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城的春风总带着股砂砾味,卷着城根下未化的残雪碎末,在青灰色的城墙上划出细密的痕。
李白将最后一页粮道勘舆图折进怀中时,城楼上突然响起急促的铜锣声,三下一组,敲得人心脏跟着发紧。
他刚迈出主簿官署的门槛,就见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冲过吊桥,甲胄上的铜钉磕在石板路上,溅起的火星瞬间被风扑灭。
“节度使大人!十万火急!” 斥候撞开军帐的布帘,带着塞外寒气的风紧随其后,掀得帐内烛火剧烈摇晃。
王君廓正对着沙盘摆弄兵卒木牌,闻声猛地抬头,颌下的虬髯随动作扫过案上的酒盏,溅出的酒珠落在地图的 “陇西” 二字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慌什么?” 副将周武不耐烦地拍了下案几,他那柄嵌着玛瑙的佩刀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是浊族游骑又来骚扰?
上个月砍的脑袋还没挂干呢。” 这话说得满不在乎,但我分明看见他捏着刀柄的指节泛了白。
斥候扶着案几喘得胸口起伏,喉咙里挤出破碎的字句:“不是游骑…… 是主力!黑压压一片,足有数万!还有…… 还有一面黑幡,搅得城外文气都混乱了!”
这话像块冰投入滚油,帐内瞬间炸开了锅。
几个校尉同时凑到帐口张望,原本流动在帐内的淡金色文气突然滞涩起来,挂在帐角的 “陇西军魂” 匾额上,那几笔由前任参军题写的篆书竟黯淡了几分。
我心头一沉,上次审问崔家私兵时听到的 “黑幡” 的情况一下就对应上了。
“都肃静!” 王君廓重重捶了下沙盘,木牌相互碰撞发出脆响,“李主簿,前几日审那劫粮贼,是有说到这黑幡的吧?”
我往前踏出一步,青色官袍在一众铠甲中显得格外扎眼。
“回节度使,那贼人称此幡为圣器,能吸收诗词文气,寻常诗文攻伐触之即溃。”
他话音刚落,帐内就响起一声嗤笑,周武斜睨着他,嘴角撇出不屑的弧度:“书生臆想罢了!
文气乃天地正气所聚,哪有被器物吸收的道理?我看你是把话本里的戏言当真了。”
周围几位老将纷纷附和,有人摸着胡须道:“李主簿还是管好粮册吧,打仗的事,轮不到笔杆子置喙。”
我刚要争辩,就见王君廓抬手制止了议论,他指着帐外吩咐:“去,架望楼,仔细看那黑幡的动静!”
亲兵领命而去,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粮道图,忽然想起穿越前在历史课上学的 “镇海之战”,文臣不懂军务瞎指挥,武将固执己见轻进,最终落得城破人亡的下场。
他正想得入神,陈武校尉悄悄凑过来,塞给他一块干饼:“别往心里去,周副将就这脾气。”
我咬了口干饼,粗糙的麦香混着沙土味在口腔散开。
“陈校尉,你上次随我押运粮草,该记得那些劫粮贼吧?”
陈武点头,眼神凝重起来:“后来审出来近期浊族会携圣器黑幡而来。”
望楼的消息传得比风还快。
最先回报的是东门望楼的士兵,他连跑带喊冲进帐内,脸色白得像纸:“节度使!那黑幡邪门得很!
用文气试探,刚生的文气就被扯向幡面,跟水流进漩涡似的!”
第二波回报接踵而至,南门望楼的亲兵带来了更惊人的发现:“幡下隐约有符文转动,周围的空气都凝住了,弟兄们的佩刀铭文全暗了!”
周武的脸色终于变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王君廓冷冷的目光堵了回去。
“李主簿,你接着说。” 王君廓的声音里添了几分郑重。
我走到沙盘前,捡起一根木枝在粮道位置画了道弧线:“黑幡能吸文气,我军赖以克敌的诗文攻伐、铭文军械都会失效。”
“当务之急是加固粮道,守住城西的渭水渡口,那是陇西唯一的水源,也是粮草转运的命脉。”
“胡闹!” 周武猛地站起来,佩刀撞在案上发出铿锵之声,“敌军压境,当出城列阵以示军威!”
