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院内的搜查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郑龙带着两名衙役将前后院翻了个底朝天,吴文则细致地记录着书房的每一处细节。秋日的阳光透过云层,勉强照亮了这个被死亡笼罩的院落。
林小乙奉命守在书房门口,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赵雄的身影。这位经验丰富的捕头正站在庭院中央,双手背在身后,看似在监督搜查工作,实则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整个环境,不放过任何一丝不协调之处。
“捕头!”郑龙粗犷的声音从前院传来,“后门发现了些情况!”
赵雄立刻大步流星地向前院走去,林小乙犹豫了一下,也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
后门隐蔽在厨房旁的角落里,门闩上有一道新鲜的划痕,木质表面还沾着些许泥渍。郑龙指着门闩,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看这痕迹,定是有人从外头用薄刃挑开了门闩。我就说嘛,哪有什么真正的密室!”
赵雄俯身仔细观察那道划痕,用手指轻轻抚摸痕迹边缘,眉头微蹙:“这痕迹太明显了,像是故意留下的。”
“什么意思?”郑龙不解。
“若是贼人夜间潜入,必会小心翼翼,怎会留下如此显眼的痕迹?”赵雄直起身,目光深邃,“况且,前门完好无损,为何偏要费劲从这偏僻后门进入?”
林小乙站在不远处,听着赵雄的分析,心中暗暗赞同。作为高逸,他见过太多伪造的现场,这道过于明显的痕迹反而显得可疑。真凶或许正是想借此误导调查方向。
“小乙,”赵雄突然转头看向他,“你怎么看?”
又一次突如其来的询问,让林小乙心头一紧。他注意到吴文也停下了手中的记录,好奇地望向他;郑龙则是一脸不屑,显然不认为这个胆小的小捕快能有什么高见。
“小的、小的愚见...”林小乙低下头,故意让声音带着不确定的颤抖,“若是贼人潜入,为何只杀了刘乡绅,却不盗取任何财物?书房的玉镇纸、银墨盒,都是值钱之物,却完好无损...”
赵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很快隐去:“继续说。”
林小乙咽了口唾沫,壮着胆子补充:“而且...若是外来贼人,怎会对宅院布局如此熟悉?直接找到书房,又能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离开...”
“哼,说不定是熟人作案!”郑龙不耐烦地打断,“这有什么难猜的?”
“郑捕快说得是...”林小乙连忙附和,又恢复了那副怯懦的样子,“小的只是胡乱猜测...”
赵雄没有表态,而是转向吴文:“书房可还有其它发现?”
吴文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翻开记录本:“书案上发现了一本账册,记录着刘乡绅近期的银钱往来。其中几笔数额较大,标记有些特殊,需进一步核查。此外,在书案下方,发现了一小片撕碎的纸屑,上面似乎写着半个字。”
“什么字?”赵雄追问。
吴文小心地取出一个油纸包,展开后露出一片泛黄的纸屑:“像是个‘镜’字的一部分。”
“镜?”赵雄的目光再次投向书房方向,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面诡异的铜镜。
林小乙心中一动。纸屑上的“镜”字与案发现场的铜镜形成了奇妙的呼应,这绝非巧合。他几乎可以确定,刘铭的死与那面镜子有直接关联,而这片纸屑可能是死者生前留下的线索。
“捕头,”一名衙役匆匆跑来,“仵作已到,可否开始验尸?”
赵雄点头:“将刘乡绅的遗体小心运回衙门。郑龙,你带人继续搜查宅院周边,特别是后门附近,看看有无可疑足迹或物品。吴文,你随我去询问宅中仆役。”
吩咐完毕,赵雄突然又看向林小乙:“小乙,你随我来。”
林小乙心中一凛,恭敬地跟在赵雄身后,两人一前一后走向前院。仆役们已被集中到前院的厢房外,个个面色惶恐,交头接耳。
赵雄并没有立刻开始询问,而是停在院中的一棵老槐树下,背对着林小乙,突然开口:“小乙,你入衙门也有一年多了吧?”
“是、是的,捕头。”林小乙回答,心中警铃大作——赵雄绝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个。
“我记得你父亲,”赵雄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分量,“他是个好捕快,正直而勇敢。”
林小乙沉默不语。他继承了这具身体的记忆,知道原主的父亲林冲确实是平安县有名的捕快,五年前因公殉职。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他才能在父亲旧友的帮助下,顶替成为捕快。
“你与你父亲很不相同,”赵雄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盯着林小乙,“你胆小,怯懦,遇事总想躲在人后。”
林小乙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这是他为隐藏真实身份而精心塑造的形象,但被如此直白地指出,仍让他感到一阵不适。
“但是,”赵雄话锋一转,“近几个月来,我注意到你的观察力非同一般。鬼灶窃银案中,你‘偶然’发现了灶台下的暗格;枯井冤魂案中,你‘碰巧’注意到了井壁的抓痕...”
林小乙的心跳加速。赵雄果然一直在观察他,记录他每一个“偶然”的发现。
“今日,你又注意到了镜子摆放的角度,提出了贼人不盗财物的疑点...”赵雄向前一步,声音压低却更加锐利,“一次是巧合,两次是运气,但这么多次...小乙,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林小乙感到后背渗出冷汗。赵雄的怀疑已经浮出水面,不再掩饰。他必须更加小心地应对,既要维持人设,又不能引起更大的怀疑。
“捕头明鉴,”林小乙声音微颤,半真半假地回答,“小的确实胆小,正因如此,才会特别留意周遭环境...生怕有什么危险。至于那些发现,真的只是巧合,小的不敢欺瞒捕头...”
赵雄凝视着他,良久,才缓缓道:“是吗?或许吧。”
他没有继续逼问,但眼神中的探究并未减少。林小乙明白,这只是开始,赵雄不会轻易放弃对他的试探。
“走吧,”赵雄转身向厢房走去,“让我们听听仆役们怎么说。我很好奇,昨夜这宅院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林小乙跟在赵雄身后,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他欣慰于自己的观察终于引起了赵雄的注意,这为他日后更大程度地参与破案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他也清楚,自己正走在一条危险的钢丝上,稍有不慎就会暴露真实身份。
厢房内,仆役们的询问即将开始。而林小乙知道,真正的较量,也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