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往年更为更加冻人的天气,夜以继日不停歇的大雪,很快城内的百姓也察觉到不同寻常。
不同于京郊百姓有自己的农田,平日出行不便,有囤积大量过冬物资的习惯。
城内的百姓生活便利,平日里家中需要添置什么东西,多是隔三差五的出门采买。
冬天较其他季节会多买些粮食在家中,但也不会囤积太多,眼见天气不同寻常,人心惶惶之下开始上街囤积粮食。
同样看出苗头的各大粮商,哪能放过赚钱的机会,眼见囤积购买粮食的百姓越来越多,一夜之间城中粮食的价格直接大幅度上涨。
“昨天八文钱一斤的米,今天你卖十四文,怎么不直接去抢呢!”
蒋夫人内称完五十斤大米,结账时发现比往常多出三钱银子,差点跳起来,哪里能干,当场就要与粮食铺的掌柜掰扯掰扯。
“您是知道的,现在大雪封路外头的货物进不来,店内的这些粮食卖完以后还不知什么时候才有新的粮食运进来,您可去城中打听打听,绝非我一家涨价。”
粮食铺的掌柜笑得和气:“看您也是小店的老顾客,在下便好心提醒一句,雪要是再没有停的迹象,过两日只怕不止涨到十四文,严重些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
“还是趁着现在小涨多买些才是正理。”
“当老娘是傻的?花大价钱在你这里买贵出将近一倍的东西还要对你们这些趁火打劫的感恩戴德?”
“昨天才开始下的冻雨,封路也就这两天的功夫,有点苗头就开始赚黑心钱,这些粮食你留着带到棺材里去吧!”
“嘿,你怎么咒人呢?”
“咒的就是你们这些见钱眼开没有良心的!”
“做生意讲究的是你情我愿,夫人嫌贵大可去别处看看,恕不远送!”
蒋夫人将手中称好的大米扔下,骂骂咧咧地离开,她也是穷苦人家出身,还在溪林那等贫瘠之地待了十余年,向来知道百姓生存艰难。
要是在溪林有这等恶意哄抬物价赚黑心钱的,她家老爷第一个不放过,让他们关门大吉!
回到府中犹觉得一口气堵在心里。
休沐在家的蒋远致看到妻子从外面脸色不善的回来,好奇地问道:“是与商贩讲价不成受气了?还是和没抢到便宜的蔬菜?”
待听她说完原委,蒋远致无奈的叹气:“东西贵了你不买便是,何必与人置气。”
雪灾之事他早前就已得知消息,朝廷也做了安排,百姓们察觉不对劲粮商趁机涨价在意料之中,要不了两日就会被压下。
哪里想到妻子出个门的功夫就能与人吵一架。
“他们这和在我口袋里掏钱有何异,还说明天会涨得更厉害,骂两句都是轻的!”
蒋夫人扬起眉毛又是一通输出,随即压低声音问道:“老爷你好歹也是当官的,有什么内部消息给我说说,要真确定是雪灾还是得上街买些粮食才行。”
“不好说。”
“不好说不好说,在你嘴里就没有好说的事,算了,我去问殷小侯爷,他官比你大,知道的也比你多,还是个热心肠的。”
她可还记得对方上回在府门口放炮,帮忙把那些送拜帖的人全给赶走,一直到现在家中都清净得很。
主要是她也就认识对方一个大官。
见此蒋远致也没制止,只是在妻子离开前叮嘱道:“殷小侯爷公务繁忙,你问过后不要和他东拉西扯,早些离开。”
蒋夫人自然知道这个理,点头应下便直接去外头找人,殷小侯爷官大还亲民,几乎每天都能在街上碰见他,好找得很。
按例出来视察情况的殷年雪穿着玄色狐皮大氅站在街上,目光放空不知在想什么。
一旁的冯嘉礼看着从粮食铺出来后脸色发苦的百姓问他:“可要让人出面控价?”
“不用,先让百姓买一轮,后续的事情做起来才方便。”
殿下和许季宣的铺子恰好今日没开,百姓们暂时不会发现有几间铺子的粮食没涨价,只会在街上开张的铺子里囤粮。
有存粮的大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出意外会变本加厉,今日是涨六文,明日就是上涨十文,到后天甚至是上调二十文。
粮食买完会想方设法的从其他地方弄。
到时……
殷年雪拂开落在自己睫毛上的雪花,表情平静,让他们把吃进去的都吐出来,再倒赔。
“小侯爷,殷小侯爷!”
蒋夫人冒着雪在街上晃悠一圈,天冷路滑,好在她在溪林时什么恶劣的天气都经历过,倒也不怕摔,很快便找到自己要找的人。
看到站在雪中整个人显得更加白皙剔透的少年,心中直呼乖乖。
这孩子当真是好看得紧。
赶紧走过去。
殷年雪倒没怎么意外她会找自己,点头示意:“蒋夫人您找我有什么事?”
蒋夫人不是喜欢绕弯子的性格,压低声音直接问道:“我家老爷是这不好说那不好说的,天气都已经这么表现得这么明显,哪有不好说的,所有我才想来问问你,雪灾的事可有什么说法?”
“嗯,月余前钦天监确实查出有灾情。”
“娘哎!看来粮食铺老板说得没错,后面粮食价格还得大涨,我得赶紧去买些才行。”
说着就要告辞离开。
“蒋夫人且慢,您可否帮年雪一个忙?”
“小侯爷说便是。”
“麻烦您待会这样……”
“可以,包在我身上!”
等蒋夫人离开后,冯嘉礼默了默,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小心被弹劾。”
“无妨,被弹劾也就守几天宫门。”
对于被同僚弹劾,殷年雪看得很开,只要将事情做好,姑父也就面上罚他,私底下的假期补偿给得可不少,很划算。
蒋夫人再次来到粮食铺子前。
她很快便发现街上突然多出许多临时开放的粮食铺和燃料铺,有的铺子甚至在前不久还是卖其他东西的。
每个铺子外全都挤满人,拉过一个正要去买粮食的百姓,好奇的问道:“怎么一下子多出这么多粮食铺?都是谁开的?”
“是城中其他粮商开出的分店,说是怕大家买不到粮食,要我说哪里是怕大家买不到粮食,分明是怕自己赚不到钱,四处开放敛财的入口。”
被拉住的百姓面上气愤不已:“一斤米比寻常贵六文钱,哪有比这些商人更黑心的!”
随即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可再贵也要买啊,道路一日不化冰,粮食就不会流通,现在不买以后还不知涨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