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刚刚检查了一下前面几个章节,感觉有点啰嗦了!我没有存稿,白天需要上班,没太多时间检查,在这里和各位书友说声抱歉,后面的章节我会尽量把控一下节奏!)
随着无人机进一步侦查,岛上更多的防御工事和建筑布局被揭示出来。
林怡根据实时传回的画面,不断完善着手绘地图,标注出可能的火力点、哨位和障碍物。
苏哲拿起林怡初步绘制完成的地图,走到蜷缩在墙角、闭着眼睛、面如死灰的马老三面前,将地图摊开在他眼前。
“马老三,你睁开眼看看地图,把你知道的每一个布防点,每个点的具体人数、武器配置,以及换岗时间,都给我补充清楚。”
顿了顿,苏哲继续补充道:“还有,把民宿酒店内你方人员和被俘幸存者关押的楼层给我标记出来。”
马老三艰难地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份已经初具雏形的地图,心中最后一点侥幸也彻底熄灭。
他知道自己绝无生路,眼前这帮人比高权那伙更专业、更冷酷,而且对方这么多人,他也知道大势已去。
为了在生命最后时刻少受些痛苦的折磨,他放弃了挣扎,开始断断续续地口述起来。
林怡在一旁冷静地记录着,不时追问细节。
当听到马老三说出他这个哨位的换岗周期是三天,并且今天才是第二天时,苏哲不易察觉地松了口气。
这意味着他们至少有一天多的安全窗口期来进行准备。
苏哲看着手中这份结合了无人机侦察和俘虏口供、变得详实无比的地图,苏哲的嘴角终于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神色。
马老三注意到了苏哲表情的细微变化,他挣扎着用没受伤的胳膊撑起身体,猛地一头磕在冰冷的地板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音带着哭腔和彻底的绝望:
“大哥……老大!我知道的都说了,地图也给你画了……求求你,给我个痛快吧!现在就杀了我!我求你了!我可不想被那姓李的那群人折磨啊……”
苏哲只是淡淡地斜瞥了他一眼,语气没有任何波澜:
“不急!在我们行动之前,他们不会动你。如果你的同伙等会儿按例联系你,还需要你配合回应。放心,我答应给你个痛快,就绝不会食言。”
他点燃一支烟,吸了几口,然后出乎意料地,将剩下的半支烟施舍般的递到了马老三颤抖的嘴边。
马老三用牙齿死死咬住烟嘴,贪婪地吸吮着那一点点尼古丁带来的短暂慰藉,眼中已是一片死灰。
他知道,自己连求速死的机会,都暂时被剥夺了,彻底成了对方砧板上的鱼肉,只能等待着被利用殆尽后那最终的解脱,同时也祈求着关二爷对方能信守承诺。
苏哲站起身,对阿正和赵福吩咐道:
“阿正,赵大叔,你们在这里看着他。如果对讲机响了,盯紧他,让他按平常的语气说,别让他耍花样。”
“苏哲小兄弟,你放心!”赵福立刻应声。
阿正嫌弃的看了一眼马老三,保证道:“大哥,我做事,你放心!”
苏哲将从马老三身上缴获的那个对讲机交给了阿正。
随后,苏哲带着林怡和她绘制好的宝贵地图,转身下楼。
走出红砖房,他立刻联系陈妍:“陈妍,狙击点可以撤了。到红砖房下面那栋民居跟我们汇合。”
“收到。”山坡上,陈妍利落地收起狙击步枪,活动了一下在严寒中有些僵硬的手指。
她轻轻拍了拍趴在脚边警戒的小黑,一人一犬悄无声息地朝着山下预定的汇合点移动。
——
苏哲召集了两边的核心人员。
苏哲团队的杨志刚、陈浩文、陈妍,以及李家镇的李天勇和他的侄子李十三围坐在一张圆桌上。
房间内气氛凝重,苏哲将林怡手绘出的地图铺在桌面上,上面已经标注了根据俘虏口供更新的信息以及阿正用无人机侦察到的信息。
苏哲拿出烟分发给众人,点燃后直接开门见山:
“杨队,浩文,这次进攻计划还是以你们的专业意见为主。当然,在座的各位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来,集思广益。”
房间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香烟燃烧的细微声响,每个人都在盯着地图,大脑飞速运转。
——
与此同时,皇竹岛上。
伍旭和女儿刚吃完早饭,就被高权派来的人叫走了。临走前,父女俩对视一眼,没有交流。
高权派来监视他的两名手下,以及四名被胁迫的平民幸存者,来到仓库穿戴好外出衣物和设备后,再次踏上了外出搜寻物资的旅程。
这几天,他们依靠制作的简易雪橇,前往南岸砍伐了不少枯树,为高权团伙带回了宝贵的燃料。
这次的任务比前几天都重要。
他们需要寻找太阳能发电设备、柴油发电机零件、蔬菜种子和食用油。
高权显然在为长期盘踞做准备,计划在春天雪融后组织人手耕种。
但这些物资在普通农户家难以找到,伍旭不得不前往更远的城镇。
这也意味着这次任务的危险性也增大了!
通过多次外出机会,伍旭已经从同行的幸存者口中摸清了岛上的大致情况。
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他绝不甘心对方一直拿女儿来控制他。
一行七人裹着厚厚的衣物跨过南桥。
周边村庄的物资早已被之前受胁迫的幸存者搜刮一空,这次他们必须前往更远的地方。
“怎么走?”伍旭停下脚步,面无表情地看向监视搜索小队的二人问道。
高权派来的两名手下中,一个被称为“宽哥”的回答:
“往右十五公里,有个镇子我们早前派人去过一次,摸清了线路,但我们没有贸然进入镇子。如果我们此行顺利,接下来我们会重点搜索那个方向。”
伍旭只是淡淡点头,便与其他四名表情麻木的幸存者默默向前走去。
积雪很深,每一步都很艰难,但好在都穿了雪地靴并携带雪橇,减少了摔倒的可能。
背包里带着补充热量的食物,这趟行程虽然辛苦,但他们别无选择。
——
另一边,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以及苏哲等人提出了各种想法。
杨志刚综合大家的意见,仅仅沉思片刻,他心中已有了成熟的计划,于是他站起身,开始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