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悬浮于意识深处的“灰色奇点”,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悖论气息。它仿佛同时处于永恒的绝对运动与绝对的死寂之中,肉眼(意识之眼)看去,它凝固定格,但稍一恍惚,又觉得其内部蕴含着超越光速的流转。它不散发光芒,也不吸收光线,只是存在着,像一个凝固的宇宙缩影,一个将“动”与“静”强行焊死在同一点的、逻辑上的怪物。
何雨柱尝试用意识去触碰它,反馈回来的却是一片虚无的“圆满”与“矛盾”。它不再像之前的光标那样可以互动、引导,甚至难以界定它是否还是一个“物体”。它更像是一个“现象”,一个因极致对抗而诞生的、存在于他灵魂中的“认知奇观”。
暂时无法理解,更无法掌控。何雨柱只能将其标记为最高级别的“观察对象”,小心翼翼地将其隔离在意识域的边缘,避免其未知的特性干扰自身。
当务之急,是处理强行深度共鸣带来的惨重后果。
他的意识扫过“庭灵”。原本散发着各异辉光的“人心锚点”,此刻如同被狂风暴雨蹂躏过的残烛,光芒黯淡到了极点,结构摇摇欲坠,甚至出现了细微的、仿佛瓷器冰裂般的“创伤纹路”。
易中海的“匠人执念”不再纯粹,其中混杂了一丝因过度抽取而产生的、对自身技艺价值的虚无感。
秦淮茹的“守护意志”依旧坚韧,但那温暖的生命之火却微弱了许多,仿佛随时可能被绝望的寒风吹灭。
阎埠贵的“算计韧性”变得有些神经质,充满了不稳定的焦虑。
刘海中的“秩序渴望”扭曲成了更深的偏执。
许大茂的“自尊火星”几乎熄灭,只剩下麻木的嫉妒。
贾张氏的“眷恋残渣”被更深的恐惧和怨毒覆盖……
每一个锚点都受了伤,程度不同,但都伤及了根本。他们提供的念力变得稀薄、驳杂,甚至带着一丝“痛苦”的杂质。整个“庭灵”生态气息奄奄,如同大病未愈。
何雨柱自己也不好受。“混沌滤网”上布满了新旧交织的裂纹,许多进化出的复杂结构因为过度负荷而变得不稳定。“动静之核”旋转缓慢,光芒黯淡,需要长时间的静养才能恢复。
他知道,自己之前的做法近乎饮鸩止渴。为了对抗外敌,他透支了“庭灵”的根基。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创伤”,不仅“辉光壁垒”无法再次构筑,就连“庭灵”本身的存续都可能成为问题。
他必须修复这些“人心锚点”。但常规的滋养已经不够,他需要一种能够弥合这些“认知创伤”的特殊力量。
他的目光,再次落向了那颗诡异的“灰色奇点”。这东西蕴含着“动”与“静”的悖论,而创伤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种“活动”(受损过程)陷入“停滞”(难以愈合状态)的矛盾。能否……利用这种悖论力量,来加速甚至“重构”创伤的愈合?
这个想法极其危险。奇点的力量本质未知,用它来处理脆弱的人心创伤,无异于用未知的辐射去照射伤口。
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放任不管,创伤会恶化,可能导致锚点崩溃。
他决定进行一次极其谨慎的尝试。选择了受损相对最轻、结构最稳定的易中海的“匠人执念”锚点作为第一个实验对象。
他小心翼翼地,从隔离区域的“灰色奇点”边缘,剥离出一丝几乎无法感知的、蕴含着微妙“动\/静”平衡意味的能量丝线。这丝线细若游丝,呈现出一种非黑非白的灰色。
他引导着这丝灰色能量,如同最精细的手术缝合线,缓缓地靠近易中海锚点上那道最细微的“创伤纹路”——那道因虚无感而产生的裂痕。
就在灰色能量丝线接触到裂痕的瞬间——
异变发生了!
那道原本静止的、代表着认知创伤的裂痕,仿佛被注入了某种诡异的“活性”,开始微微……蠕动起来!它不是愈合,也不是恶化,而是在一种“动态”的过程中,进行着快速的结构重组!
