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守夜人”的隔空对话,如同一盆冰水,浇醒了因全球性成功而可能产生的一丝自满。方明深知,在那些能够跨越纪元、视文明为棋子的存在面前,明珠集团看似庞大的商业帝国,依然脆弱。对方所谓的“暂缓”,不过是更耐心、更危险的观察。
“我们赢得了时间,但并未赢得安全。”方明在仅有寥寥数人参与的绝密会议上,开门见山,“‘守夜人’的存在,意味着我们过去所熟知的世界规则,只是冰山一角。从现在起,明珠集团必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外松内紧,深耕奠基,放眼未来’。”
战略调整:收敛锋芒,强化根基
公开层面上,明珠集团放缓了激进的全球扩张步伐。方明对外宣称,将进入一个“深度运营和价值挖掘”的阶段,重点优化已布局的全球网络,专注于提升现有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社区影响力。他不再频繁出现在国际头条,变得低调而务实。
但私下里,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集团内部展开:
1. 技术护城河计划: 所有核心技术的研发,被分割成无数个互不关联的“黑箱”模块,由不同的、高度忠诚的匿名团队在不同地点进行。核心数据采用基于量子加密原理(由系统提供超越时代的理论指导)的全新算法进行保护,并实行物理隔离。确保即使部分被渗透,整体技术体系也不会崩塌。
2. 人才“火种”计划: 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方明筛选并组建了一支由各领域顶尖科学家、工程师、战略家组成的“未来小组”。他们暂时脱离日常业务,专注于研究“守夜人”可能代表的科技层级,以及【文明商业融合引擎】所提供的那些晦涩难懂的未来科技蓝图。
3. 资源多元化与隐蔽储备: 集团开始通过复杂的离岸结构和代理人,在全球范围内,低调地收购或投资那些看似与主业无关,但涉及关键矿产资源、能源技术、生物科技以及偏远土地(尤其是地质稳定、人迹罕至的区域)的项目。这是在为应对最极端情况,准备“避难所”和“重启资源”。
4. “文明引擎”的深度挖掘: 方明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文明商业融合引擎】的研究上。他发现,随着地球商业网络的基本完善,引擎开始显示出一些新的功能倾向——它不再仅仅提供商业融合的指引,而是开始隐约指向一些关于 “行星级文明能量汇聚”、“科技奇点临界预测” 等更为宏观和抽象的概念。其中一个不断闪烁的、名为 “星海前哨” 的灰色项目图标,引起了他极大的关注。
“星海前哨”的启示
方明集中精神力,尝试与这个灰色图标进行交互。庞大的信息流涌入脑海,并非具体的科技图纸,而是一种 “必要性” 的强烈启示:
· 警示: 地球处于“观测区”,过度、无序的能量汇聚(如突然出现的超规格科技)极易引致“监管性抹除”。
· 路径: 于“边缘地带”建立“低观测度前哨”,作为技术试验、文明备份与未来接触的缓冲。
· 建议坐标: (引擎提供了一组复杂的、基于宇宙背景辐射和引力透镜效应的动态坐标,指向远离太阳系中心、处于柯伊伯带外侧的某个虚无之地)。
· 初始技术包预览: 【小型模块化生态维持系统】、【高效质量驱动引擎(初级)】、【星际隐蔽通讯协议(基础)】。
方明震撼了。这已完全超出了商业的范畴,指向了星际殖民与文明的存续!引擎在引导他,为可能到来的、与“守夜人”或其他未知存在的冲突,准备一条退路,一个跳板。
这需要难以想象的资源,并且必须绝对保密。
“方舟计划”启动
方明做出了决定。他在“未来小组”内,启动了代号为 “方舟” 的绝密计划。目标: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利用明珠集团分散在全球的资源和隐秘的资金流,开始筹备建设一个能够进行星际航行的“前哨站”。
这绝非易事。他们需要解决材料、能源、推进力、生命维持等一系列天方夜谭般的问题。幸而有【文明商业融合引擎】提供的理论指引和方向,让他们不至于完全盲目。
进程缓慢得令人绝望,且消耗着海量的资金。方明不得不更加精细地运营着地球上的商业帝国,以确保有足够的利润能够悄无声息地支撑这个吞噬资源的无底洞。
时间一年年过去。
地球上,明珠集团依旧是那个受人尊敬的商业巨头,只是愈发沉稳和内敛。
而在公众视线之外,在无数匿名实验室和偏远据点里,人类迈向星海的、微不足道却又至关重要的一步,正在方明的带领下,艰难而坚定地迈出。
方明知道,他或许终生都无法看到“星海前哨”建成的那一天。
但他更知道,这是为人类文明,在“守夜人”的阴影下,买下的一份可能关乎存亡的“保险”。
帝国的未来,早已不在地球这方小小的棋盘。
真正的征程,是那片无垠的、黑暗而又充满希望的星海。
而这一切,都始于此刻的蛰伏与奠基。
星海的序章,已然在寂静中,翻开了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