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中。
君臣失声,一片死寂。
拐子军,五千拐子军被灭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几个大臣率先反应过来,连忙恭贺:“天佑我大正!”
这可是拐子军!
配合着铁浮屠,当初万余拐子军,三千铁浮屠,击溃大正三十万兵马的强大存在。现在五千拐子军...
成了谁的战功?
贾范?
还是守在太原的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麾下兵马六七万,骑兵就有万余,如果列阵对阵五千拐子军,也未必没有胜算。
或者,与范阳节度使合兵一处?
两镇节度使合兵,足足十五万兵马,对阵五千拐子军...御书房中的几个大臣想了想,还是不确定。
拐子军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全身覆甲,擅长骑射,从不短兵相接。
要是拐子军这样弱的话...当初在辽东萨尔浒,也不至于三十万大军,被三千铁浮屠、万余拐子军击溃。
甚至,被打出心理阴影。
至今辽东行都司驻军,山海关守军,都不敢与金军野战。
难道是贾范?
天子大喜...无论是谁击败了拐子军,对于大正来说,都是天大的喜事:“呈上来!”
天子目光灼烁,难掩内心的激动与喜悦。
他感觉,在这一封捷报如此沉甸甸的...哪怕是击溃北蒙五千骑兵,天子也不会如此激动。这可是拐子军,拐子军啊。
拆开捷报,天子快速的看了一遍,脸色凝重起来,转而脸上有震撼,不等几个大臣内心有什么心理活动,或者产生好奇,天子主动开口:“贾珑于太原以东百里,尽灭五千拐子军,斩首完颜旻,首级与捷报同时传京...”
“自身伤亡两千余。”
御书房中,大正君臣内心充斥着震撼。
自身伤亡两千余,伤亡并非单纯死亡,而是指受重伤的,与死亡的加在一起,合称伤亡。往往都是伤者多,死者少。
但是都是减员。
就算是如此,这也是一场大捷!
对方是拐子军,五千拐子军,他们算了一下,河东与范阳两镇节度使,十五万兵马,胜算都不大啊!
“兵部张榜,传旨天下,大捷安抚民心!”
天子面色再次凝重起来:“征东将军捷报中提及,金国起兵十万,兵临辽东城...辽东城以东,尽皆失守...”
“贾范已经率领烈焰营出关,着兵部商议,拟定应对金国进犯,调兵之策。”
......
金国,在河北横行肆虐的拐子军,被烈焰营提督、忠勇伯所歼灭!
金国皇子完颜旻被枭首,已送达兵部。
这个消息,在皇帝下旨、兵部张贴告示推波助澜下,迅速在神京城掀起风浪,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遍神京城。
茶肆、酒楼,消息灵通敏锐的说书先生,以最快的速度,编好了烈焰营大战拐子军的评书。
前段时间,先是有拐子军五千骑兵,让虎贲营死伤惨重一事。
再有拐子军不辞而别,在河北肆虐,洗劫不少村落,造成几万人死亡之事...甚至引起了不少民众的恐慌。
特别是老家在河北的商贩,官吏...每天都是忧心忡忡。
如今,拐子军终于被灭,他们终于可以安心了。
茶肆中,说书先生唾沫乱飞,不少少年、孩童挤在外面听,说到振奋人心之处,茶肆中、茶肆外,传来阵阵叫好声。
水溶刚刚访友归来,就感觉神京城气氛诡异,茶肆、酒楼里里外外挤满了人,这不,必经之路被人潮堵住:“去问问怎么回事?”
水溶没有动用王驾,而是带着几个随从。
随从很快回来:“回王爷,忠勇伯、烈焰营提督,于太原城以东,尽灭五千拐子军,完颜旻被枭首,已送达兵部...”
“那五千拐子军被灭了?”
水溶惊了一下,脸色变了几遍。
贾范很是悍勇,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贾范仅仅是救了一次,尚没有登基的天子,就摇身一变,从一介宁国府庶子,捐来的一个千户,被册封忠勇伯,禁军北营指挥使...
多少难以服众。
所以,贾范出征之后,没有人看好贾范,包括他...
贾范率领一万三千余骑兵,其中八千是被拐子军屠戮,已经胆气丧尽的原虎贲营骑兵,五千没有经历过战火的禁军骑兵。
面对威名赫赫的五千拐子军,没有人认为贾范必胜...几乎一致认为,贾范必败无疑。
现在...
贾范胜了!
还是以伤亡两千的代价,全歼五千拐子军,创造了大正面对金国的军事奇迹。仅仅是尽灭这五千拐子军,贾范所获取的军功,就是大功!
足以升爵的大功!
虽然不会升太多,至少可以升爵三等侯。
“去...”
水溶吩咐一个随从:“去福康公主府,告诉王妃,一定交好忠勇伯夫人。”
水溶的王妃,也参加了春花宴...原本水溶对于这件事情并不关心,对于忠勇伯夫人,也没有让自己的王妃结交...
贾范展现出来了自身价值。
值得他暗中交好拉拢。
曾经那个名满神京的少年,又回来了。
当年是才华满神京,如今是勇武之名满神京...
......
“哈哈...”
宁国府中,贾珍大笑声,在府外都能听到:“好小子,好小子!”
“为祖宗争光了,为宁国府赚了脸,也给我长脸了。”
没有人看好贾范这次率兵出征,甚至包括他这个父亲...毕竟面对的是五千拐子军。曾经贾珍祖父贾代化,就是差点与拐子军大战中死于那场战争。
贾代化猛吗?
猛!
毕竟是宁府宁国公亲自调教出来的继承人,文韬武略少有人及,最终还是败了。
贾范猛吗?
猛!
但是毕竟一个少年,贾珍都不知道自己的大儿子有多大能耐,出于本能,他很是担心贾范。
现在他,终于算是能够安心一些了:“赖二,准备祭祖之物。”
必须要祭祖!
宁府子孙出息了,也算是间接,帮助代化公报了仇!
赖二随口问了一句:“大爷,要不要去荣府说一声?”
贾珍笑道:“低调,不要太过招摇,去说一声也好,宁府今日设宴,去让大奶奶请老太太过来吧...顺便祭祖。”
赖二嘴角一抽。
大爷说的低调,不要招摇。
但是大爷做的事...
没有比这更张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