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学大赛 “病例实操” 的场子,越往后越像闷葫芦 —— 前三轮选手上场时,台下观众还凑着脑袋看,到第四轮没人吱声了,连评委席上李教授的咖啡都凉了半杯。倒不是选手菜,是这 “产后抑郁” 的模拟病例太 “扎手”:第一个选手拿着药理手册念,被患者一句 “你没生过娃,懂个啥” 噎得说不出话;第二个上来就开检查单,患者直接把笔推到地上,哭着说 “我不是机器,别给我列清单”。
直到林辰拎着个帆布包走进诊室,门 “吱呀” 一声,先飘进来点淡淡的桂圆香 —— 不是药味,是像家里厨房煮糖水的味儿。诊室里的陈姐正对着窗棂发呆,怀里抱着个绣了一半的宝宝肚兜,针脚歪歪扭扭,手指上还缠着创可贴,见林辰进来,眼皮都没抬:“又来一个说‘抗抑郁’的?我跟你说,那些药吃了跟嚼蜡似的,我连给宝宝换尿布都觉得累,你要是也说‘加油’‘会好的’,就别费口舌了。”
林辰没急着掏病历本,反而蹲下来瞅了瞅她怀里的肚兜:“这小老虎绣得真精神!就是虎尾巴好像歪了点 —— 我妈给我闺女绣肚兜时,把老虎眼睛绣成了绿豆大,我爸还说‘这虎崽接地气’。”
陈姐的手指动了动,创可贴蹭到肚兜上:“我妈说我连个肚兜都绣不好,还当妈……” 声音越来越小,眼泪滴在肚兜的老虎头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林辰没劝 “别哭”,反而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陶瓷小锅 —— 不是医疗器械,是他奶奶用了十几年的熬药锅,锅底还沾着点桂圆壳:“我太爷爷以前给产后的婶子们疏郁,不用啥玄乎的祝由术,就拿个家常锅煮点糖水,边煮边听她们唠委屈,说‘人心跟锅一样,闷久了就会糊,得时不时掀开盖子透透气’。”
陈姐终于抬了抬头,眼睛里的红血丝还没消,但多了点光:“真…… 真有用?我夜里总醒,一醒就想宝宝会不会冻着,越想越睡不着……”
“试试就知道,又不是药,就是糖水。” 林辰把小锅放在桌上,掀开盖子,桂圆和红枣的甜香一下子漫开来 —— 这是按《千金翼方》里的产后调理方煮的,他特意减了生姜的量,加了颗金丝小枣,“孙思邈写这方子时说‘产后虚,宜温不宜燥’,我奶奶煮的时候总加一句‘宜软不宜硬’,就是说跟人说话得软和点,别跟审犯人似的。”
他边说边拉过陈姐的手,没摸脉,就轻轻揉着她手腕内侧的内关穴 —— 祝由术里说这穴能 “宁心”,林辰揉得很轻,像挠痒痒似的:“咱别扯那些‘焦虑’‘抑郁’的词儿,就说现在 —— 你闻这糖水香,像不像你妈煮的?我小时候偷喝这个,被我奶奶追着打,说‘这是给坐月子的婶子喝的,你个小屁孩凑啥热闹’。”
陈姐 “噗嗤” 笑了一声,眼泪还挂在脸上,嘴角却翘了起来:“我妈煮糖水总放太多糖,我爸说她‘想把甜都塞给我’……”
“那咱也多放颗糖。” 林辰从包里摸出颗水果糖,剥了纸放进小锅里,“你尝尝,要是觉得甜了,下次就少放一颗 —— 治病跟做饭一样,哪有固定的量?得按自己的口味调。”
陈姐端着小锅,吹了吹,喝了一口,眼睛亮得像星星:“不苦!跟我妈煮的真像……” 没等喝完,她掏出手机,翻出宝宝的视频 —— 视频里的宝宝裹着小被子,蹬着腿笑,陈姐的声音软下来:“你看他,昨天还会抓我手指了,我之前总怕自己带不好他……”
诊室的门没关,这话正好飘到评委席。张主任手里的笔停了,跟李教授对视一眼,眼里都带着惊喜 —— 前面选手讲了半天 “5 - 羟色胺”“情绪评分”,不如林辰这一碗糖水、几句家常管用。台下的观众也凑过来,有人小声说:“这才叫治病嘛,不是冷冰冰的术语,是暖乎乎的人心。”
等林辰出来的时候,助理拿着评分表跑过来,声音都有点抖:“陈姐情绪评分从 9 分降到 2 分,说今晚就想按方子煮糖水喝,还主动问怎么给宝宝做辅食 —— 评委说这是本轮‘最具人文关怀’的案例,直接加了 10 分!”
林辰摸了摸兜里奶奶给的小锅铲 —— 那是奶奶特意让他带来的,说 “煮方子得用家里的铲,才有烟火气”。他突然想起赛前奶奶说的:“祝由术不是画符念咒,是让人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古方也不是死条文,是让人喝出家里的味儿 —— 医道再高,不如人心暖。”
后来陈姐给林辰发了张照片:宝宝躺在摇篮里,旁边放着那碗糖水,陈姐坐在旁边绣肚兜,这次的虎尾巴绣得整整齐齐,照片下面写着:“按你说的,煮糖水时跟宝宝唠唠,他好像真能听懂,夜里睡得可香了。”
林辰把照片给评委看的时候,李教授笑着说:“你这案例啊,比任何药理报告都管用 —— 医学的尽头不是技术,是让人觉得‘我被在乎’,是让一个妈妈重新笑起来,愿意给宝宝绣肚兜,这才是真的‘治病’。”
那天的夕阳透过竞赛场馆的窗户,洒在林辰的帆布包上,包里的小锅还带着桂圆的甜香。他突然觉得,竞赛的金奖再耀眼,也不如陈姐照片里的笑容暖 —— 毕竟,再好的方子,再厉害的医术,都不如一句 “咱唠唠家常”,不如一碗带着家味的糖水,能融化心里的冰。这一章延续了竞赛实操的紧张场景,通过 “前几轮选手碰壁” 铺垫陈姐的抵触情绪,用 “小锅糖水”“家常唠嗑” 让祝由术和古方变得接地气 —— 把患者情绪比作 “闷久了会糊的锅”,用 “奶奶煮方被追打” 的小梗添了幽默感,还靠 “肚兜绣错”“宝宝视频” 这些细节让情节更真实。
你看要不要调整陈姐的性格细节?比如加个 “她总反复摸宝宝的小袜子,说‘买大了,怕宝宝穿不上’” 的小动作,更显她的焦虑;或者给林辰加句 “我这小锅可是‘传家宝’,煮坏了我奶奶得骂我” 的自嘲,再添点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