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口军火库被端掉的消息,像一阵无声的风,在沪上的特定圈子里悄悄传开。日伪当局极力掩盖,报纸上只字未提,但市面上还是多了些窃窃私语和意味深长的眼神。特高课和76号的搜查似乎又收紧了一些,但像没头苍蝇一样,重点依旧放在闸北那些鱼龙混杂的区域。
陈默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自家花园里悠闲地喂金鱼。他撒下一把鱼食,看着锦鲤们争相抢夺,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他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清楚,组织行动成功了。这份“投名状”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平静的日子没过两天,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上门了。来的是沪上日华商人协会的副会长,一个叫田中次郎的日本商人。此人五十多岁,个子不高,总是穿着笔挺的西装,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但眼神里透着精明的算计。陈家与他的商社有些业务往来,算是面子上的朋友。
陈怀远亲自在客厅接待,陈默也被叫了过去作陪。寒暄过后,田中次郎抿了口茶,看似随意地切入了正题。
“陈桑,最近沪上的经济,不太景气啊。”田中次郎叹了口气,“战争的影响,各方面的管制,很多生意都不好做。”
陈怀远点点头,语气谨慎:“是啊,时局艰难,大家都不容易。”
“所以,为了恢复和发展沪上的经济,维持这座国际都市的繁荣,我们商会联合当局,准备成立一个‘沪上经济振兴委员会’。”田中次郎终于亮出了来意,“这个委员会非常重要,旨在协调各方资源,稳定市场,促进工商发展。”
陈怀远和陈默都静静地听着,没有接话。
田中次郎目光转向陈默,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陈少爷年轻有为,又是留学归来,见识广博。特别是最近在金融市场上的几次操作,很是令人刮目相看啊。商会和当局方面,都认为陈少爷是难得的经济人才。”
陈默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露出受宠若惊的诧异表情:“田中先生过奖了,我那就是小打小闹,运气好而已。”
“诶,陈少爷不必过谦。”田中次郎摆摆手,“委员会急需像您这样有活力、有想法的年轻精英加入。我们真诚地希望,邀请陈少爷出任委员会的特别顾问,为沪上的经济振兴出谋划策。”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陈怀远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这个所谓的“顾问”,名头好听,实则就是个烫手山芋。加入了,就等于公开和日伪当局绑在一起,背上汉奸的骂名。不加入,那就是不给日本人面子,陈家今后的生意恐怕寸步难行。
陈默的心跳加快了几分,但大脑异常清醒。他等待的机会,竟然以这种方式主动送上门来了!佐藤一郎果然调整了策略,开始从经济层面着手稳定沪上,而拥有庞大商业网络和“金融头脑”的陈家大少,自然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但他不能立刻答应。表现得太过急切,会引起怀疑。
他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看了看父亲,又看向田中次郎,支吾着说:“这个……田中先生,感谢您的厚爱。但我年纪轻,资历浅,恐怕难当此任啊。再说,我这个人散漫惯了,怕是受不了委员会的约束。”
田中次郎脸上的笑容不变,但眼神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压力:“陈少爷不必担心资历问题。委员会看重的是能力和潜力。至于约束嘛,顾问一职相对自由,主要是提供咨询和建议。而且,”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意味深长,“如今沪上的经济环境,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共渡难关。陈家家大业大,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局面,不是吗?”
这话里的威胁意味,已经相当明显了。不合作,就别想有安稳日子过。
陈怀远深吸一口气,开口道:“田中先生,此事关系重大,能否容我们父子商量一下?”
“当然可以。”田中次郎站起身,彬彬有礼地说,“这是好事,希望陈桑和陈少爷能认真考虑。委员会成立在即,我很期待陈少爷的加入。告辞了。”
送走田中次郎,客厅里的气氛更加压抑。陈怀远重重地坐在沙发上,眉头紧锁,半晌没有说话。
“爸,这事……”陈默试探着开口。
“这是个火坑啊,默儿。”陈怀远叹了口气,脸上满是忧虑,“当了那个顾问,咱们陈家可就彻底被打上烙印了。祖宗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陈默沉默了一下。他理解父亲的顾虑和痛苦。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商人,谁愿意背上骂名?但现实是残酷的。
“爸,田中次郎的话,您也听到了。”陈默压低声音,“如果不答应,恐怕不仅仅是生意做不下去那么简单。特高课、76号,他们有的是办法找我们的麻烦。到时候,恐怕连人身安全都成问题。”
陈怀远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他痛苦地闭上眼睛:“可是……”
“爸,也许……这不是坏事。”陈默走到父亲身边,声音更低了,“有时候,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最安全。有了这层身份,我们或许能更好地了解日本人的动向,也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甚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陈怀远猛地睁开眼,震惊地看着儿子。他从儿子的话里,听出了一些非同寻常的意味。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儿子似乎突然变得“懂事”和“有能耐”,一个模糊而惊人的猜想在他心中升起。
但他没有点破。乱世之中,有些事,知道得越少越安全。
他久久地凝视着儿子,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他。最终,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岁,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一丝决绝:“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这件事,你自己拿主意吧。无论你做什么决定,记住,你首先是陈家的儿子,然后……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说完,陈怀远站起身,步履有些蹒跚地走向书房,背影显得格外萧索。
陈默看着父亲的背影,心中一阵酸楚。他知道,这个决定会让父亲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内心的煎熬。但为了更长远的目标,他必须走下去。
他独自站在客厅里,目光渐渐变得坚定。这个“经济顾问”,他必须当!这不仅是一个护身符,更是一个绝佳的舞台,一个可以近距离接触日伪经济核心、获取更高层次情报的绝佳机会。
当然,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既取得日本人的信任,又不引起佐藤一郎的过度警惕,还将是一场艰巨的考验。
他走到电话旁,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田中次郎留下的号码。
“田中先生吗?我是陈默。关于委员会顾问一事,我考虑好了……”他的声音平静,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仿佛经过挣扎后终于妥协的疲惫,“承蒙您和商会看得起,我愿意……试一试。”
电话那头传来田中次郎满意的笑声。而陈默的嘴角,则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戏台已经搭好,该他登场了。只是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台下看客,而是要亲自上台,演一出给敌人看的大戏。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