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落座之后,扫了一眼臣子,最后才把目光落在几个儿子中。
除了二皇子淮王之外,剩下的几个儿子都在了。
“这么晚把你们都叫过来,是商量立太子之事,朕听说近来,好些大臣都上了折子,要立晋王为太子。”
皇上才结束,立即有大臣站了出来。
“陛下,晋王雄才大略,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陛下,徐大人所言极是,晋王仁孝敦厚,事亲至孝、体恤群臣,具仁君之基。”
“在陛下病重,晋王监国之期,其深谙政务、处事沉稳,彰显了治国之才。”
这时候沈侍郎也站了出来,“陛下,王御史所言,也是臣等的想法,如今朝野归心、德望日隆,立晋王为储,必能安定社稷、抚慰民心。”
沈侍郎说完之后,顿时有更多的臣子站了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
好些大臣纷纷站了出来,这都是晋王最近拉拢的结果。
从前一些中立的臣子,也出列了,他们不清楚皇上的身体状况,觉得立下太子,的确能稳固朝堂。
于是,有几个老臣也站了出来,“陛下,立下太子,以安梁国民心呀!”
皇上深吸一口气,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若不是川儿的身份不好搞到明面上,他也不会这么为难,早就力排众议让他当太子了。
皇上沉着脸,看了一眼晋王,“晋王,你觉得你可为太子?”
晋王的心里一直都非常欢喜的,朝中有一多半的大臣都是支持他的。
他很想承认,但一向谦虚的他,还是推辞了一下,“诸位大人谬赞,儿臣实不敢当!”
“儿臣自思才疏学浅,于治国之道仅略知皮毛,且性情尚有浮躁之处,恐难当储君重任,累及社稷民生。”
他看了一眼其他的几个兄弟,一下就把老四瑞王给排除了,两人有仇,推举他,他要是应承下来怎么办。
要找一个最安全的。
他的目光停在五皇子和六皇子之间,觉得还是老五更合适一点,最没有威胁,可以拿出来对比。
“反观五弟,仁孝敦厚,此等重任,理当由五弟承担。”
朝中大臣:“.......”
他们真是有点无语了。
都这个时候了,你谦虚什么呀。
沈侍郎有点着急,王爷难道不知道,皇上本来就没想立他为太子嘛,要是皇上直接拒绝了怎么办。
果然,沈侍郎就听到了最不想听的话。
皇上勾起嘴角,“既然晋王也自认不配当太子,那众爱卿就再选一个吧!”
众位大臣:“????”
这父子俩在玩什么?
晋王:“........”
晋王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他就是谦虚一下呀!
“父皇?”
皇上戏谑的看着晋王,“既然晋王推举了齐王。”他的视线看向齐王,问道:“齐王,你自认可为太子?”
齐王立即跪了下去,“父皇,儿子不敢。”
他一直都是皇子中,最老实的那一个。
朝中没有支持者,没有母族,妻族选上他,也是因为他没有野心。
他知道,单凭一个伯爵府,完全无法支持他当皇上。
他要是敢应承下来,一定会被晋王恨死。
“是不敢,还是不配?”
皇上对存在感很低的齐王,没有什么仁慈之心。
齐王急忙道:“父皇,儿臣深知自身尚有诸多不足,恐难承天命、安朝野。”
“儿臣只想一心为父皇尽孝,至于太子之位,儿臣绝无半分非分之想。”
皇上满意了,“嗯,朕知道,你一直都是个孝顺孩子,起来吧!”
齐王慢慢的站了起来,然后退到了一边。
朝中的大臣现在也很迷惑,现在看来,就剩下六皇子和瑞王了。
难道皇上是看上了四皇子瑞王。
这时候,从前支持瑞王的臣子,则是站了出来。
他们还不知道瑞王和太子妃私通的事,于是有人站了出来,“陛下,四皇子恭谨谦和、品行端方,且又宅心仁厚,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瑞王的几个铁杆,这时候站了出来,开始出来给四皇子说好话。
四皇子狠狠地瞪了一眼举荐他的臣子,“父皇,儿子才疏学浅,当不了太子!”
四皇子现在就想苟着,他都不知道,为什么选太子,还把他叫出来。
皇上听到品行端方四个字的时候,在心里哼了哼,“瑞王的品行,不足以当太子。”
众位大臣:“.......”
他们面面相觑,老三、老四、老五都不成,难道是想选老六。
孟太傅这时候站了出来,“陛下,六皇子虽然年幼,也未上朝入仕,但人品上佳,且又勤敏好学,多家培养之后,可为储君人选。”
孟太傅这话一出口,其他从前中立的人,也站了出来,“陛下,孟太傅所言极是。”
皇上:“.......”
皇上瞪了一眼多管闲事的孟太傅,嫌弃他这时候出来凑热闹。
六皇子心里美的冒泡,他没想到孟太傅竟然支持自己。
谁都知道孟太傅是父皇的近臣,难道这是父皇授意的。
六皇子想想就很开心。
六皇子站直了身体,目光灼灼的看着皇上,就等着他问话。
皇上果然问道:“六皇子,你觉得你比几个哥哥们优秀吗?”
“你可能为我朝太子?”
六皇子站直了身体,他恭敬道:“父皇,儿子和哥哥们都是父皇的儿子,当然都不差的,虽然儿子还没有入朝,但儿子相信我会做好的。”
“至于能否当好太子,儿子想说,儿子愿意学习。”
六皇子可不敢自谦了,就怕步上晋王的后尘。
晋王死死的盯着六皇子,老六果然有贼心,从前的乖顺都是装的。
皇上也深深的看了一眼六皇子,这个小的,确实是藏得很深。
从前看他瞎蹦跶,还以为他是墙头草,原来,都是为了他自己谋划。
想来,当初算计老三的人,是这个小的,给老四出的主意了。
把老四耍的团团转,又撺掇了老三今日来提立太子之位,心思确实深呀。
若是没有川儿,老六的确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了。
可,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