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先生的觉醒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这个会飞的烤面包机不仅成了小敏的最佳训练伙伴,更成了他们反向监控母巢的窗口。
“它就像个活的信号中转站,”林默分析着数据流,“园丁通过它监视我们,我们也能通过它窥视母巢。”
沈曼歌正在教嗡嗡先生玩抛接球——用能量光束代替实体球。“所以我们现在有个双面间谍烤面包机?这比我家那台只会烤焦面包的强多了。”
小敏发明了新游戏:她透过嗡嗡先生的“眼睛”观察母巢内部,然后画出看到的景象。这些画作逐渐拼凑出母巢的详细结构图,比所有侦察数据都精确。
“看这里,”AI星尘的投影指出画中一个细节,“这条能源管道的位置与官方图纸有3.7米偏差。园丁做了隐蔽改造。”
这个发现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按原计划行动,他们会直接撞进一个高压能量节点。
“嗡嗡先生立功了!”小敏开心地拥抱装置,它发出愉快的震动回应。
但反向监控也带来新问题。有次小敏透过装置“看”到一个令人不安的场景:母巢深处,有个与她十分相似的银发少女被禁锢在能量场中。
“那是...我吗?”小敏困惑地问。
AI星尘立即比对数据:“基因匹配度99.98%。可能是园丁制造的克隆体。”
这个发现令人毛骨悚然。园丁不仅知道小敏的存在,还在复制她!
更糟的是,透过嗡嗡先生的连接,他们察觉到园丁正在尝试与小敏建立直接同步。有几次训练中,小敏突然做出陌生动作,说出听不懂的语言。
“他在试图控制她!”林默立即加强精神防护。
反击计划随即展开。他们决定利用这个连接反向操作——让园丁“同步”到他们精心准备的假数据。
第一步是构建虚假人格。AI星尘帮小敏创造了一个虚拟意识,包含伪造的记忆、情绪和反应模式。当园丁尝试连接时,接触到的是这个精心设计的假象。
“就像给电脑装虚拟机,”沈曼歌解释,“病毒只能感染虚拟系统。”
第二步是喂假数据。他们故意让小敏在训练中“突破”某些极限,实际上是在向园丁传送错误信息。有次她假装无法控制能量爆发,导致母巢那边过度强化某个区域的防护,反而造成能源分配失衡。
“园丁现在肯定很困惑,”看着监测数据,沈曼歌笑道,“他的‘完美样本’时不时会犯些愚蠢错误。”
最成功的反击是“超能力骗局”。他们让小敏假装发展出某种夸张能力——比如用意念移动物体。实际上是她用藏在袖口的微型牵引器作弊。
园丁果然上当了。监测显示母巢在大量资源研发类似的意念控制装置,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能源。
“他在抄袭我们根本不存在的技术!”林默觉得既好笑又可怕。
但反向同步最危险的部分是小敏必须偶尔让园丁“成功”控制。这样才能保持可信度,就像钓鱼要偶尔松线。
第一次尝试时,所有人都捏了把汗。园丁的控制信号传来时,小敏有几分钟完全变成另一个人:眼神空洞,动作机械,说出的话都是加密指令。
“就像身体被抢走了。”事后小敏害怕地说。
为了保护她,他们发明了“紧急唤醒程序”:一段特定的摇篮曲旋律。只要嗡嗡先生检测到异常,就会播放这段音乐唤醒小敏的真实意识。
有次测试中,园丁的控制特别强烈。紧急唤醒程序启动后,小敏虽然恢复了意识,但右手仍不受控制地继续书写加密代码。
“部分控制残留,”AI星尘警告,“需要物理中断。”
沈曼歌急中生智,往小敏手里塞了杯冰水。突然的刺激成功打断了控制连接。
从此他们多了个应急方案:随时准备冰水饮料。小敏开玩笑说这是“提神特饮”。
随着时间推移,小敏越来越擅长这种危险的“双重扮演”。她能在被控制时保持一丝自我意识,甚至偷偷观察园丁的指令内容。
“他想要我找到某个密码,”一次控制结束后她说,“但我不告诉他。”
这些零星信息拼凑起来,他们发现园丁在寻找“方舟核心”的访问权限——传说中控制整个方舟遗址的最高权限。
“如果让他得到这个...”林默脸色凝重。
反击计划升级。他们决定故意让园丁“得到”一个假的核心密码,引诱他进入陷阱区域。
这个计划需要精密配合。小敏要在被控制时“无意间”泄露密码,嗡嗡先生要确保信息传输看起来自然,AI星尘要准备好陷阱区域。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园丁识破了假密码,反而加强了安全措施。
“他比想象中聪明。”沈曼歌叹气。
第二次尝试时,他们用了更巧妙的方法:让小敏在梦中“回忆”起密码片段。园丁果然上钩,开始全力破解这个虚构的密码。
监测显示,母巢的大量计算资源被用于这个无意义的破解任务,其他项目进度明显放缓。
“我们在用假密码消耗他的资源!”这个发现让人振奋。
但最惊人的突破来自一次意外。有次园丁控制小敏时,她下意识地抵抗,却无意间反向探测到了园丁的意识。
虽然只有一瞬间,但她带回了宝贵信息:园丁的意识并不完整,他也在被某种更强大的存在影响。
“有个声音在指导他,”小敏描述,“就像星尘指导我一样。”
这个发现颠覆了所有认知。园丁可能也不是最终boss!
