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七和燕九第二天傍晚才回来,摘了满满四大箱,小竹筐里也装了些。
许乐乐激动坏了,这是真正的纯野生葡萄。
“这是有多大一片啊?竟然摘了了这么多!”
燕九:“没人,阿七就跑快了点,把那附近都给撸了一遍”。
燕七:“这东西长树叶子底下,鸟儿也不容易找到,所以结得多,藤蔓又串得到处都是,一长一大片,所以才摘了这么多,这是另一种野果子,那边有好几棵,看着喜人,也有鸟吃,像是无毒的,所以便摘了几个,若是对小姐有用,那便继续去摘,这果子所在地比野葡萄离这还近,路也要好走得多。”
燕九:“乐乐小姐,那里面像是有人住过似的”。
燕七:“不错,若说垦荒,那里最适合开垦,就是四面皆有山,只是不见有大的河流,但感觉也不太干旱,有水的,没搞清楚从哪流走,反正觉得那地方挺大的”。
许乐乐一看那所谓的新果子,这不是柿子吗?就是小了点,而且还不算太熟,不像野葡萄,再不摘就要全掉地上腐烂了。
“非常好!这东西有用,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用来酿酒酿醋,今天先处理葡萄,大家都把手洗干净,然摘掉葡萄上的梗,把杂质也除去,然后捏烂放陶罐里”。
交待完大家摘葡萄,许乐乐忙去查空间里的资料,老阿姨的、食堂工作人员的,不信就找不到相关资料。
不出所料,又在老阿姨的书架上找到了有柿子的资料,其中就有这么一段文字:
“在阳光洒满小院的午后,李奶奶决定做柿子醋。她先去自家院子的柿子树下,挑了那些熟透发软的柿子,红彤彤的柿子在她粗糙却温暖的手中格外诱人。
回到厨房,李奶奶把柿子一个个放在水盆里仔细清洗,去除表面的灰尘。洗净后,将柿子沥干水分,接着把它们放进干净无油的大玻璃罐中,每个柿子都被轻轻按压,让汁水流出一些。
随后,李奶奶拿出一袋冰糖,均匀地撒在柿子上,冰糖颗颗晶莹,如同细碎的星光。再倒入适量的纯净水,水没过柿子和冰糖。她找来一块干净的纱布,把玻璃罐口封住,用绳子扎紧,防止灰尘落入,又能保证空气流通。
一切准备就绪,李奶奶把玻璃罐放在阴凉通风处。此后的日子里,她每天都会去看看。大约过了半个月,罐子里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能看到一些小气泡往上冒,还能闻到淡淡的果香。
又过了一个月,打开罐子,一股浓郁醇厚的醋香扑鼻而来。李奶奶小心地将柿子醋过滤到干净的瓶子里,那醋色金黄透亮。她笑着说,这柿子醋可以用来凉拌菜、蘸饺子,味道可好啦。”
感觉很简单啊!醋能做,酒能不能做呢?找找看
在一个宁静的小院里,阳光暖暖地洒在柿树上,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主人决定酿造柿子酒,开启一场充满期待的美酒之旅。
他精心挑选成熟饱满的柿子,将它们一个个摘下,轻轻放在竹篮里。回到厨房后,仔细地把柿子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灰尘,然后耐心地将柿子去皮,再把果肉放入干净的大玻璃罐中。接着,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白糖,白糖如同晶莹的精灵,融入到柿子果肉里。再倒入适量的白酒,白酒的醇香瞬间与柿子的果香交织在一起。
将玻璃罐密封好后,主人把它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此后的日子里,他总会时不时地去看看那罐柿子酒,想象着它在时光中慢慢发酵、蜕变的模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罐中的柿子果肉逐渐变软,颜色也慢慢变深,原本清澈的酒液变得浑浊,而后又渐渐澄清,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
几个月后,柿子酒终于酿成。主人满心欢喜地打开罐子,一股浓郁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他小心地将酒过滤出来,装进精致的酒瓶中。抿上一口,那滋味,既有柿子的清甜,又有酒的甘醇,让人回味无穷。”
麻烦大了,这两种的做法咋这么相似呢?这是为什么?老阿姨这里得不到答案,又去老干部阅览室找到这么一段文字:
“酿酒和酿醋虽都是传统发酵工艺,却有着诸多不同。
酿酒追求的是醇厚的酒香。它多以谷物、水果等为原料,像高粱酿白酒,葡萄酿红酒。酿造时,先让原料中的淀粉等在微生物作用下糖化,接着酵母菌登场,将糖分转化为酒精。整个过程需精心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发酵时间也较长,以白酒为例,发酵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让酒在时间中沉淀出浓郁风味。其成品口感多样,或浓烈奔放,或绵柔悠长。
酿醋则注重酸香。一般以粮食、糖类等为起始物,先经历酒精发酵阶段,之后醋酸菌将酒精进一步氧化成醋酸。相较于酿酒,酿醋的发酵环境更偏向有氧,对氧气需求较高。它的发酵周期相对灵活,有的速酿醋几天就能完成,而传统工艺酿的醋可能需数月。醋的味道酸爽开胃,还带有独特的香气,既能用于烹饪增添风味,又能直接食用。
酿酒是将原料酿成醉人的琼浆,酿醋则是把食材化作灵动的酸液,二者在原料、菌种、工艺、口感等方面各有千秋,共同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
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