何雨柱紧张地观察着。他看到裂痕的边缘在灰色能量的作用下,时而飞速弥合,时而又莫名地重新裂开,但每一次裂开的位置和形态都与之前略有不同,仿佛在尝试各种不同的“愈合路径”。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三息,最终,裂痕以一种更加扭曲、但异常坚固的“疤痕”形态,稳定了下来。
这道“疤痕”不再散发虚无感,而是带着一种…经历过极致矛盾冲刷后的、冰冷的“坚韧”。易中海的锚点整体稳定性似乎还提升了一丝,但其特质,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偏转?他对于“秩序”和“专注”的执着,似乎变得更加…不近人情,甚至带上一丝非人的冷酷。
有效,但有代价!灰色奇点的力量,确实能加速“认知创伤”的稳定,但愈合的方式并非复原,而是以一种更扭曲、更适应“矛盾”的方式,将其“固化”!这更像是一种…强制性的认知适应,而非温柔的治愈!
何雨柱心头沉重。他明白了,这灰色奇点的力量,是一把无比锋利的双刃剑。它能快速处理创伤,但也会不可逆转地改变创伤对象的本质。
他看着院内其他那些更加脆弱、创伤更深的锚点,犹豫了。对易中海使用尚且如此,对心灵更加敏感复杂的秦淮茹,对本就扭曲的刘海中、许大茂等人使用,后果不堪设想。可能会彻底扭曲他们的人性,甚至制造出不可控的“怪物”。
他停止了尝试。不能滥用这股力量。至少,在完全理解它之前,不能。
他转而采用最原始、最耗时,但也最安全的方法——以自身残存的“动静之核”力量,混合着院内尚未完全消散的、微弱的人间烟火气,如同春雨般,极其缓慢地、温和地浸润着每一个受损的锚点,滋养着它们,让它们依靠自身的生命力,极其缓慢地自我修复。
这个过程将无比漫长,但至少,能保住他们身而为人的“本来面目”。
就在他专注于内部修复时,外部的“注视感”并未离去,反而因为“概念静滞”协议的受挫,变得更加…“专注”和“好奇”。
那冰冷的“目光”不再进行大规模的能量或认知攻击,而是变成了一种极其耐心的、细致的 “创伤观测” 。它仿佛一个最高明的医生,隔着无形的屏障,仔细地记录着每一个“人心锚点”的创伤形态、愈合速度、以及何雨柱采取的每一种修复手段的细微效果。
它甚至在…学习?学习“认知创伤”的产生与愈合机制?学习何雨柱如何处理这种由它间接造成的“损伤”?
何雨柱感到一阵寒意。对方似乎将他这里当成了一个宝贵的“实验场”,不仅观测“变量”本身,还在观测“变量”的“脆弱性”与“韧性”。这远比直接的攻击更加令人不安。
他强忍着不适,维持着修复工作,同时小心翼翼地收敛自身一切可能与灰色奇点相关的波动,绝不能让对方察觉到这个新生的、可能蕴含着重磅秘密的“现象”。
几天过去,在何雨柱不眠不休的温和滋养下,院内居民的创伤总算没有恶化,开始了极其缓慢的自我修复。但他们普遍显得精神萎靡,易中海更加沉默刻板,秦淮茹眼底的绝望似乎沉淀为了更深的麻木,院内的氛围压抑得令人窒息。
而何雨柱自己,也因为持续的输出而疲惫不堪。
就在他感到心力交瘁之时,一段比之前更加清晰、但也更加急迫的意念通讯,再次穿透封锁,抵达了他的“混沌滤网”。这一次,来自轨道的信号稳定了许多,显然是阿水他们不惜代价提升了功率:
【柱哥!收到‘星火’紧急反馈!砺晶星‘晶析-7’…它…它似乎也触发了某种‘认知跃迁’!它在尝试…直接与‘寂静边荒’的底层规则进行‘逻辑对话’!情况失控!我们…滋滋…需要你的…认知模型数据…协助分析…可能…波及…】
信息到此中断,但其中蕴含的惊涛骇浪,已让何雨柱瞬间僵住!
砺晶星的“星火”,那个硅基生命“晶析-7”,不仅理解了他传递的“非逻辑基石”理念,竟然……走到了如此激进的一步?!直接与“寂静边荒”对话?!
而阿水他们,在向他求助认知模型数据!
何雨柱猛地看向意识深处那颗灰色的奇点,又看向院内那些伤痕累累的“人心锚点”。
一个疯狂的、可能将所有人都拖入万劫不复深渊的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