AI星尘分析数据后提出惊人理论:“可能是母巢本身产生了集体意识,园丁只是它的代言人。”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他们面对的敌人比想象中更可怕——不是一个疯狂的科学家,而是一个觉醒的超级生物建筑。
反向同步计划立即调整。现在他们不仅要骗过园丁,还要尝试接触母巢意识。
这个机会很快到来。有次同步时,小敏感知到另一个微弱意识信号——不同于园丁的强制控制,这个信号更古老、更温和。
“像是...妈妈的感觉。”小敏说不清那种感觉。
他们决定冒险回应这个信号。透过嗡嗡先生的中转,小敏向那个意识发送了一段和平问候——她画的那朵“漂亮花花”。
几分钟后,他们收到了回应:一段复杂的能量波动,解码后竟是艾拉博士的旧日记片段!
“母亲在通过母巢联系我们!”AI星尘激动地说。
原来艾拉博士的意识没有完全消失,她的一部分已经与母巢融合,正在暗中抵抗园丁的控制。
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强大盟友——虽然这个盟友自身难保。
反向同步变成三方博弈:他们骗园丁,帮艾拉,还要避免被母巢意识发现。
小敏成了关键纽带。她要在园丁控制时扮演乖顺样本,在艾拉联系时传递情报,还要保持自己的意识不被任何一方吞噬。
压力之大让一个孩子难以承受。有次训练后,小敏躲在角落哭泣,说“太多声音在脑子里说话”。
解决办法出人意料:嗡嗡先生开发出新功能。它能产生一种“白噪音”屏障,帮小敏隔离多余意识干扰。原理是用更强烈的震动覆盖其他信号——就像用大声唱歌盖过别人说话。
“现在它还是个会唱歌的耳塞。”沈曼歌评论道。
有了这个帮助,小敏终于能好好睡觉了。而且他们发现,睡眠中她的意识防御反而更强,园丁更难入侵。
“可能因为做梦时大脑更活跃?”林默推测。
随着潜入日期临近,反向同步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一天要进行好几次,小敏不得不学会快速切换状态。
有次她正在吃饭,突然眼神一变,用园丁的语气说:“这个营养膏配方需要调整。”然后恢复正常继续吃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我开始习惯这种惊悚了。”沈曼歌捂着心口说。
最成功的反击是在园丁的系统中埋下逻辑炸弹。他们让小敏在被控制时“无意间”引入一段错误代码,这段代码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在特定条件下触发。
触发测试那天,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监测屏。当林默发出信号后,母巢某个区域突然陷入混乱:灯光乱闪,门禁失效,甚至有几个清洁机器人开始跳华尔兹。
“病毒生效了!”沈曼歌欢呼。
这个成功大大鼓舞了士气。他们开始更大胆地行动,甚至尝试通过反向连接直接攻击园丁的系统。
但园丁很快学会了反击。有次同步时,他突然发送大量垃圾信息,差点让嗡嗡先生过载死机。幸好小敏及时切断连接。
“他在学习我们的战术。”林默严肃地说。
现在这场意识战争变得像下棋:你来我往,见招拆招。有时他们占上风,有时园丁反击成功。
有次园丁甚至试图反向控制嗡嗡先生。装置突然开始攻击林默,幸好内置保险系统及时启动,只造成轻微损伤。
“连烤面包机都不安全了。”沈曼歌一边帮林默包扎一边说。
他们给所有装备加装了更严格的隔离系统,甚至准备了手动超控装置——实在不行可以直接物理断电。
尽管风险巨大,反向同步的收益不可替代。通过这个特殊渠道,他们获得了无数宝贵情报:母巢的防御布置、园丁的计划进度、甚至还有“摇篮”的弱点。
“就像开了全图外挂。”沈曼歌很满意。
潜入前一天,他们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反向同步。小敏成功骗园丁相信他们会在东区发起主攻,实际上真正目标是西区。
当园丁开始向东区调集兵力时,基地里爆发出欢呼。
“他完全上当了!”沈曼歌抱起小敏转圈。
林默却盯着监测数据:“等等,这太顺利了。园丁真的这么容易骗吗?”
他的担忧很快得到证实。进一步分析显示,园丁确实向东区调兵——但调去的都是老弱残兵,精锐力量仍然留在西区。
“他在将计就计!”AI星尘警告,“他知道我们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场意识战争比想象中更复杂。现在他们要在第四层思考:园丁知道他们知道他知道...
最终他们决定临时改变计划,把主攻方向改回东区——因为园丁可能认为他们不会这么做。
“我头好晕。”沈曼歌揉着太阳穴。
小敏却突然说:“不用改。西区有好东西。”
她解释透过反向同步,她感知到西区有个特殊能量源,可能是园丁的秘密武器。如果直接攻击西区,正好可以破坏那个武器。
这个直觉决定成了最终方案。尽管风险巨大,但他们选择相信小敏的感知。
当晚,林默在日志中写道:“day 60:反向同步成功率73.4%。获得情报价值:无可估量。风险等级:极高。决定:继续。”
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嗡嗡先生悄悄在日志末尾加上:“备注:我会保护大家。—爱你们的嗡嗡先生”
明天,真正的行动就要开始。这场在意识层面的前哨战,只是更大风暴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