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热闹渐渐沉淀,寒假的日子像一条舒缓的河流,平静地向前流淌。几场悄然而至的寒流,给城市的清晨披上了一层银白色的薄纱。窗玻璃上,开始出现晶莹剔透、形态各异的冰花,那是冬日独有的、转瞬即逝的艺术品。
一天早晨,季晨熙醒来,发现卧室的窗户上结满了厚厚的冰花,像一片茂密的、冰雕的森林。阳光透过冰花,在房间里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他赤脚跑到窗前,惊奇地用指尖轻轻触碰那冰凉而坚硬的纹理,呵出的热气在冰花上融化出一个小圆点,露出窗外模糊的世界。
“妈妈,快看!窗子上长了好多漂亮的花!”他兴奋地喊来楚颜。
楚颜走过来,搂着儿子的肩膀,一起欣赏着这大自然的杰作:“是啊,这是冰花。只有很冷很冷的早晨才会有。它们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冰冷的玻璃,就凝结成冰了。” 她指着那些繁复的图案,“你看,有的像羽毛,有的像树叶,多神奇啊。”
季晨熙看得入了迷,小鼻子贴在冰冷的玻璃上,仔细地观察着每一片“冰叶”的脉络。他忽然想起自然课上学过的“凝结”现象,原来这么抽象的知识,在生活中是如此美丽而具体。
“妈妈,”他转过头,眼睛亮晶晶的,“我们能把它留下来吗?画下来?”
“当然可以,”楚颜笑着点头,“不过冰花很快就会化掉,我们要抓紧时间。”
她拿来素描本和铅笔,母子俩并排坐在窗前。季晨熙学着妈妈的样子,先用指尖轻轻感受冰花的轮廓,然后小心翼翼地在纸上勾勒。他画得很慢,很认真,试图捕捉那纤细而复杂的线条。阳光渐渐升高,室温回升,窗上的冰花开始融化,水珠沿着玻璃缓缓滑下,像无声的泪水。原本清晰的图案渐渐变得模糊、消失。
“哎呀,它化了!”季晨熙有些惋惜地看着窗外又变得清晰的景色。
“没关系,”楚颜摸摸他的头,指着素描本上稚拙却充满观察的线条,“你看,我们已经把它最美的样子留下来了。有些美好的东西,虽然停留的时间很短,但正因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对不对?我们用心记住它、画下它,它就在我们心里永远不会消失了。”
这话让季晨熙若有所思。他低头看着自己画的冰花,虽然不如真实的精致,但每一笔都是他认真观察的痕迹。他忽然联想到爸爸。爸爸在家的日子,就像这美丽的冰花,短暂而珍贵。虽然爸爸现在不在身边,那些温暖的记忆,不也像画在心里的画一样,永远不会消失吗?而且,爸爸每次打电话来的声音,虽然信号不好,断断续续,不也像此刻融化的冰花留下的水痕,证明着他真实的存在和努力传来的问候吗?
整个上午,季晨熙都显得有些安静。他时不时会走到窗边,看看已经完全化掉冰花、变得透亮的玻璃,又低头翻翻自己的画本。下午,他主动帮王奶奶剥蒜,小手笨拙却耐心地剥着,不时抬头看看窗外灰蓝色的天空。
晚上,楚颜在整理书柜时,无意中翻出一本旧相册,里面有几张季诚年轻时在家乡雪地里的照片。照片上的爸爸,穿着厚厚的军大衣,围着围巾,年轻的脸庞冻得通红,却笑得一脸灿烂,正在堆一个歪歪扭扭的雪人。楚颜把照片拿给季晨熙看。
“看,这是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在老家的雪地里拍的。”楚颜指着照片说。
季晨熙捧着照片,看得目不转睛。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爸爸的冬天”,看到一个和他一样会在雪地里玩耍的、年轻的爸爸。这种奇妙的连接感,让他对爸爸的思念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爸爸那里……现在也很冷吧?也会下大雪,窗子上也会结冰花吗?”他小声问。
“嗯,爸爸工作的地方,冬天可能比我们这里还要冷呢。”楚颜轻声回答。
季晨熙没再说话,只是更紧地握住了照片。
临睡前,他在成长记录本上,画了一扇结满冰花的窗户。在窗户的倒影里,他画了一个小小的人影,正在看着窗外。在画的旁边,他写道:
**【今天早上,窗子上结了很漂亮的冰花,像童话里的森林。】_
**【太阳出来,冰花就慢慢化掉了。】
**【妈妈说得对,美好的东西,记在心里就不会消失。】
**【我看到爸爸小时候在雪地里的照片了。】
**【爸爸那里的冬天,一定也很冷,也有冰花。】
**【我想,爸爸看着冰花的时候,可能也在想我们。】
【我们的想念,就像冰花留下的水痕,虽然看不见,但它是真的存在过。】
写完后,他放下笔,心里有一种奇异的平静。那枚贴身的“平安方向牌”触手冰凉,他却觉得它像一枚被体温焐热的、小小的冰花结晶,封存着一段寒冷季节里特有的、清澈而坚定的思念。窗外的冬夜寒冷而漫长,但孩子心中对爱的理解,却如同冰花融化后渗入土壤的水分,悄然滋养着希望的种子,等待春天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