿儒,或许精通典章制度,但往往缺乏这种对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细腻体察。苏婉的建议,无疑能让他的编纂工作脱颖而出,而且姿态极其正确。

“还有,”苏婉见林霄领会,微微一笑,继续道,“你可借此机会,系统整理历代关于漕运、水利、农具改良、乃至边疆屯田的有效措施。尤其是那些看似简单却极为实用的土法,如江南的龙骨水车,北方的代田法,乃至一些应对特定灾害的民间智慧。这些内容,既安全,又能展现你的博学与务实,更重要的是……”

她意味深长地看着林霄:“……或许对琼州那边的基业,亦有所启发和助益。你可将这些知识,以学术探讨的方式,融入编纂之中,将来若有合适机会,或可间接惠及琼州。”

林霄心中剧震,苏婉竟然想到了这一层!确实,琼州基地要发展,农业、水利、手工业都是基础。通过编纂“食货志”,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搜集、研究、整理这些历代积累的宝贵经验,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对琼州的价值不可估量。

“婉儿……”林霄心中充满感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苏婉不仅为他化解了眼前的危机,更为他指明了如何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甚至为远方的基业铺路。

“你我之间,何须言谢。”苏婉轻轻摇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在暮色中格外动人,“只是,京城这边,你须更加谨言慎行。陛下既已注目,你便需如履薄冰。与东宫往来,更要万分小心,非必要,绝不可主动接触。一切,以完成‘食货志’编纂为要务,将此作为你当下最好的护身符。”

“我明白。”林霄郑重点头,“只是如此一来,我与婉儿的见面,只怕更难了。”

苏婉眸光一黯,随即又强打精神,柔声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霄郎心中有我,我心中有霄郎,便是相隔重重宫墙,亦如咫尺。眼下,助你稳住脚跟,平安度过此关,方是重中之重。”

这时,天色已然全黑,荷塘上升起了淡淡的雾气,夏虫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园中悬挂的灯笼次第亮起,在水面上投下摇曳的光影。

“时候不早,你该回去了。”苏婉起身,语气中带着不舍,但更多的是决断,“路上小心。编纂之事,若有疑难,或需打探某些不易查证的细节,可依旧法传讯于我,我或可通过家中关系,尽力协助。”

“好。”林霄也站起身,深深看了苏婉一眼,似乎要将她的身影刻入心底,“婉儿,你也保重。”

两人没有再多的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林霄转身,踏上竹桥,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笼罩的园林小径尽头。

苏婉独立榭中,望着他离去的方向,良久,才轻轻叹了口气,低声自语:“霄郎,前路漫漫,凶险未卜。但无论如何,京城有我……”

接下来的日子,林霄彻底沉潜下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洪武大典》“食货志”的编纂中。他严格遵循着苏婉制定的策略,在框架上力求严谨规范,符合朝廷体例,但在内容细节上,则极力突出“实用”与“仁政”。

他广泛查阅《禹贡》、《管子》、《梦溪笔谈》、《农桑辑要》等典籍,以及大量地方志、档案。对于荒政部分,他不仅详细考证了历代赈灾制度的演变,更特意辟出章节,论述“赈济实务细节”,其中就借鉴了苏婉的建议,对粥厂管理、衣物发放、疫病防治等做了极其细致的描述,甚至尝试绘制了简单的赈济物资发放流程示意图,虽略显稚嫩,但在一堆文字中显得格外新颖和醒目。

在整理漕运部分时,他系统归纳了历代运河开凿、维护的经验教训,以及各种节水、行船的技术。在农事部分,他不仅收录了经典的耕作理论,更有意识地搜集了各地行之有效的农具图样和改良方法。

他的编纂风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引证丰富,但不堆砌;论述清晰,注重逻辑;尤其关注技术细节和实际操作性。这些文稿送到总撰官和孙耀宗那里,起初让人有些意外,但仔细看后,却不得不承认其言之有物,实用性很强,符合皇帝“切于实用”的要求。孙耀宗甚至特意找林霄谈过一次,勉励他保持这种“务实”的学风。

林霄谦逊接受,依旧低调,将功劳多归于上峰指导和同僚协助。他巧妙地利用编纂需要,向相关部门调阅一些非核心的档案数据,也通过苏婉留下的隐秘渠道,获取了一些官方记载之外的地方实际情况,使他的论述更能“接地气”。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这个时代的经济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许多知识被他用密语记录下来,成为未来指导琼州发展的重要参考。他仿佛一个最耐心的工匠,在皇帝和众人瞩目的“明处”,精心雕琢着“食货志”这块璞玉,同时也在“暗处”,为自己和琼州的未来,积蓄着宝贵的力量。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盛夏的酷热逐渐被初秋的凉意所取代。朝堂上关于淮西赈灾的风波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北疆传来的、关于燕王朱棣例行秋操的奏报,一切看似按部就班,但那股无形的紧张感,始终萦绕在帝国上空。

林霄的心,也如同这季节更替,在短暂的适应后,逐渐沉静下来。他深知,眼前的平静只是表象,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这宝贵的间隙,织好“食货志”这件看似光鲜、实则亦是铠甲的外衣,等待下一个未知的转折。

他偶尔会在深夜,推开值房的窗户,望向南方漆黑的夜空。琼州的消息依旧静默,但他相信,“驼爷”和王弼、俞通源他们,一定也在按照计划,默默积蓄着力量。

“细节制胜……”林霄喃喃自语,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无论是这庙堂之上的文字博弈,还是远方海岛的实力积累,决定最终胜负的,往往就在于那些不为人知的、点点滴滴的准备。

而此刻,他需要为“食货志”的荒政部分,补充最后一段关于灾后重建与恢复生产的总结。他提起笔,蘸饱了墨,目光沉静而专注。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