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二年12月20日凌晨,刘智挥手送别铁甲船,它俩要返回临海镇。
用一条长长的布条把丫妹固定在身后,刘智笑看着手忙脚乱的典韦和潘峰。一样长的布条在典韦手里不够用了,他在骂婆姨的肚子太大,两人之间的缝隙漏风。
在马背上,被婆姨的肚子顶得昂首挺胸的典韦,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他的脸上,呵出一口热气:“真是他娘的刺激!”
刘智往前一挥手,乌骓马心领神会,撒腿就跑,众人紧随其后,只有典韦昂首挺胸地落在最后。
众马奔腾,马蹄扬起雪块无数,纷纷落在典韦的脸上。路过的村子都是死亡一般的寂静,雪地上没有行人的足迹,不知老百姓活着还是死亡了。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即便是活着,在太平教势力活跃的地区,刘智很难想象他们活成了什么样子。终于,刘智听到了哭声,不由得心头一凉。两个黄头巾抬着一个死人出门,匆忙走向不远处的一个房子,死者下垂的手臂,苍白如雪,瘦削如骨。
没有停留,继续前行,刘智的身后沉默无声,谁都知道死者被抬去了哪里。
东光城,城门大开,没有一个守卒,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落在最后的典韦和婆姨,肥胖可人;路人在狂吞口水,眼神像是佐料,洒在他俩的身上。
刘智带队来到一个饭馆,饿得精瘦的掌柜眼神躲闪。
“你这里有好酒好菜吗?”
“俺这里有酒有肉!”
“不要肉,只要萝卜大白菜!”
“没有蔬菜,俺这里只有肉!”
“借你的炉灶用一下,有没有未使用的新锅?”
“有的,你们要干什么?”
“借你的新锅炖糊糊,给你5个酒糟饼作为补偿!”
掌柜听后狂喜,赶紧拿出两只新锅,帮忙烧火炖糊糊。
丫妹疑问:“老公,为何不吃肉?为何非得用新锅?”
刘智附耳回答:“他这里只有人肉,新锅没有炖过人肉!”
丫妹听后脸都白了,浑身颤抖个不停。
干饼腊肉糊糊很香,刘智取了5个酒糟饼递给掌柜之后,挥手下令:“赶紧吃糊糊,吃了糊糊赶紧走!”
典韦还在解带子呢,校长已经带上众人直奔西门,于是,慌忙地催马跟上。
埋伏在饭馆周围的人群,迅速冲进饭馆,争抢校长等人丢弃不要的一次性纸碗,抢到纸碗的人,努力伸出舌头使劲舔;更多的人群冲进厨堂,争舔新锅上残留的糊糊。
一路上,不见人烟,傍晚时分,天昏地暗,刘智带队进入一个破败的庄园,从正房里传来哭问:“一粒粮食都没有了,你们还要干什么?”
刘智大声地回话:“俺们只想借宿一晚,给你20个酒糟饼作为报酬!”
房门大开,一个年轻人狂奔而出,跪在雪地上,双手紧抱校长的大腿,痛哭不已。
晚餐又是干饼腊肉糊糊,炖了6锅都不够。年轻人,2个婆姨,2儿1女,2个学生,不知饿了多少天,像是饿死鬼投胎,一家人干了一锅。姗姗来迟的典韦和婆姨,终于吃上热乎饭了,两人干了一锅。
年轻人在校长面前长跪不起,拒绝了20个酒糟饼,只要求一家人和2个学生跟随校长前往清平世界。丫妹眼含泪花,使劲地掐老公的胳膊,刘智长叹一声之后,点头同意了。
此地为观津城附近,校长很是懊恼,竟然带着队伍跑偏了。年轻人自告奋勇、愿意带路前往元氏。
把农庄里能拆的好料都拆了,在校长的指导下,典韦和潘峰等30几人连夜赶制三辆马拉雪橇。由于下雪、风大,雪橇上得有封闭型的棚子,经过小半夜的努力,终于大功告成了。
第二天凌晨,年轻人毫不犹豫地点火烧房,烟火飘摇,一切已经成为过去。赶着第一辆马拉雪橇,棚子里是他的家人,年轻人在前面带路,神色坚定,直奔元氏。
校长赶着第二辆马拉雪橇,紧随其后,棚子里是1个战士和2个年轻人的学生。
典韦赶着第三辆马拉雪橇,棚子里是丫妹和他的胖婆姨,没想到马拉雪橇挺好使,轻松又愉快,啷个哩个啷,爽!
午后,路过元氏城而不入,校长大声地告诉众人:“从城里传来了哭喊声和喊杀声,咱们不凑这个热闹。”
从元氏往西,进入山道,越往西山道越陡峭;傍晚,校长带队来到井陉关,清平人民军第六旅的守卒马上开关迎接。
喝着热乎乎的小米粥,吃着烤羊肉,全都是满脸陶醉的样子:“香,太香了!”
年轻人主动上前告诉校长:“俺是乐隐乐归田,两个学生是牵招和史路,十分感谢校长的收留和关照!”
谁?天啊……刘智听后狂喜,半路捡来三个人才,缘分呐!
清平二年12月23日中午,在上艾城回香居干了一顿火锅之后,刘智带队直奔晋阳城。可是,在冬季,在冰雪山道上,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过了上艾城,全是下坡路,于是,校长下令:全部下马行走,小心路滑。
典韦的胖婆姨,走路不小心,滑倒在地,贴地往下“飞行”了很远。于是,有样学样,人、马和雪橇都是往下滑行,有人哇哇惊叫,有人哈哈大笑,有人撞在一起,有人掉进坑里,一路上搞笑不断。
傍晚,雪停了;入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校长带着衣衫不整的队伍进入榆次城。经过打听,典韦和潘峰确定这里的回香居是校长婆姨刘颖的产业,于是,吃狗大户的机会又来了。
众人在回香居大吃大喝到半夜,结账的时候,校长苦着脸在账单上签了字,好家伙,一顿晚饭干了6万多!
清平二年12月24日中午,校长、丫妹带着乐隐一家人和2个学生,回到了清平皇宫。
皇宫里一下子“炸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