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鸿这天心血来潮,想起之前那行小字——“鼓楼东大街,棉花胡同乙七号院,钱工”——如同一个微弱的信号,在记忆深处闪烁。
鼓楼东大街……老爹爆金币,不花白不花,坐车去倒是不算太远,不如等会就去看看。
出去走走,透透气,顺便……看看?一个工程师的地址,在这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意味着什么?技术?信息?还是……潜在的机遇?或者,仅仅是别人一个无关紧要的涂鸦?
强烈的直觉告诉刘光鸿,值得一去。至少,比闷在这压抑的四合院里强。
他推开布帘,走到堂屋。二大爷正靠在椅子上剔牙,二大妈在收拾碗筷。
“爹,妈,我出去一趟。”刘光鸿的声音平静无波,“去图书馆借点资料,老师推荐的。”
“图书馆?”二大爷皱起眉,“跑那么远干啥?在家看不行?”
“有些资料只有图书馆有,老师催得急,跳级考试要用。”刘光鸿搬出了“老师”和“跳级考试”这两面大旗,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二大爷的眉头拧得更紧了,但终究没再阻拦,只是不耐烦地挥挥手:“快去快回!别在外面瞎晃悠!耽误了学习,仔细你的皮!”
“知道了。”刘光鸿应了一声,转身出门,拿着那本带着地址的书本走上公交车。
一路搭车,一直到售票员喊话到达鼓楼东大街。
下车后阳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了眯眼,深吸了一口带着灰尘和阳光味道的空气,迈步融入胡同的人流。
鼓楼东大街的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两旁是斑驳的院墙和低矮的杂货铺。
穿着灰蓝工装、提着网兜的工人,挎着菜篮子的大妈,追逐打闹的孩子……构成了一幅鲜活又充满烟火气的五十年代北平画卷。
刘光鸿步履沉稳,目光锐利地扫过四周,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将周遭的一切细节纳入脑海,与他前世的记忆碎片和书本知识相互印证、校准。
‘公共水龙头……木质电线杆……墙上的标语……人力三轮车……’每一个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时代的脉搏。
他走得并不快,大脑却在高效学习状态的余韵下,本能地分析、记忆着路线和标志物。这种对环境的超强掌控感,是系统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他生存的依仗之一。
穿过几条胡同,拐上相对宽阔的鼓楼东大街。这里明显比南锣鼓巷更“现代”一些,出现了更多的国营商店门脸,红砖的二三层小楼也多了起来。
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沿着轨道驶过,带来一阵嘈杂的金属摩擦声和淡淡的机油味。
按照记忆中的地址,刘光鸿在纵横交错的胡同里穿行。
棉花胡同并不难找,乙七号院是一个略显破败的四合院门楼,朱漆剥落,门环锈蚀,但门楣上依稀可见当年精致的砖雕痕迹。
他站在院门外,没有贸然敲门。侧耳倾听,院子里似乎很安静。他绕着院墙走了一段,来到一个相对僻静的侧巷。
这里的院墙有一处坍塌的豁口,用碎砖头潦草地垒砌着。透过砖缝,可以勉强看到院子里的情形。
院内一角,搭着一个简陋的油毡棚子。
棚子下面,一个穿着深蓝色工装、头发花白、身形瘦削的老者,正弓着腰,围着一堆……零件?旁边还架着一台结构复杂、沾满油污的机器。
那机器像一台小型的车床,但又有些不同。
老者手里拿着一个布满刻度、结构精密的金属圆盘状零件,正对着光仔细检查,眉头紧锁,嘴里还念念有词:
“……奇了怪了,分度头精度校准……怎么会差这么多?传动轴间隙也大了……这进口货,图纸都对不上号……”
钱工?刘光鸿心中一动。应该就是他了。看那专注又苦恼的神情,显然是遇到了技术难题。
就在这时,刘光鸿的脑海中毫无征兆地“嗡”了一声!
【检测到近距离存在高精度机械结构(疑似进口分度头及简易铣床)!】
【检测到相关职业知识需求(机械制造、精密加工)!】
【触发技能入门:机械识图(入门)!】
【触发技能入门:基础机床原理(入门)!】
如同电流穿过脊髓,大量关于机械图纸符号识别、公差配合概念、以及车床、铣床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信息碎片,瞬间涌入刘光鸿的脑海!
没有选择,没有拒绝,系统霸道地直接开启了这两个新技能!
他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目光死死盯住钱工手里的那个圆盘状零件——分度头!
以及旁边那台结构复杂的机器——铣床!在“机械识图(入门)”和“基础机床原理(入门)”的加持下,他眼中看到的景象瞬间不同了!
那布满刻度的圆盘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金属块,上面每一个刻度线、每一个螺丝孔的位置、甚至细微的磨损痕迹,都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功能和精度要求。
旁边那台沾满油污的铣床,其复杂的传动机构、主轴结构、工作台移动导轨……在他眼中瞬间被拆解、重组,运作原理变得清晰可辨!
他甚至能“看”到传动链中可能存在的间隙,以及那个分度头安装位置微小的偏差!
这种感觉太奇妙了!仿佛瞬间戴上了一副透视一切机械结构的眼镜!
仅仅是靠近,仅仅是观察到相关物品,就强行开启技能!这是逼着他去接触、去学习、去“打工”!
“唉……”钱工重重地叹了口气,将分度头放下,拿起一块沾满油污的棉纱,疲惫地擦了擦手。
他直起腰,捶了捶后背,脸上满是挫败和焦虑。
“这批活……耽误不得啊……可这洋玩意,配置文字图纸都看不懂全乎……”
刘光鸿的心猛地一跳。机会?还是陷阱?
他大脑飞速运转。
系统强行开启的技能,结合他的观察力和外语水平,让他瞬间看懂了钱工遇到的困境。
而钱工显然受限于知识水平(可能看不懂完整的进口图纸或缺乏精密测量手段),无法准确定位问题根源。
要不要介入?怎么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