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之心”。
这个神秘的词汇成了基地内部最优先的解密对象。阿南调动了所有可用的计算资源,试图从“播种者”遗产、人类神话传说、历史遗迹、甚至是全球地质结构和能量场分布中寻找线索。林晚星则尝试通过逆蝶网络,去感知地球上是否存在某种特殊的、符合“破碎”与“心”这种矛盾意象的灵韵源头。
进展缓慢。这个词太过抽象,可能性如同繁星。
与此同时,李哲领导的全球清剿行动捷报频传。凭借着西伯利亚据点获取的情报和不断加强的监测网络,他们成功定位并摧毁了位于撒哈拉沙漠深处(对应“荒漠之灼”)、以及格陵兰岛冰盖之下(对应另一种“极寒”变体)的两个“万华镜”据点。行动干净利落,未给“方舟”反应时间,也成功截获了部分特质样本和研究数据。
然而,连续的损失似乎迫使“方舟”改变了策略。他们变得更加隐秘,行动更加分散,据点之间的通讯也采用了更高级别的加密和物理隔绝。剩余的据点位置一时难以锁定。
“他们像受惊的老鼠,藏得更深了。”李哲在汇报中带着一丝 frustration(挫败感),“但我们推断,他们收集特质的进程肯定受到了影响,甚至可能中断。”
这个判断很快得到了佐证。
在格陵兰岛据点被摧毁后的第七十二小时,星门方向再次出现了异常反应。但这一次,并非短暂的扫描或能量峰值,而是一种持续的、低沉的“嗡鸣”,通过间层传递过来,仿佛某种巨大的机械在不满地低吼。那猩红的光点明暗不定,频率紊乱,透露出一种显而易见的……焦躁。
“它在催促,或者说……在表达不满。”阿南分析着监测数据,“‘方舟’未能按时‘上贡’,打乱了它的计划。这印证了我们的猜测,特质对它至关重要。”
“但也可能迫使它采取更极端的行动。”鹰眼提醒道,目光锐利,“狗急跳墙,困兽犹斗。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压力重新回到破解“破碎之心”上。时间似乎不多了。
转机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方面。
林晚星在进行日常的网络共鸣训练时,无意间将意识沉入了逆蝶网络记录下的、关于陈静工程师的残留意念深处。她并非刻意寻找,只是想从那位先驱者留下的频率中获得一丝宁静与指引。
就在她的意识频率与陈静残留的某种悲伤、决绝而又充满希望的波动高度契合的瞬间,一段被加密隐藏、更深层的信息,仿佛被钥匙打开了一般,缓缓流淌出来。
那不是文字,也不是图像,而是一段强烈的、混合着巨大悲痛与坚定抉择的“情感烙印”:
…巨大的环形结构(星门?)在眼前崩溃、碎裂……无数的光点逸散……一个温柔而强大的意识(“播种者”?)在哀伤中低语:“…核心已碎…钥匙流散…守护之责…托付后来者…”……紧接着是陈静自身撕心裂肺的呐喊:“不!一定有办法挽回!”……最后的画面,定格在一颗悬浮于虚无中的、布满了裂痕、却依旧微弱跳动的……水晶般的心脏……
这段信息如同闪电般划过林晚星的意识,她猛地睁开眼睛,脸色苍白却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我看到了!破碎之心!”她几乎是用尽力气对守在一旁的阿南说道,“不是比喻!是一颗真正的心脏!一颗……属于‘播种者’,或者与星门同源,但在古老过去已经破碎的……核心!”
阿南立刻反应过来:“‘真正的钥匙藏于破碎之心’……难道是说,能够对抗甚至关闭星门的‘钥匙’,就藏在那颗破碎的心脏里?而陈工,他当年接触到的,不仅仅是星门坐标,还有关于这颗‘破碎之心’的信息?!”
这个发现石破天惊!它直接将线索从抽象拉回到了具体!
“信息里有提到‘核心已碎…钥匙流散’,”林晚星回忆着那烙印的感觉,“那颗心脏破碎了,钥匙可能分散成了碎片?陈工指引我们去的‘归档接口’,可能不只是为了星门知识,更是为了寻找‘心脏碎片’或者‘钥匙碎片’的线索!”
他们立刻重新审视从“归档接口”获得的所有信息,尤其是那份《已知联结路径图(部分)》和模糊的星图片段。之前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星门上,现在,他们开始寻找图中可能标示的、与“心脏”或“核心”相关的、非星门的特殊节点。
同时,阿南也开始在“播种者”基础知识库中,搜索任何关于“核心”、“心脏”、“源头”以及“破碎”相关的记载。
希望的火花再次燃起,但伴随着更深的疑问:这颗“破碎之心”现在何处?它因何而碎?钥匙碎片又散落何方?找到它们,真的能阻止“囚徒”睁眼吗?
而星门那焦躁的嗡鸣,仿佛也在预示着,留给他们的时间,正在加速流逝。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