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轧钢厂的晋升名单一公布,公告栏前就围满了人,易中海、贾东旭和刘海中也挤在里面,四处搜寻自己的名字。
七级钳工报考的人少,晋级的更是寥寥无几。
很快,就有工友指着名单喊出了“易中海”的名字。
他真的考上七级钳工了!
周围瞬间响起一片恭贺声:
“老易,厉害啊!七级工!”
“全厂也就二十来个七级钳工吧?你这可是顶尖水平了!”
易中海听着这些话,脸上满是得意,享受着众人的羡慕目光。
站在旁边的贾东旭也跟着自豪起来。
那可是自己的师傅!
七级工在厂里就是稀罕物,要是以后师傅再升八级工,每月能拿一百多块,自己在车间里岂不是能横着走?
他越想越激动,看向易中海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热切。
比起贾东旭的外露,易中海要谦虚得多。
在厂里他得顾着面子,毕竟在院里一直营造“尊敬老人、团结友爱”的形象,在厂里也得维持“技术高超的老好人”人设,不然以后怎么在四合院立足。
他笑着跟工友们客气:“都是运气,还得多向大伙学习。”
另一边,刘海中也在六级锻工的名单里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听着身边四五级锻工的徒弟们围着他恭维:
“师傅您太厉害了!”
“跟着您准没错!”
他也忍不住得意起来。
心里更是暗戳戳较劲:
易中海就算是七级钳工又怎样?
教的徒弟没一个一个拿得出手的!
反观自己,徒弟一大堆,三级、四级、五级的都有,每年逢年过节,上门送礼的徒弟能把门槛踏破。
再想想易中海,平时连个上门走动的人都没有,刘海中就忍不住在心里哼了一声。
论教徒弟、攒人脉,还是自己厉害!
这时候陈大力也走到公告栏前,周围不少工友一眼就认出了他,纷纷围上来:
“大力,行啊!直接从实习工升到二级工,这可是跳级了!”
“有啥诀窍没?给咱说说,我这一级工正想考二级呢!”
连几个还在实习的年轻人也凑过来,眼神满是期待。
陈大力笑着摆手,没说太多虚话:“哪有啥诀窍?就是跟着师傅多练手艺,图纸啃透,车间里的活别偷懒,遇到问题多问。上次考核前,我还对着零件琢磨了好几天呢。”
这话听着实在,工友们也觉得在理。
技术活本就靠实打实的练习,没什么捷径。
有人立马说:“还是你肯下功夫!以后得多向你请教!”
陈大力正和同龄工友们热热闹闹分享经验,站在易中海身边的贾东旭却忍不住憋了口气,小声嘟囔:“不就是个二级工吗?有啥了不起的!”
这话没藏住,被旁边的工友听了去。
有人立马认出他:“这不是易师傅的徒弟贾东旭吗?来厂里三四年了,还是一级工吧?”
“听说你跟陈大力住一个院?易师傅可是七级工,怎么你这徒弟……”
这话一出,周围人都小声议论起来,看向易中海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怀疑。
按理说七级工教徒弟,就算出不了七级,三级、四级总该有吧?
可易中海门下,好像就没出过太拔尖的徒弟。
这些话像针一样扎进贾东旭耳朵里,他脸涨得通红,心里更不是滋味。
本来就不服陈大力,昨天家里还输给人家150块,现在连工友都拿他俩对比,怎么处处都显得自己不如陈大力?
他攥紧拳头,却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只能硬生生憋着气。
众人的议论很快从鄙视贾东旭,变成了质疑易中海的教徒水平。
易中海听着,脸色也沉了几分,赶紧朝贾东旭呵斥:“东旭,还愣在这干嘛?还不快回车间苦练技术!”
贾东旭本就受不了这满是质疑的氛围,立马借着台阶转身走了。
易中海又转向周围的工友,笑着打圆场:“各位别误会,东旭最近跟陈大力闹了点小别扭,才口不择言。要是大伙以后在技术上有不清楚的地方,随时来找我探讨,咱们互相学习。”
这话一出,周围人立马不议论了。
七级工可是厂里的技术权威,能得到他的指点,说不定就能涨工资、升工级,犯不着为了贾东旭得罪他。
再说,易中海作为七级钳工的威望摆在那,这点面子大家还是要给的,议论声很快就平息下去。
回到车间,贾东旭就凑到易中海身边告状:“师傅,陈大力最近太嘚瑟了!不就升个二级工吗?在院里都快不把您放在眼里了,我看他就是飘了!”
顿了顿,他又撺掇道:
“您看啊,他现在是二级工,师傅也就四级,哪有您这七级钳工厉害?
您不如跟车间主任提提,让陈大力拜到您门下!
咱们都是一个院的,您这也是提携晚辈,主任肯定给您面子。
再说,他陈大力敢不答应吗?
您可是厂里的七级工!”
易中海听着,心里也动了。
上次找钳工车间的郭主任,想把实习的陈大力转到自己名下,被郭主任驳回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刚升了七级钳工,面子和分量都比以前重;
而且“提携同院晚辈”这个由头也说得过去,既显得自己大度,还能把陈大力拉到自己这边,以后养老也多份保障。
这么一想,他觉得这事儿确实值得再试试。
易中海越想越觉得得试试。
院里绝不能留陈大力这种不听自己招呼的刺头,要是能让他拜在自己名下,借“尊师重道”的规矩约束他,他还敢忤逆?
到时候不管在厂里还是院里,陈大力只要敢不听话,就是“不尊师”,名声一坏,连结婚都难。
想通这点,他果断放下手里的工具,直奔办公室找郭主任。
郭大撇子见新晋七级钳工找上门,先笑着恭喜:“老易,恭喜啊!七级工,咱们车间又添个硬茬!”
接着才问,“找我有事?”
易中海先跟郭主任寒暄了几句,才转入正题:“郭主任,我这刚升了七级工,手头那几个徒弟进步慢,想着再收个聪明伶俐的,好好带带,也为厂里多培养个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