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北卡罗来纳大学焦油脚跟队的余波,在布卢明顿荡漾了好一阵子。校园报纸和本地体育电台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把这场胜利捧为山地人队重回顶尖行列的宣言。训练馆外头,时不时会冒出几个抱着篮球等签名的小毛头,球员们在校园里走动时,收到的注目礼和“嘿,打得好!”也明显多了起来。
训练馆里气氛更燥了,媒体采访邀约扎堆涌来,校园里能认出球员——特别是几个核心成员——的学生也多了不少。李特还是老样子:训练、上课、图书馆、宿舍,四点一线。但就算在他最熟悉的路径上,也开始感受到那场胜利带来的微妙变化。作为下半场逆转的关键奇兵,以及成功锁死对方头号球星的全场最佳防守者(至少在印第安纳当地的篮球圈子里是这么认定的),落在他身上的目光悄悄多了一层。去上课的路上,开始会有不认识的男生对他点头,或者扔下一句“防得漂亮,李!”;在能装下几百人的阶梯教室,偶尔也能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带着好奇和探究的视线。
这天下午没训练。李特像往常一样,背着塞满书和笔记的双肩包,晃进了赫尔曼·b·威尔斯图书馆。他偏爱这儿古老沉静的气质,高窗透进斑驳光影,空气里混着旧书纸页和打过蜡的木地板味儿。这是他能把脑子完全泡进思考和学习的避风港。
他在靠窗的僻静角落坐下,摊开《高等微积分》教材和习题集,没多会儿就入了定。笔尖在草稿纸上沙沙作响,复杂的公式符号在他脑子里排着队、组合、拆解。外头的世界仿佛被静音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略带犹豫、轻柔的女声在他旁边响起来:
“打扰一下…请问,你是李特?山地人队的李特吗?”
李特被从数学世界里拽出来,有点懵地抬起头。桌边站着个女生,看着比他稍大点,二十出头的样子。她戴顶黑色针织帽,压着深色头发,鼻梁挺直,眼睛很大,长相清秀,眼神亮晶晶的,带着点聪慧的好奇,不像一般追星族那么狂热,倒更像是在确认什么有趣的事儿。
李特怔了怔,点头:“我是。你好。”
女生脸颊似乎微微泛红,她指指李特对面的空椅子:“请问…这儿有人吗?别的地方好像都满了。”她声音挺好听,清晰又柔和。
李特四下看了看,这平时冷清的角落今天确实零散坐了几个人,但空位还有那么几个。他点点头:“随便坐。”
“谢谢。”女生松了口气,轻轻拉开椅子坐下,从自己印着“harvard”字样的帆布包里掏出几本厚壳文学书和一本笔记。
短暂沉默。只有笔尖划拉纸的声响和远处偶尔传来的轻微脚步声。
李特重新把注意力摁回微积分习题,但刚才那种心无旁骛的状态好像裂了条细缝。
过了一会儿,那女生的声音又响起来,这次更轻了些:“我看了对北卡那场比赛,”她语气自然了点,带着真诚的赞叹,“你的防守太硬了。还有那些传球…真想不到你是怎么看见那些机会的。”
“谢谢。是全队的努力。”李特习惯性抛出标准答案,语气平稳。他注意到女生的口音有点特别,不像中西部本地的。
“特别是你对贾森·卡波诺的限制,”这个女孩似乎真懂点球,接着说,“他可是块难啃的骨头。你看穿了他好多无球跑动路线,对吧?那种预判真吓人。”
这话让李特微微挑眉。大部分夸奖都集中在他的抢断或那几个助攻上,很少有人能具体点出他对无球跑动的防守阅读。
“还有给杰弗里斯那个击地传球,还有那个空中停顿传给中锋的球,”女生像是看透他在想什么,继续说,眼睛发亮,“就像…就像你提前算好了所有人的移动轨迹。这真的很…不可思议。”
这下李特真有点吃惊了。她能这么清晰地记住比赛细节,还精准戳中关键。“你很喜欢篮球?”他忍不住问了一句。
“哦,是啊…算是吧。我老爸是个铁杆凯尔特人球迷。”女生笑了笑,笑容让她显得更亲切了,“但我更爱看那些用脑子打球的。对了,我叫娜塔莉,娜塔莉·波特曼。哈佛的交换生,这学期在这儿修几门戏剧和神经科学的课。”她主动伸出手。
“不打扰你学习了,”聊了几分钟后,娜塔莉很自然地收了话头,指指李特面前厚重的教材,“你的习题看着比我的莎士比亚难啃多了。”
李特微微点头:“很高兴认识你。”
“我也是。祝你好运,球场考场都是。”娜塔莉·波特曼微笑着,没再多停留,也没要联系方式或合影,就像偶然碰到同学简单聊了几句的普通学生,礼貌地点点头,便抱着书转身走了,身影很快消失在图书馆高大的书架间。
李特望着她消失的方向,愣神了几秒。刚才短暂的交流,像阵微风,轻轻拂过水面,带来一丝不一样的清新,但很快又平静了。这个叫娜塔莉的女生,聪明、得体,对他篮球和学业的双重认可也显得自然又特别,和他之前遇到的那些单纯因为球场表现或外表就兴奋的姑娘不太一样。
但他没往深处想。篮球和学业已经占了他几乎全部精力,暂时塞不下更复杂的念头。他把这次偶遇归为“赢北卡后校园关注度上升”的一个无害小插曲,跟那些多出来的打招呼和注目礼一样,是胜利附赠的周边产品。
他重新埋下头,把注意力拽回眼前的微积分习题。公式和数字的世界依旧稳定清晰,等着他去攻克。球场上,他得解读对手的战术意图;学业上,他得解读宇宙和逻辑的法则。两者都需要极致的专注,而这,恰恰是他的拿手好戏。
图书馆窗外,夕阳给老校园的建筑镀了层暖金。李特沉在自己的世界里,笔尖又开始滑动。至于其他,不过是路上偶尔瞥见的风景,或许养眼,却暂不会让他停步。这种频繁却浅尝辄止的互动,在未来,大概会成了他生活里一种常见的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