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六月。
今年整个汉中热得反常,这让马岳多次大发肝火,急切异常。
【这个鬼天气,今年汉中恐怕也要有地方出现旱灾了!】
在这个小冰河时代,没有地方可以逃离。
就算是作为天府之国的汉中,也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
【关外松锦之战还在打,关内又有李自成、张献忠给我吸引火力,现在明朝脱不开身。不能再拖了,要尽快准备入川。】
【现在九个营加一块足有九万人,派五万人过去,打个前站足够了。】
因为炎热的天气,马岳最近不断在盘算怎么攻入四川。
跟打汉中不同,汉中平定南郑可以说基本没有抵抗了。
可四川形势复杂,各个土司占据一方,就算拿下成都,也得花大力气。
马岳在这边左算右算,就是想减少伤亡,可是怎么看,这回伤亡都少不了。
“哎,找几人一起商量看吧。”
“大牛,让钱元、刘申、李强、章为几人来一趟南郑。”
“是,将军。”
大牛早就发现将军这几天脾气不好,也不敢向往常一样乱开玩笑,生怕触了霉头。
南郑,科研院。
杨盛抹了把糊住眼睛的汗,跟初见马岳不同,现在他手上多是烫伤痕迹。
旁边十二个精赤上身的汉子正在锻打钢坯,火星子溅在汗湿的脊梁上滋滋作响。
成了!
杨盛突然攥住淬火的钢条,水雾腾起瞬间,他看见钢纹里浮出细密的云纹——这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鱼肠纹,传说只有干将莫邪的血祭才能出现的异象。
学徒铁柱盯着师傅颤抖的手,忽然发现杨盛左耳少了块肉,那是三日前试炮时被飞溅的钢渣咬去的。
马岳正在批阅塘报,忽觉帐内光线一暗。
抬头看见杨盛逆光立在帐门,怀里抱着的钢条在烈日下泛着青灰色冷光。
大帅,成了。
杨盛声音沙哑如铁砂摩。
比佛郎机的铁模炮轻三成,射程多五十步。
他说的佛朗机炮是南郑城墙上拆下来的,还没等派上用场,就成了马岳的东西。
“快给我看看。”
马岳也来不及想其他的,他没想到这么快杨盛就出了成果。
岳指尖抚过钢条上的云纹,突然用力一掰。
钢条弯成满月又弹回笔直,帐内响起令人牙酸的铮鸣。
好钢。
他瞳仁里映着钢条寒光。
能造多少门?
杨盛当然明白马岳的意思,这钢天生是造炮的好材料。
现有生铁...
杨盛喉结滚动。
只够三门。
这数量太低于马岳的心理预期。
三门?
他本来是想每个营三十门的。
马岳忍不住了。
怎么才这点,三日前你说需要五百斤精铁。
是五百斤精铁。
杨盛从靴筒抽出焦黄的账册。
但南郑铁铺的秤砣被谢家人灌了铅。
他翻开某页,指着一行朱批:
实际到库只有三百七十斤,还掺了三十斤王记铁铺的废渣。
马岳都气的脸色发红,他当时抄完所有家的铁料都给科研院送过去了,也没细看。
要不是谢家已经被抄家灭族,马岳非得给他再狠狠上上大刑。
居然在我的铁里藏废渣?
谢家死的不冤。
“大牛,立刻通知郑春,让他立刻带人护住科研院所有人。”
“哎,那就只剩铁料了,杨盛,回去多多查铁料铁矿的消息。”
虽然科研院里大部分人都是系统召唤的士卒,但还是有几家汉中各地的铁匠。
现在出了成果,马岳自然第一反应是把东西保密。
到时候,入汉中,给其他人来个狠的。
郑春带着正兵护住科研院时,正撞见铁柱蹲在墙角啃冷馍。
少年吓得噎住,手里滚出个带血齿印的铁片——正是试炮时崩断的炮膛残片。
虽然马将军和杨大人之前对他们极好,可现在看到一群人过来,还是吓得腿软。
全部带走!
郑春的刀鞘敲在铁砧上,惊飞梁上筑巢的雨燕。
二十名铁匠沉默着排成列。
杨盛突然挡在亲兵面前:
郑将军,王二狗今早试火时灼了眼,得让人送药...
“杨大人放心,我已经带来了军医,回了军营,立刻安排治疗。”
作为仅在马岳一人之下的科研院,可以说里面的两位专家都是重量级人物。
郑春自然小心对待,他可不想挨批。
原科研院。
听说有了铁料的消息,马岳亲自赶了过来。
马岳举起油灯照着墙上一侧,墙上用炭笔画的矿脉图已模糊不清。
之前的精铁制成的钢材只能制造三门炮,想要多造炮,最好自然是找到铁矿。
杨盛指着条暗红色细线:
这是老矿工说的,万历年间出过陨铁。
马岳指尖按在血线尽头:
明日带三百人上山。
灯芯爆出个火花,映得他眼中血丝如矿脉纵横:
用你那些,找铁矿。
矿洞。
举着火把的人影戳戳落落不绝。
杨盛身后突然传来郑春的声音:
杨大人,听说陨铁能破邪?
郑春又不懂铁料,他自然是派来保护杨盛的。
现在在矿洞四处闲逛无聊,才找杨盛搭话。
《考工记》载,周天子用陨铁铸镇国鼎...
杨盛的罗盘针突然疯狂旋转。
这里有强磁!
“就这里,挖!”
随着杨盛一声令下,其他人立刻动手。
亲兵们镐头砸向岩壁的瞬间,整座山体突然轰鸣。
杨盛被郑春拽着后领拖出矿洞时,看见迸溅的碎石里闪着暗红色幽光。
够铸三十门炮了。
南郑城内。
报——!
八百里加急的驿马撞翻晾晒的稻谷,塘报上的血指印在青石板上拖出尺长红痕。
马岳瞥见项城屠三字,手中盛满冰镇酸梅汤的陶碗咔嗒作响,项城民众此刻怕都已成了塘报里的损民十万计。
【机会来了,新炮也快出来了,不能拖了,这是夺四川的好机会。】
“大牛,立刻派人传钱元、刘申、李强、章为、郑春几人来见。”
几人接到马岳传唤,在昨天终于在南郑全部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