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寅时的梆子声还在皇城根下拖着悠长的尾音,胡惟庸的相府书房内,却已是烛火通明,气氛凝滞如冰。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此刻正端坐在紫檀木太师椅上,面沉如水。

他面前摊开的,并非紧急军国奏报,而是两份看似不起眼、却字字如刀的信笺抄本。

一份,来自都察院左都御史,措辞还算克制,言及“有匿名投书,举发工部郎中陈显宗贪墨皇陵楠木,转售晋商,并影射其以赃物为相爷寿礼”,附上了那封字迹诡异、前半段枯瘦刚劲如御史周廉、后半段虚浮如病者的匿名信原文抄件。

另一份,则来自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使毛骧的亲笔密报,内容更为详尽:“西华门守将赵副尉处亦得匿名信,内容与都察院门前所获雷同。信系由袖箭射入值房窗隙,手法精准,似有武艺。赵副尉称,此人或为去年因军功被夺、心怀怨望者所指使。然卑职细查,赵副尉平日虽牢骚满腹,却无此等胆识与门路。信中所指陈显宗贪墨事,经查,晋商‘隆昌号’上月确有大笔不明银钱出入,掌柜已连夜离京,去向不明。陈府今日午时后门有数车重物运出,覆以油布,形迹可疑。另,永嘉侯申时初刻亲赴陈府‘探病’,闭门密谈近一个时辰。”

胡惟庸的手指,在光滑冰冷的紫檀木扶手上缓缓敲击着,发出沉闷而规律的“笃、笃”声。这声音在死寂的书房里回荡,如同催命的鼓点,敲在侍立一旁的心腹幕僚刘璟心头,让他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匿名信…袖箭…周廉的字迹…病秧子的笔锋…晋商离京…陈显宗运赃…永嘉侯登门…”胡惟庸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淬过冰的寒意,每一个词都像冰锥砸落,“好手段啊…真真是好手段!”

他猛地抬眼,那双平日里深藏不露、此刻却锐利如鹰隼隼隼隼的眸子,直刺刘璟:“刘先生,你怎么看?是韩宜可那帮清流按捺不住,想借个死鬼的名头,给老夫上眼药?还是…有别的耗子,闻到味儿了,想趁乱咬上一口?”

刘璟连忙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相爷明鉴。此事…蹊跷之处甚多。其一,信分两路,一明一暗,都察院门前石狮爪缝,西华门值房窗隙,皆非寻常人能轻易投递之所,尤其袖箭传书,非军中好手或江湖亡命徒不可为。其二,字迹模仿周廉,此人刚直不阿,生前确与相爷…政见不合,但其门生故旧多为清流书生,断无此等身手。后半段笔迹虚浮,倒像是刻意为之的障眼法。其三,陈显宗贪墨楠木,事或有之,但牵扯到相爷寿礼,便是诛心之论!其四,晋商‘隆昌号’掌柜连夜遁走,陈府运赃,永嘉侯亲临…这些都太过巧合,更像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慌乱之下自露马脚!”

胡惟庸冷哼一声,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慌?他们当然要慌!陈显宗这个蠢货!永嘉侯也是个沉不住气的!贪就贪了,手脚却如此不干净!那屏风…哼!”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阴鸷鸷鸷鸷,“但这背后之人,心思更深!他不仅要动陈显宗,更要借陈显宗这块石头,砸向老夫!砸向整个胡党!韩宜可…他有这个胆子,未必有这个脑子!这手法,倒像是…”

他顿了顿,没有说出那个名字,但刘璟心中雪亮——像极了当年他们对付政敌时惯用的“借刀杀人”、“祸水东引”!

“相爷,当务之急,是稳住阵脚。”刘璟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道,“陈显宗必须立刻处置!贪墨坐实,已是板上钉钉,与其等锦衣卫或都察院查上门,不如…壮士断腕!至于那屏风…‘隆昌号’掌柜已逃,死无对证,大可推说陈显宗以次充好,欺瞒相府!永嘉侯那边,需严加告诫,不可再轻举妄动,授人以柄!”

