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烦躁就忍不住胡思乱想,想像如果真的有后羿,直接把这个太阳也射了一了百了。
但是,一想到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就会陷入寒冷和黑暗,也更恐怖。
哎,她真是一个贪心而又纠结的人,什么都想要,却忘了世事难两全。
哎,实在不行再下一场雨也行,啊不行,听着旁边其他人不停咳嗽和咈咈的声音。
光听着就觉得难受。
上次淋雨她幸运一点和及时做措施才没生病。
再来一次她也不知道自己还扛不扛得住。
幸运之神还会不会眷顾自己。
毕竟这夏天的雨,又大又凉,浇在人身都让人有点发抖,前世还在新闻上还看到有夏天淋雨失温死亡的。
也太可怕了。
就这么胡思乱想到下工,他们又顺便背一捆柴火回去。
回到知青点,周兰叫住大家,“我们开个小会可以吗?”
周兰还是挺让人信服的,她们回去把东西放下,齐齐的拿上板凳去到周兰的房门口。
见人都到齐了,周兰才拍拍手让大家集中注意力。
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我也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多说什么废话。”
“我今天叫大家开会主要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下建厨房柴房和火房的事。”
“这几天我认真的想了一下,我们之所以会全部人都生病,大部分原因是我们淋雨后,连口驱寒的热水都喝不上。”
“更不说想洗个舒服的热水澡了,所以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我们建个厨房,柴火房和一个洗澡间。”
“平常不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继续在屋檐下生火做饭,等下雨的时候就可以去房子里生火做饭。”
“我们自己准备茅草,木条,竹杆这些东西,然后找村里人来帮修,这样算下来又平分下来,每个人也用不了什么钱。”
“淋几次雨生几次病的费用都不只了。”
“至于担心后面来的知青白用,到时候和他们说好,用的时候给我们一点辛苦费。”
“你们看可以吗?”
周兰话落,大家都沉默不语,低头沉思着。
最后赵园园,安漫漫和肖今禾还有吴春芳都点头赞成。
安漫漫,“我觉得可以,每次下雨的时候,柴火和火灶都被淋湿了,只能饿着肚子睡觉,也太难受了。”
“而且每次都端水到房间去洗漱,怕打湿地上,每次都只能小心又小心,还是会打湿地板,还怕有蛇,老鼠和一些小虫子跑进去。”
“如让建一个洗澡,煮饭,放柴火的地方,可能会好一点。”
赵园园和肖今禾也点头,表示同意,她们也苦这个问题久矣,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再好不过。
吴春芳早在周兰找她商量的时候她就知道了,并且表示赞成了。
见她们都同意,周兰的目光投向林莱娣她们几个人,问道,“你们呢?”
“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我们今天主要是问一下大家的想法。”
“如果你们不同意,我们几个人自己建也可以。”
周兰并不是强势的人,也从来没有仗着自己老知青的身份欺负新知青。
这种事,全凭各人需要,如果觉得自己也需要,并且有能力负担,就建,不建她也不强迫。
但是等她们建好了,哪个想占便宜,她们也不是那么好讲话就是了。
听到她的话,杨小草鼓起勇气问道,“那建这个我们每个人需要出多少钱?”
周兰想了一下,“我们自己准备好茅草,木条这些,然后多找几个人,一天就能弄好,一个人最多算五毛钱的工钱,要是我们九个人都弄每个人都不到一块钱。”
听到周兰的话,杨小草又看了看林莱娣等人,才小声道,“我也同意。”
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城,她这次生病都花了一毛多钱,如果再来几次她根本招不住。
现在生病也很难受,头晕不说,还老是流鼻涕,影响她上工,影响工分。
权衡利弊后,结合自己手上的钱,杨小草点头同意了。
见比她们穷的杨小草都同意了。
林莱娣等人也点头同意。
她们都不傻,都会权衡利弊,知道怎么选择更好。
都同意后,周兰又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我们又来安排一下接下来的事。”
“首先,割草和砍木条的事,我们不可能耽误上工,特意去砍,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下工的时候顺便带回来,准备好后,找一个赶集日请人来帮修。。”
“明天我们去罗婶子家问一下对盖房有经验的陈叔。”
“问一下我们要盖这么三间屋子要准备多少茅草和木条。”
“然后我们分下来,应该每个人也不用弄太多,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其他人听到她这么说,都点点头,同意。
然后周兰又问,“其次,我们要确认一下建在哪里。”
“你们有什么想法。”
赵园园看了看两栋房子的中间,那里挺宽的,两栋房子中间的地方大概有两三米左右的样子。
屋后沟排水也是从房子的另一边边缘排出去。
而且她们建这个屋子的重要目的就是减少淋雨。
所以赵园园说道,“要不我们建在这两栋房子中间吧。”
“这样下雨的时候,两边的人过来都不用淋雨。”
“为了方便排水,可以建成吊脚楼的样式。”
“我见大队里好多人都是这么建的。”
“正好,现在两边的屋子的地基都比中间高不少,弄个齐平的吊脚楼爽朗干净。”
她这么说,其他人想了一下觉得可行。
这样下雨的时候,两边屋子的人去那里煮饭或者洗澡什么的,都不用担心淋到雨。
商量好后,她们便一起去找大队长说明情况。
毕竟这大队里的事都归大队管,建厨房这种事肯定得支会他一声,别的不说,这样他心里也舒服一点。
大队长听后,带着罗桂花家的男人来看了一下。
然后商量了一下觉得她们的方案可以,也就点头同意了。
她们几个知青心里自己有规划,陈国安也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