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世子、平西大将军调任京都,升任太子太保,英国公换防至边疆,郡主路知微同行,世子顾庭月进宫,为皇上伴读。
太后兄长掌管禁军,加封太子太师。
如此,倒是三足鼎立,又各有联络,尤其是平西大将军所在的顾家,是三家保持平衡的关键人物。
毕竟,将军夫人与太后乃是堂姐妹,未出五服的那种,但其同时又是太傅胞妹的婆婆。
听到圣旨的路知微什么都没说,收拾收拾东西,就跟着夫君启程去了边疆。
但你以为她就这么束手就擒,那就大错特错了。
宝贝儿子,还是唯一的孩子,更是几个世界以来第三个孩子,怎么可能什么后手都不留,将其性命完全系于旁人的良心 上。
后宫、镇国公府、英国公府,甚至是路家,都留了护卫,他身旁做小厮打扮的甚至是黑桑。
哪怕是前朝,路知微也留了眼线,人选便是之前为自己准备的夫君,那个会读书的傀儡人。
倒也不在什么高位,而是幼帝的讲经学士,专门用来联络前朝后宫的存在。
随着后期政治倾轧越来越严重,路知微在边疆被刺杀而亡的消息,也随之传来。
顾、路两家顺理成章的决裂,两家的盟友关系,由此从明面转向地下。
又是十年过去,太后一党在不断的打压下,势力开始走向没落,外戚专权的危机过去,路知马倒是没有乘胜追击,反倒开始锁紧党羽,给陛下安插人手的机会。
五年后,自觉完成先皇托付的路知马,上书乞骸骨。
陛下留任不发,五留五辞后,陛下终于忍不住了:“太傅今年四十未到,何至于乞骸骨?”
“正因为还算壮年,所以才能出去多走走看看,这些年臣殚心竭虑,对陛下、对天下都自觉做到了自己能做的。
但唯一愧疚的,便是亏欠妹妹良多,如今臣也该去找她了,久了妹妹该不认我这个哥哥了。”
“朕知道,这些年委屈了嘉禾郡主,隐姓埋名十载,可如今天色已明,朕可以保证,定会厚厚弥补,何至于太傅辞官呢?”
“臣这个妹妹啊,养得骄纵了些,若不是臣亲自前去,只怕她不会见人。
不过她这脾气总归是臣惯出来的,如今自然该臣受着才是。”说这话的时候,路知马唇角带笑,温和的让上首的皇帝觉得,是有人假扮的。
“罢了,你是这样,那英国公也是如此,朕是留不住你们了,这便准了。
只是太傅,若是日后有需要你的地方,可不许推托了。”
“是,臣自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分忧什么的再说,如今,先答应了脱身才是紧要的。
路知马走后,顾庭月匆匆赶来:“陛下,我舅舅回府打包了行李,您准了他的致仕折子?那我爹的呢?”
“都准了,两个老头子日日在这朕歪缠,朕看得眼睛疼。”
“既如此,那我...”
“想都别想,一个个的都要走,怎么的?朕这是留不住人了?还是说,朕不容人,这才在亲政之后,将老人一个个赶走?”
“呵呵,哪能呢,我的意思是说,既如此,我们是不是该思虑一下,接手人选?”
身为从小到大的伴读,捕捉对方的情绪,已经如家常便饭般,早已成了身体本能。
这会,意识到对方真的生气了,再是有想法,顾庭月也只能识相的认怂了。
唉,他可真命苦啊。
两老头也不知道能不能将他娘带回来京城。
当然,事实告诉顾庭月,妄想之所以称为妄想,当然是因为理想无法实现了。
不仅他娘没有回京城,甚至还买一送二,连同两老头也走得不见了人影,到后期,更是连他的舅妈都被人接走了。
连带着一起的,还有曾经的难兄难弟,他的表弟们,说是不放心他们的娘,单独上路寻人,要侍奉其左右。
然后,就侍奉的没了影子。
这一走就是三年,三年后,终于被看他们不顺眼的路知马踢回了京城,说是让回来实现自己的抱负,振兴路家的门楣。
顾庭月:...
合着他还是个留守儿童呗?他爹娘究竟有没有觉悟啊,他们的宝贝儿子,还是个单身狗呢。
咦~,等等,他好像是时候成亲了?
恍然大悟的顾庭月,当日下值后,便兴冲冲的去了书房,刷刷几下,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书就此完成。
将信传出去后,剩下的,就是给自己找个媳妇了,嗯,这个应该比引诱他爹娘回来,要简单吧?
不过,顾庭月也是个没经验的,这种临阵磨枪的事也敢做,在京城折腾了一圈,让新帝看足了笑话,才在路知微等人溜溜达达回京前,终于找到了相守一生的女子。
“哟,还真有呢,我还以为臭小子说着玩的。”
“也不知道是哪个姑娘这么倒霉,居然看上了这小子。”顾明昱摸着下巴想,这不应该啊。
想他当年,多精神的一小郎君啊,娶媳妇的时候也跟在屁股后面跑了好几年,才抱得美人归的,怎么轮到这臭小子了,就这么容易了呢?
“你们就是这么当得舅舅和爹的?他自己找到了,没让家里人操心,不是挺好?反倒是你们,一个个的都在说风凉话。”
“小妹,莫理会他们,走走走,我们一起去参详,给新妇挑什么当聘礼才好。”
这次回来,路知微当然不会藏着掖着的不敢见人,就算是她愿意家里蹲,两个男人也不许她这样。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前些年已经够委屈她了,不想她再委屈了自己,更何况,她又没做什么错事,凭什么躲躲藏藏的。
这话成功将路知微说服了,但她没想到的是,就因为答应了出席各种宴会,导致她再没有了出门浪的机会,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拖住了她自由的脚步。
不过这么些年过去,路知微几人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晚辈们放心不下,也是正常的。
谁知道几个老人家,待机时间这么长呢,一直到了九十多岁,牙齿都掉光了,才顺应天时,去地府找熟人叙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