胡惟庸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陈显宗…让他‘病重’,闭门思过。家产…抄没七成,上缴户部,做做样子。剩下的,让他自己‘打点’!至于那屏风…就说老夫念其‘孝心’,不忍苛责,但已责令其追回‘赃款’,以儆儆效尤!”他轻描淡写间,便决定了陈显宗的命运,既舍卒保车,又堵住了悠悠众口,还显得自己“宽宏大量”。

“相爷高见!”刘璟连忙奉承,随即又道,“那…这匿名信的主使?”

“查!”胡惟庸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锦衣卫里有我们的人,让他们动起来!重点查:周廉生前最后接触过谁?京城里有哪些擅模仿字迹的落魄文人或江湖奇士?西华门附近,昨日三更到五更,有哪些可疑人物出没?特别是…有没有翰林院的人!”他最后一句,刻意加重了语气,目光锐利如刀,“那个新来的林霄,底细摸清了吗?”

刘璟心中一凛:“回相爷,林霄的底细还在查。江宁那边回报,确系寒门秀才,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入京后行踪…颇为低调,除了备考,便是偶尔去集雅斋看书。但此人能金殿死谏,又得陛下特旨入职翰林,绝非表面那般简单。翰林院内,他每日埋首典籍库,抄写旧档,沉默寡言,与同僚交往甚少,暂时…看不出异动。”

“看不出?”胡惟庸冷笑,“越是看不出,越要盯紧!此人能从午门叩阙的死局里爬出来,还进了翰林院,背后若无人,鬼都不信!告诉下面的人,翰林院里的眼睛,给我盯死他!还有,都察院那边…韩宜可最近有什么动静?”

就在胡惟庸于相府运筹帷幄、断腕求生之际,都察院的值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左都御史韩宜可,这位以骨头硬、脾气倔着称的清流领袖,正端坐在书案后。他面前同样摆着那封匿名信的抄件,以及一份他刚刚亲自草拟、墨迹未干的弹劾奏疏。与胡惟庸的阴沉算计不同,韩宜可的脸上,是一种混合着愤怒、凝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亢奋的神情。

“好!好一个‘硕鼠藏于仓廪廪,昼伏夜出,窃食肥己’!好一个‘守仓之吏或玩忽职守,酣然瞌瞌睡,或竟与之暗中交通,坐地分赃’!”韩宜可拍案而起,声音洪亮,震得窗棂棂嗡嗡作响,“此等诛心之语,虽出自匿名小人之手,却字字如刀,直指吏治痼疾!陈显宗贪墨皇陵楠木,证据确凿,更胆敢以赃物媚上,玷玷污相府清名,其行可鄙,其心可诛!此风若长,纲纪何存?国法何在?”

他并非不知这匿名信来得蹊跷,背后或有推手。但对他而言,举报者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中揭露的罪行是否属实!陈显宗是胡惟庸的妻弟,是胡党在工部的重要钱袋子,扳倒他,就是斩断胡党一条臂膀,就是对贪腐集团的一次重击!至于是否牵连胡惟庸…韩宜可眼中闪过一丝锐芒,他弹劾的是陈显宗不法,至于那屏风是否真为赃物所制,那是陛下和胡相需要自证清白的事!他韩宜可,只问事实,不畏权贵!

“来人!”韩宜可沉声喝道。

一名年轻的御史应声而入:“大人!”

“将此疏,连同匿名信抄件,以及本官查证的晋商‘隆昌号’部分账目疑点、陈府今日午后异常运输出城之记录,一并密封,即刻呈递通政司,转呈御前!”韩宜可的声音斩钉截铁,“记住,要快!赶在有些人‘病重’或‘打点’之前!”

“是!”年轻御史精神一振,双手接过沉甸甸的奏疏,快步离去。值房内,只剩下韩宜可一人。他走到窗边,推开紧闭的窗户,深秋凛冽的寒风瞬间灌入,吹动他花白的须发。他望向皇城的方向,目光深邃而坚定。他知道,这封奏疏一上,便是正式向胡党宣战,必将引来狂风暴雨。但他韩宜可,何曾惧过?

