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滨城到京城的火车,不晚点的话大概需要二十四五个小时。
这样算算,差不多要在火车上待到第二天中午。
骆尧下午睡了一大觉,熄灯后却是怎么都没了睡意。
对面女人时不时出去一趟,想来应是在这趟列车上还有其他同伴。
直到半夜三点多钟,骆尧刚觉有些困意,迷迷糊糊只听一声惊呼,紧接着楼道里响起急促脚步声以及女人带着哭腔叫喊声,
“大夫,有没有大夫?快来救救我父亲,谁来救救他!”
骆尧刚培养起来的睡意瞬间消散殆尽,下意识朝对面看去。
果然,对面床铺上不见女人身影,而那声音没听错的话,应该就是那女人的。
骆尧一个翻身从铺位上下来,开门走出去。
隔壁车厢门开着,门外荷枪实弹守着四名警卫,一个个眉头紧蹙,表情凝重。
“我懂些医术,或许能帮上忙。”骆尧走上前,自我介绍道。
其中一名警卫在她身上扫视一眼,又朝里面看了眼,“介绍信给我看下。”
骆尧借着衣兜从空间取出,交到对方手上。
待看到上面“骆云飞首长”以及“医治”等字眼,警卫下意识对她敬了个军礼,“您快请,慕老就拜托您了!”
车厢内,一位带眼镜中年男人满脸焦急捋着老人胸口,老人面色青紫,大口喘着气,银发鬓角湿哒哒溢着汗水。
“爸,您快醒醒!您可别吓我们呀,我们马上就能回京了,母亲还在家等着您,这一天她老人家等了十年,盼了十年!您老可不能就这么走了呐!”
“让一让!”骆尧快步上前,不由分说将男人拽向一旁,手指按上老人脉搏。
男人被骆尧一把扯在地上,几乎都没来得及反应,就见岳丈胸口已经被扯开,伴随着几道针光闪过,六七根银针已然竖立在岳丈胸前。
“你……你是谁?你这又是……”
男人反应过来,话还没问出口,就见铺位上老人大舒一口气,面色也肉眼可见恢复正常。
男人扶了扶眼镜,快速从地上站起,上前查看老人情况,“爸,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老人轻轻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看起来还有些虚弱。
“他这是心肌梗死导致的呼吸困难,看病人这样子应该不是第一次发病了,你们身上就没备着药吗?”
骆尧摇头,就老爷子刚刚那情况,她若是再晚一分钟出手,怕是都难再救回来。
“药一直都是备着的,上火车前我还特别检查了的,谁知刚刚一时着急竟怎么都找不到了。”
男人一脸愧色,反应过来是骆尧救了老爷子,又赶忙致谢。
这时,女人和一名警卫带着列车长和医生急急赶过来。
“书舒,爸没事了!他没事了!”
男人两步迎上前,将女人揽在身前,“多亏这位小同志,你不知道刚刚真是……”
男人摇着头,似是还沉浸在刚才的恐惧和自责之中。
慕书舒脸色煞白,嘴唇颤抖,愣愣望着铺位上的父亲好一会儿,似是才确定眼前情况。
与此同时,医生已经上前查看过老爷子情况。
确认老爷子已经脱离危险后,又嘱咐几句,留下一瓶救心丸,与列车长一起离开。
慕书舒握着骆尧的手,眼底是满满的感激与欣赏,“真是太感谢你了,真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医术!我能冒昧问下你的名字吗?”
骆尧大方报出自己姓名,一副理所应当表情,“人命关天,任谁看到都不会袖手旁观的。老爷子没事,我就先回去了,有事你们再喊我。”
这一通忙活下来,她是真有些困了。
所谓大恩不言谢,慕书舒也知道这大半夜的不是多说的时候,将她送出车厢。
早上,骆尧是被饭菜的香味熏醒的。
她迷迷糊糊睁开眼,就见慕云舒正对着她笑。
“睡醒了?”慕书舒声音轻轻柔柔就像一位母亲担心吓着刚睡醒的小宝宝似的,“我买了早饭,你要不要看看有没有自己想吃的?”
骆尧起身朝小餐桌看去。
将小餐桌上摆放得满满当当,包子、油条、葱油饼、小米粥、豆腐脑、茶叶蛋……
“您这……不会是把餐车里早餐全点了一个遍吧?”
骆尧暗暗咂舌,她昨晚点七份菜是因为有空间,这似乎……有点太铺张了吧?
“我不知道你爱吃什么,索性就全买了些,你挑拣着自己喜欢的吃。”
慕书舒柔柔一笑,“你慢慢吃,我再去那边看看我爱人和父亲。”
话毕,快步朝门外走去,还为她轻轻关好房门。
看出她是担心自己会不好意思,骆尧轻轻摇着头,走去洗漱间。
她骆尧会不好意思?
想她小时候跟孤儿院二十多个兄弟姐妹在一个锅里抢食吃,常常饭菜还没上桌就被她们抢没影了,参军后又跟部队那群兵痞子打筷子战,什么时候脸红过?
除了那天夜里被那男人……她摇摇头,猛泼两捧冷水在脸上。
说好都过去了,瞎想什么呢!
一碗豆腐脑,一张葱油饼,外加一个茶叶蛋下肚,她舒服地打个饱嗝,随手将剩下的收好放在一边。
没多久,门口响起敲门声,“小骆同志,我父亲和爱人想过来谢谢你,你看现在方便吗?”
骆尧起身前去开门,三人齐整整站在门外,看到她均是一脸笑意。
“进来说吧。”
几人在铺位上落座。
慕老爷子率先开口,诚挚对骆尧表示一番谢意。
然后将三人依次对她介绍一遍。
从老爷子口中,骆尧大概分析得知,他们三位都是从事某项保密项目的科研人员,老爷子慕林生早些年携妻儿在m国从事教育工作,十六年前为报效祖国折返回国。
回国后他便与女儿投身到了科研工作之中,慕书舒和女婿章清和都是在基地结识成亲的。
妻子和小儿子自回国后便留居在了京城。
他和女儿上次回京还是十年前,这次回京也是因为一个项目刚刚结束,他们才终于抽出空来回家看看。
对于这些科研工作者,骆尧无疑是打心底里敬重的。
没有他们何谈我国威?祖国和人民在面对强敌时又哪里来的底气!又哪里来得几十年后的华夏盛世。
所以在老爷子递出那个厚厚的信封时,骆尧毫不犹豫推拒回去。
能为老人家做点事,她心甘如饴!
三人看她不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也很过意不去。
“如果真想感谢我,等到了京城,你们就请我吃顿烤鸭好了,我早就听说京城的烤鸭最有名了,就是一直没机会尝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