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不知道这小姑娘为何突然不高兴了,练字不都是选这么练的吗?她有什么好生气的,她家有四个人要念书,别的不说,单练字项,就是用木板也得一次四块!用纸,那就不用想了,真不是瞧不起谁,就是皇家子弟也用不起,不还得用那“写字砖”吗?
“大旺他们有你这么个妹妹很幸运,我也很幸运”。
呃!应该算吧!
“不和你聊了,伤口恢复得很不错,你的身体素质很好,受那么重的伤,又在浑浊的河水里泡那么久,居然还没大面积溃烂感染,真的很幸运”。
“是因为有你才幸运,不然的话,即使被救上岸也难逃一死”。
“你继续养伤,我们兄妹五人今天要一起外出”。
“你也要去吗?你身子骨弱,不宜总出门”。
“不出门怎么能行,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真得好好锻炼一下身体,我都快九岁的人了,出点远门总让人背着也不是个事,丢人不说还十分不舒服”。
“说的是,你是女孩,老让哥哥们背也不好,以后只能坐轿子,让人抬着,但是目前杂事情太多,还办不到”。
这小少年有点高冷气质,说话有点让人不好理解,懒得啰嗦了,还是继续研究自己的造纸大业。
“阿姐,我刚才已经去看过了,所有的香花儿树都活了,一共十六棵,棵棵不是都活得非常好,马粪拌土真的很好咦!”
小包打听还是改不了回处探查的习惯,不过小家伙长胖变白了不少,越发可爱了!
必须要把书写用的纸给弄出来,不然即使花钱买了他们也不会用。
好好想想,在没有现代工具和药品的情况下,造纸用的树是有讲究的,要有丰富的纤维,还不能太硬,只能用树皮,对树皮,必须用树皮,而且要选择合适的树皮,桑皮纸,桑树,宣纸,那树叫什么来着?博物馆里见过,青檀树,正确!就叫青擅树,旁边还有照片挂着,很清晣,太好了!树的叶片枝干都记起来了!
好幸福!我也有个好记心!继续努力,竹纸,竹子!记录片,青青的竹叶在风中摇曳晃动,露珠在上面和光一起共舞,哗啦啦的溪流,清澈得动人心魄,然后就是古代竹纸制作的介绍过程,先把青竹,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一年生的新竹,先砍下,把竹条修去,再把竹竿截成两尺长短的段,破成竹片,捆扎成一捆一捆的,接下来没有具体画面,只有个动画镜头闪过,旁白解说是古人很有智慧,就地取材,生活中多利用天然的东西,比如这造竹纸,竹段截好后,剖成竹片捆扎成圆柱状,然后就堆放在一起,往上面泼童子尿!
正确,就是浇童子尿,四十五天后在放到溪流中清洗,剥去绿色表皮,再浸泡?记不太清楚,但最后是捶打碾压,还用的是牛拉石碾,最后才捣成泥状的纸浆,再抄纸......
头都要想炸了,还记不全,不过万事开头难,先理个章程出来再行动,所谓到哪个山头就说哪里的话,书面语言叫因地制宜,先盘点一下自己拥有的条件:竹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满足;溪流,左右两边都各有一条河流,滔滔不绝,唯一的污染就是下暴雨时冲进去的泥土,可以算满足;童子尿,不是没有,就是有点膈应,再说了,也不一定就要童子尿,应该立要是尿就行,不过它的作用是什么?应该是利用尿液中的尿素来发酵,把竹片捆扎成束堆一起浇上童子尿,利用尿液中的微生物发酵,使竹子纤维软化,应该就是这个原理,所以这个条件也算满足;粉碎,那东西不是一点两点的事情,用石碾是必须的,老牛和石碾都得现置办,钱不是问题,但得经过设计,这东西知道是利用杠杆原理,可具体的细节构造,不是专业人士,一时半会是无法解决的,这条件,卡壳,不过不严重,假以时日,应该可以解决;抄纸,只记得大致动作,具体细节也记不清,不过这一项应该归属于熟能生巧,也算可以解决吧!
总结下来,竹纸应该可以造出来,但时间有点漫长,好像有点等不及。
“阿姐,你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吗?”
阿姐咋又发起呆来了?好可怕呀!别有钱了,不愁不愁穿的,它又给傻回去了。
“没事,我在想事情,五旺,咱们这里有没有桑树?”
“没有!那东西听说还得往东南边走才有,养蚕做丝绸呢!金贵得很。”
“青檀树呢?”
“没听说过”。
没听说过,是没有,还是不叫这个名字?
“就是它的叶片不算大,长这么大,形状像这个样子”。
没办法,就地取材,用棍子在地上画,不过有点抽象,许五旺抓抓脑袋道:
“好些树的树叶都长这么个样,比如朴树,我认不出来,不像构树,它的叶片像手巴掌,又大,好认,以前二哥和三哥摘回来喂猪,构树果还可以吃,那个我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