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涛崖洞窟内,时间以另一种方式疯狂流逝。获得了宝贵资源和喘息之机的龙魂基地,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熔炉,将美苏提供的“毒资”材料经过严格提纯和改造,融入到“龙渊”号的修复与新生中。
景象是震撼的。
巨大的星铁构件在重熔后,于改进后的万吨水压机(借鉴了苏式设计思路又规避了缺陷)下被锻打出新的骨架,取代严重损毁的部分。经过提纯的美方合金钢锭被熔炼成新型复合装甲板,以更优化的倾角覆盖舰体。工匠们依照现实世界反馈中关于“模块化水密隔舱”的理念,重新设计了内部结构,抗沉性大幅提升。
能源核心室内,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出现裂纹的核心符文阵列与一台备用核心并联,构建出冗余系统,虽然峰值输出无法回到从前,但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那门彻底报废的电磁轨道炮被整体拆除,基座被加固,等待着更强大的新武器。
最引人注目的是武器系统的升级。
基于二号射线炮的实战数据和残缺的美制火控原理,新型的“炎阳”式双联装灵能聚焦炮塔被设计出来。炮管更粗,冷却效率更高,充能速度更快,虽然射程提升有限,但威力和持续作战能力显着增强。而用于替换电磁轨道炮的,则是一门结合了苏式重炮理念和符文加速技术的“雷震”式重型迫击炮(暂命名),虽然射程不如电磁炮,但弹道弯曲,适合攻击山体后方和障碍物后的目标,且能发射特制的灵能爆破弹和破甲弹,弥补火力空白。
那套立下奇功的“灵能频率干扰系统”也被大幅强化,覆盖范围更广,干扰模式更多样,虽然核心算法依旧保密,但发射阵列的功率和效率得到提升。
整个修复过程,并非简单复原,更像是一次全面升级淬火。每一个铆钉的敲击,每一道符文的刻录,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对逝去战友的承诺。
林默几乎寸步不离船坞,他的系统知识和对全局的把握,成为解决无数技术难题的关键。他时常抚摸着冰冷的装甲,仿佛能感受到这头巨兽正在逐渐苏醒的脉搏。
然而,外部的暗潮从未停止涌动。
美苏双方在拿到第一批经过删改的技术资料后,最初的兴奋很快被困惑和怀疑取代。
美利坚某秘密实验室。 “见鬼!这冷却系统回路的设计明显不合理,这里的能量损耗大得惊人,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或许有隐藏的次级回路?或者用了某种我们未知的导热材料?” “我们需要更核心的数据!特别是能量转换接口部分!”
苏维埃某研究所。 “这滤波器设计……看似精妙,但实际模拟效果很差,甚至不如我们自己的老型号。是被骗了,还是我们没理解其中的灵能耦合原理?” “中国人一定隐瞒了关键参数!必须施加压力,拿到更多!”
两国几乎同时加强了对怒涛崖外围的侦察和电子监听,并再次派出了更高级别的代表,以“验证技术合作成果”和“讨论后续交易”为名,要求登舰考察,态度强硬。
显然,简单的拖延和残缺资料已经无法满足他们。
与此同时,东瀛的报复也在悄然升级。
不再是大规模的舰队出动,而是更加阴险的袭扰。灵能潜艇像幽灵一样在远海游弋,击沉任何试图向怒涛崖运输物资的民间船只(伪装成海盗袭击)。小股经过特殊强化的“鬼夜叉”残部,不断尝试从陆路悬崖渗透,虽然都被加强后的探测塔和巡逻队击退,却牵制了大量兵力。
更令人不安的是,情报显示,东瀛正在其占领的某处遗迹中,加紧研发一种基于“妖鬼”基因和灵能科技的新型生物兵器,代号“百鬼丸”,据说拥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和精神污染特性,专为攻坚和屠城设计。
危机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从海上、空中、陆地三个方向悄然合拢。
龙魂基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内部,修复工作进入最关键的收尾阶段,任何干扰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外部,群狼环伺,步步紧逼。
“陛下,美苏代表再次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四十八小时内给予明确答复,否则将‘重新评估当前的海上安全态势’。”楚云飞面色凝重地汇报,这意味着对方可能取消“安全区”,甚至纵容甚至配合东瀛的行动。
“东瀛的‘百鬼丸’项目,根据零星情报推测,很可能在一个月内投入实战测试。”李云龙带来了更坏的消息。
林默站在即将完成修复的“龙渊”号舰桥上,看着焕然一新的指挥室和周围忙碌的人群。巨舰的修复已完成了九成,新的武器系统正在紧张调试,最多再有十天,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
但敌人,不会给他们这十天了。
必须再次争取时间!
林默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回复美苏代表,朕同意他们的考察请求。”他缓缓开口,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继续道,“但不是现在。三天后,朕将在‘龙渊’号上,亲自为他们展示修复成果,并‘深入探讨’技术共享事宜。”
“同时,”他看向李云龙,“把我们掌握的关于东瀛‘百鬼丸’基地的模糊坐标和项目特征,‘无意中’透露给美苏的情报渠道。重点是强调其‘不可控性’和‘对全球的威胁’。”
这是一步险棋!邀请美苏登舰,无异于引狼入室,风险极大。但这也是唯一能暂时稳住他们、甚至转移矛盾的方法!而抛出东瀛的生物兵器计划,则是祸水东引,让美苏的注意力从“龙渊”号暂时转移到那个更诡异、可能对所有人造成威胁的项目上。
“陛下,这太冒险了!万一他们强行……” “所以,这三天,将是我们最后的冲刺。”林默打断道,“所有工程,必须在七十二小时内完成!新武器系统至少要实现最低限度的运转!我们要在‘客人’来访时,让他们看到一头虽然还未完全恢复、但已然獠牙毕露的猛兽,一头他们不敢轻易撕破脸的猛兽!”
“而这三天,”他语气森然,“基地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所有探测塔全开!龙牙小队和警卫部队轮流值守!告诉所有人,这是我们最后的‘淬火’时刻!成,则海阔天空!败,则万劫不复!”
命令如山,整个基地如同上紧了最后一根发条,开始了疯狂的三天倒计时。
美苏方面在收到回复后,果然暂时安静了下来,显然在准备三天后的“考察”,同时也对东瀛的“百鬼丸”项目产生了极大兴趣,侦察力量开始向相关区域倾斜。
东瀛的渗透和袭扰似乎也诡异地减少了,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三天时间,在极度紧张和忙碌中飞逝。
当第三天的朝阳即将升起时,焕然一新的“龙渊”号静静停泊在船坞内。装甲锃亮,炮塔归位,虽然仔细看仍能看到修补的痕迹,但那股逼人的锐气已然回归。
它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接下来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