翰林院,典籍库深处。

林霄依旧蜷缩在他那光线昏暗的角落书案前,仿佛外界的一切波澜都与他无关。他正一丝不苟地誊誊抄着一份前朝《工部营造则例》的残卷,字迹工整如雕版印刷,手腕稳得没有一丝颤抖。

只有偶尔抬起的眼睫下,那双深邃的眸子深处,才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光芒。

库房里并非只有他一人。几个年轻的编修、检讨聚在不远处的书架旁,借着稍好的光线低声议论着,声音虽小,却清晰地传入林霄耳中。

“听说了吗?陈显宗陈大人今日告病没来!”

“何止告病!听说都察院韩大人那边,已经上了弹章了!直指他贪墨皇陵楠木!”

“真的假的?陈郎中可是胡相爷的…咳咳…”

“千真万确!我有个同乡在通政司当差,亲眼看见韩大人的奏疏递进去的!听说还附了证据!”

“啧啧,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胡相爷能善罢甘休?”

“谁知道呢…不过陈府下午好像动静不小,后门出去了好几辆大车…”

“嘘!慎言!小心祸从口出!”

林霄笔下不停,仿佛充耳不闻。心中却如明镜:“告病?怕是‘被病重’了。韩宜可果然没让我失望,动作够快!陈府运赃…看来胡惟庸开始断尾求生了。效率真高,不愧是老狐狸。”他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带着几分冷嘲。

就在这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侍讲学士孙耀宗阴沉着脸,出现在典籍库门口。他目光如电,扫视一圈,最终落在林霄身上。

“林编修!”

孙耀宗的声音带着惯有的倨倨傲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林霄连忙放下笔,起身,躬身行礼:“孙大人。”

孙耀宗走到他书案前,目光扫过他誊誊抄得工工整整的残卷稿纸,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似乎没挑出毛病。

他转而拿起林霄之前整理归档的几份《洪武实录》草稿,随意翻看。当翻到记载“洪武十年,胡惟庸荐其妻弟王庸督理北疆粮饷”那一页时,他的目光在林霄用朱砂批注的“此处墨渍污损,字迹难辨,待重誊誊”处停留了一瞬,又掠过下方那道极其细微、几乎看不见的指甲划痕,并未察觉异常。

“嗯,还算勤勉。”孙耀宗不咸不淡地评价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如今朝中多事,尔等新晋翰林,更需谨言慎行,恪守本分!莫要学那些狂生妄徒,妄议朝政,徒惹是非!做好自己的差事,比什么都强!明白吗?”

他这话看似训诫众人,目光却有意无意地盯在林霄身上,警告意味十足。

林霄心中冷笑:“指桑骂槐?敲打我?看来胡党那边,已经有人把怀疑的视线投过来了…”他面上却愈发恭谨,头垂得更低:“学生谨记孙大人教诲!定当恪尽职守,潜心修书,绝不敢有非分之想!”

孙耀宗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想从他低垂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最终只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林霄重新坐下,拿起笔,继续誊誊抄。笔尖划过粗糙的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

“风已起于青萍之末…陈显宗是第一步,王庸才是关键。胡党开始警觉了,爪子也伸过来了。孙耀宗…王世贞的门生…这条线,记下了。”他不动声色地,在袖中那本粗麻纸小册上,又添了一笔。

武英殿内,朱元璋正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殿内烛火通明,檀香袅袅,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压。

通政使躬身呈上两份密封的奏匣:“陛下,都察院左都御史韩宜可急疏,弹劾工部郎中陈显宗贪墨渎职;另,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密报。”

朱元璋头也未抬,只从鼻子里“嗯”了一声。侍立一旁的老太监王景弘连忙上前,接过奏匣,熟练地开启,将两份奏疏恭敬地摊开在御案之上。

朱元璋的目光先落在韩宜可那份洋洋洒洒、言辞激烈的弹章上。他看得很快,锐利的目光扫过陈显宗贪墨楠木的“确凿证据”,扫过晋商“隆昌号”的账目疑点,扫过陈府午后异常运输出城的记录,最终停留在那诛心的一句——“更有甚者,其胆大包天,竟以贪墨之赃物,充作寿礼,献媚权门,玷玷污圣听,亵渎皇恩,其心可诛!”

