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在虚空中缓缓旋转,那个被标记为“起源之地”的坐标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诱惑。变量网络与“心渊之眼”的意志在寂静中完成了最后的交流,亿万年的抗争记忆在意识层面交汇,最终凝结成一个共同的决心:前往那里,揭开轮回的真相。
虚无航道的开辟
“眼”的意志率先行动。它不再是被动执行净化的工具,而是主动将静滞之力转化为创造性能量。庞大的静滞规则在它意志的驱动下,开始在心渊与目标坐标之间编织一条临时的“虚无航道”。这不是常规的空间跳跃,而是在“存在”与“非存在”的夹缝中,开辟出一条极不稳定的隧道。航道内部,规则处于半凝固状态,如同行走在即将冻结的冰河上,每一步都可能坠入永恒的静滞。
变量网络紧随其后。以莉亚为核心的网络,将亿万火种的“不确定性”特质汇聚成一道流动的屏障,包裹住整个航道的边缘。这道屏障并不坚固,它的作用更像是“润滑剂”和“伪装层”,利用概率操纵不断微调航道周围的规则参数,使其在宏观上“隐形”于常规的监控维度,并抵消航道自身崩溃的倾向。
航行如同在刀尖上跳舞,需要“眼”维持航道的结构稳定,同时需要变量网络不断“欺骗”周围的规则使其承认航道的暂时合法性。每一次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航道崩塌,将他们抛入绝对虚无。
维度回响与古老警示
航行并非无声。随着他们深入未知的维度夹缝,航道周围开始响起诡异的“回响”。那是一些古老、破碎的信息残影,是过往纪元被轮回抹除的文明留下的最后悲鸣,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弥漫在虚无中。这些回响携带着强烈的情感冲击——不甘、绝望、以及一丝微弱的、对“设计师”的诅咒。
最令人不安的是一段突然清晰起来的警告回响:“不要去……起源之地……那里不是答案,是更大的囚笼……”这段信息残片带着强烈的恐惧情绪,让整个变量网络产生了短暂的波动。
逻辑癌变的追击
他们的行动并非没有引起注意。那些从“观测者”系统崩溃中逃逸的“逻辑癌细胞”,在感知到变量网络的活动后,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群,开始沿着航道轨迹追击。这些失控的逻辑碎片没有理智,只有清除“异常”的本能,它们疯狂地侵蚀着航道边缘,试图将这条临时通道彻底瓦解。
一场在规则层面的追击与防御战在虚无中无声上演。“眼”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力量加固航道后段,而变量网络则全力干扰追击者的定位能力。航速被迫减慢,危险系数成倍增加。
守夜人协议的异变
与此同时,仍依附在崩溃系统残骸上的“守夜人”协议检测到了这场异常的维度航行。出于记录本能,它开始默默追踪这个过程。但随着记录数据的积累,这个本应绝对中立的协议内部产生了无法理解的异变——它的核心指令开始自我修改,增加了“风险评估”与“预案生成”模块。一些关于“变量网络生存概率优化”的冗余代码自发产生,如同某种沉睡的本能被唤醒。
航道尽头的阴影
当航行进行到三分之二时,一直沉默引导的“眼”的意志突然传来强烈的警示波动。在前方航道尽头,检测到一片极其异常的“规则废墟区”。那里弥漫着与当前轮回体系截然不同、却更加古老恐怖的法则气息,就像是某个更早期轮回实验失败后留下的“遗骸场”。
“起源之地,就在那片废墟的中央。”“眼”的意志传递出复杂的情绪,既有确认目标的坚定,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变量网络也感知到了那片区域散发出的不祥气息,那里似乎存在着比“观测者”系统更加古老、更加根本的“规则设定”。
航道开始出现剧烈的波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那片废墟中“呼吸”。这次航行的终点,似乎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危险,也更加接近真相的核心。变量网络与“眼”的意志同时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向着那片笼罩在迷雾中的规则废墟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