“凭我陇西三万精兵,再配上城防工事,定能将蛮夷挡在城外!缩着脖子守粮道,传出去笑掉天下人的大牙!”
“笑掉牙总比饿死强!” 我寸步不让。
木枝重重敲在沙盘上,“周将军可记得‘粮战者胜’的古训?当年官渡之战,曹操若不是烧了袁绍粮草,何来以少胜多?如今文气被制,我军箭矢难穿甲、诗赋难破阵,出城即是羊入虎口!”
帐内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周武气得脸色铁青,伸手就要拔佩刀,却被王君廓厉声喝止:“放肆!军帐之内,岂容你动刀动枪?”
他转向我,眼神锐利如鹰:“你说加固粮道,具体怎么个加固法?”
我早有盘算,手指在沙盘上点出三处:“此处是渡口粮仓,需派精兵驻守,再让文吏在仓墙刻满《秦风?无衣》,借军歌正气稳固文气;
此处是渭水上游的栈道,容易遭人破坏,要埋置‘诗烟花’,一旦遇袭即刻传信;
还有此处 ,” 他指向粮道与驿道的交汇处,“可筑临时堡垒,储备三日干粮,即便主城被围,也能坚守待援。”
陈武突然开口:“末将愿带本部人马驻守粮仓!上次押运粮草,李主簿的诗烟花确实管用,升空后久久不散。”
周武还想反驳,却见望楼亲兵又冲了进来,这次的声音带着哭腔:“节度使!黑幡动了!正往城西方向移动!”
所有人都愣住了。
帐外的风突然变大,卷着沙尘拍打布帘,发出 “呜呜” 的声响,像极了冤魂的哭嚎。
我望着沙盘上那道代表粮道的弧线,突然想起昨夜在官署啃冷馍时,翻到的前朝《陇右兵志》里的话:“陇西之险,在粮不在城。”
王君廓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木牌跳起半尺高:“就按李主簿的法子办!周武,你带五千人守西城,不得让敌军靠近城墙半步;
陈武,领三千精兵护粮道,听李主簿调遣;其余人等,随我加固城防!”
周武脸色悻悻,却终究不敢违令,狠狠瞪了我一眼,转身大步出帐。
我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现代职场里那些倚老卖老的前辈,忍不住暗自摇头。
陈武凑过来,用胳膊肘碰了碰他:“没想到你这书生肚子里还真有货,以前是我看走眼了。”
“彼此彼此,” 我笑了笑。
将怀中的粮道图递给他,“这图上标了易埋伏的地段,咱们得快些动身,迟了就被动了。”
两人刚走到帐口,就见王君廓追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枚虎符:“李主簿,持此符可调动陇西所有文吏,若遇紧急情况,不必请示,可自行决断。”
我接过虎符,冰凉的铜器贴着掌心,竟生出几分滚烫的感觉。
他抬头望向城西,那片被黑幡笼罩的天空已泛出诡异的暗紫色,连初春的太阳都躲进了云层。
风里传来隐约的马蹄声,夹杂着浊族士兵的嘶吼,像闷雷般滚过陇西的土地。
陈武拔出佩刀,刀刃在黯淡的天光下闪着寒芒:“走吧,让那些蛮夷见识见识,咱们文人的笔杆子,照样能当刀使。”
我握紧虎符,又摸了摸袖中的诗烟花,转身跟上他的脚步。
他回头望了眼军帐方向,王君廓正站在帐前远眺,那道魁梧的身影在风中纹丝不动。
突然,周武的声音从西城方向传来,带着几分不情愿的嘶吼:“李主簿!城西的敌兵快过来了,你倒是想个法子啊!”
我脚步一顿。
阳光终于从云层的缝隙中漏下来,却在靠近黑幡的地方被硬生生截断,形成一道泾渭分明的明暗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