朱元璋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手指在“献媚权门”四个字上轻轻敲了敲,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

接着,他拿起毛骧的密报。密报更为详细,除了匿名信的来源、陈显宗的反应、永嘉侯的登门,还附上了初步核查的结果:晋商“隆昌号”掌柜确已潜逃,陈府运出的财物中疑似有楠木制品,但无法直接证明与皇陵工程有关,更无法证明与胡相寿礼有关。

朱元璋放下密报,身体微微后仰,靠在宽大的龙椅椅背上。他闭上眼,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嗒…嗒…”的轻响。

殿内一片死寂,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皇帝手指敲击的轻响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心悸的节奏。

王景弘垂手侍立,大气不敢出。他知道,陛下在思考,在权衡。陈显宗贪墨,证据指向明确,此人该死。但牵扯到胡惟庸…这才是关键。

匿名信是谁投的?是清流借机发难?还是真有其他势力在搅动风云?袖箭传书…这手法,不像是韩宜可那帮书生所为。

良久,朱元璋缓缓睁开眼,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古井无波,却仿佛蕴藏着能吞噬一切的风暴。他拿起朱笔,在韩宜可的奏疏上批了一个字:

“查。”

字迹遒劲,力透纸背。

随即,他又在毛骧的密报上批了一行小字:

“陈显宗贪墨事,着锦衣卫严查,据实以报。匿名投书者,密查。胡惟庸处,勿惊。”

批完,他将朱笔搁下,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旨:工部郎中陈显宗,行为不检,有负圣恩,着即停职,闭门听参。其所涉贪墨事宜,由锦衣卫北镇抚司彻查,务必水落石出。都察院御史风闻言事,其心可嘉,然亦需详查实证,不得枉纵。”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匿名投书,扰乱朝纲,此风不可长。着五城兵马司加强巡查,再有此类,严惩不贷!”

“是!”

王景弘躬身领命,小心翼翼地将批阅好的奏疏收起。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投向殿外沉沉的夜色,眼神幽深难测。陈显宗是只苍蝇,拍死便罢。但这股突如其来的风,这精准投石、搅动浑水的手法…让他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是清流按捺不住?还是…有新的“聪明人”入场了?他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这潭水,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他倒要看看,这风,最终会吹向何方。

随着圣旨的明发,陈显宗被停职查办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整个京城官场。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搅动着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汹涌的暗流。

胡党内部,气氛骤然紧张。陈显宗的倒台,如同一记闷棍,敲在许多人头上。兔死狐悲者有之,惶惶不安者有之,急于撇清关系者更有之。永嘉侯府大门紧闭,往日门庭若市的景象不再。胡惟庸虽依旧稳坐相府,但相府周围的明岗暗哨,无形中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一道道指令从相府秘密发出,核心只有一个:收缩,清理,自查!绝不能再给对手留下任何把柄!

都察院则士气大振。韩宜可的奏疏虽然没能直接撼动胡惟庸,但成功扳倒陈显宗这个胡党干将,已是清流近年来少有的大胜。年轻御史们摩拳擦掌,目光开始投向胡党阵营的其他目标。韩宜可本人却异常冷静,他深知这只是开始,胡惟庸的反扑随时可能到来。他一面督促下属深挖陈显宗案的余罪,一面也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其他线索,尤其是那封匿名信中隐约指向的“守仓之吏”与“硕鼠”的关联——北疆粮秣?王庸?

而在翰林院那幽深的典籍库里,林霄依旧埋首于故纸堆中,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只是,当他偶尔抬头,目光掠过窗外阴沉的天色时,那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锐芒,却比窗外的寒风更加凛冽。

风已起于青萍之末,更大的风暴,正在无声的酝酿之中。胡党的警觉,清流的进击,帝王的静观,以及那藏身暗处的“投石者”,共同织就了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在洪武八年的深秋京城之上。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