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壁垒如同宇宙的伤疤,永恒地横亘在现实与虚无之间。壁垒之外,轮回终结者的阴影依旧盘踞,无声地侵蚀着这道由牺牲铸就的防线。壁垒之内,九大本源的力量如同星辰般规律运转,维持着这道守护亿万文明的屏障。
而在那被联军称为“终末战场”的荒芜维度,时间正以惊人的力量抚平创伤。曾经破碎的星辰尘埃在引力的作用下重新汇聚,形成新的星云。被撕裂的空间褶皱缓慢自愈,只留下些许不易察觉的涟漪。偶尔有来自其他维度的探险队或研究飞船小心翼翼地穿越这片空域,它们收集着战争残留的能量样本,记录着那些漂浮在虚空中的、已无声息的战舰残骸,试图从这片寂静中解读那场史诗之战的真相。
在织星者文明主导下,“纪元守望议会”正式成立。总部设立在一个名为“回响星港”的中立维度节点,这里汇聚了来自各个幸存文明的代表。议会的首要任务,便是建立覆盖广泛星域的“壁垒监测网络”。无数个携带着九大本源微弱共鸣印记的探测器被布置在维度壁垒附近的战略要点,它们如同忠诚的哨兵,一刻不停地向“回响星港”传回壁垒的稳定性数据。
监测数据显示,壁垒整体稳固,轮回终结者的侵蚀速度极其缓慢,按照当前估算,壁垒至少可以维持超过五千万个标准宇宙年的稳定。这份报告给所有议会成员文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然而,一份由烛龙文明提交的补充报告也指出了潜在隐患:壁垒的自我修复速度,似乎略低于最初模型预测。尽管差距微乎其微,但在以千万年计的尺度上,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被放大。
这一发现让议会意识到,仅仅被动监测远远不够。一个名为“壁垒 Sustaining(维系)”的秘密研究计划随之启动,旨在探索不惊动沉眠守护者意识的前提下,温和补充壁垒能量的方法。这项研究进展缓慢,涉及对九大本源力量的深层理解,而这恰恰是当前时代的知识盲区。
与此同时,在那些曾派出精锐参与最终计划而几乎损失殆尽的文明内部,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一个名为“归亡者”的教派在多个星域悄然兴起。他们并非否定守护者们的牺牲,而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解读:认为轮回终结者是宇宙不可或缺的“清理机制”,抵抗它违背了宇宙的根本法则。他们宣扬“顺应终亡,回归本源”,主张停止一切对壁垒的维系研究,甚至暗中破坏监测网络,认为这是在延缓“必然的清算”。
“归亡者”的教义在那些承受了巨大战争创伤的民众中引起了不少共鸣,给战后本就脆弱的秩序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议会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应对这些来自内部的新挑战。
而在维度壁垒的最深处,那颗融合了太初、林默神识与九大本源的“种子”,依旧在缓慢地汲取着能量。它的成长肉眼不可辨,但其内部结构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仿佛在编织一个无比精密的梦。偶尔,极其微弱的、非九大本源属性的能量波动会从种子内部逸散出来,如同心跳般转瞬即逝,随即又被壁垒本身的宏大气息所掩盖。这细微的迹象,尚未被任何监测网络捕捉到。
壁垒依旧寂静,牺牲的余波却在宇宙的各个角落激起层层涟漪。旧的秩序已然崩解,新的格局在希望与隐忧中艰难重塑。守望,成为了这个新生纪元最初,也或许是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