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的行动成功与铁证入手,如同在林峰心湖中投入一颗定石子,涟漪扩散后,是更深沉的平静与警惕。他深知,真正的风暴,从来不会在证据到位时就立刻停歇,反而会因垂死者的反扑而更加酷烈。
省发改委主任办公室内,林峰站在窗前,眺望着被灰蒙蒙雨幕笼罩的蓉城。雨水敲打着玻璃,发出连绵不绝的噼啪声,仿佛急促的鼓点,敲在人的心坎上。办公室内只开了一盏台灯,光线昏黄,将他挺拔的身影拉长,投在光洁的地板上,显得孤寂而坚定。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的清新,透过微开的窗缝钻入,混合着办公室里淡淡的茶香和书卷气。
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骤然响起,打破了室内的宁静。林峰转身,步伐沉稳地走过去,拿起听筒。
“林峰同志吗?我是孙正廉。”省委书记孙正廉的声音透过线路传来,一如既往的沉稳,但林峰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孙书记,您好。”林峰应道,心知肚明这通电话的来意。
“嗯。”孙正廉沉吟了一下,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关于你们前期汇报的,涉及某些境外资本异常流动和个别企业项目受阻的情况,高层很重视。”
林峰没有插话,静待下文。
“不过,”孙正廉话锋微转,语气带着一种官场上常见的、意在言外的提醒,“事情牵扯面广,影响大,调查处理需要时间,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最近,有关方面也收到了一些……不同的反映。比如,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之过急、方式简单,甚至影响局部营商环境稳定性的问题?还有,关于你个人身边的一些……社会关系,也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议论。”
孙正廉的话语滴水不漏,但林峰已然明白。这是来自更高层面的、通过正式渠道传递的“关切”和“提醒”。袁家的反击开始了,而且不再是简单的舆论抹黑或暴力威胁,而是动用了其盘根错节的政治资源,试图从工作方式、个人作风等“合规”角度进行打压和束缚。
“感谢书记的提醒,我明白。”林峰的声音平静无波,“省发改委的工作,始终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全省发展大局展开的。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原则,依法依规,同时也注重实际效果和各方利益的平衡。对于个别项目遇到的暂时困难,我们会深入调研,查找原因,积极协调解决。至于个人方面,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人,清者自清。”
他没有辩解,也没有透露任何关于铁证的信息,只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原则。在铁证正式发挥作用前,他需要稳住阵脚,避免打草惊蛇,同时也要顶住这股新来的压力。
“好,你有这个认识就好。”孙正廉的语气缓和了一些,“要相信组织,经得起考验。近期,可能会有相关方面的调研或者工作组下去,你们做好配合工作,实事求是地汇报情况。”
“请书记放心,我们一定积极配合。”林峰表态。
结束与孙正廉的通话,林峰缓缓放下听筒,目光深邃。孙书记的提醒,印证了他的判断。袁家果然不甘坐以待毙,启动了更高层面的政治施压。
他略一思索,拿起另一部加密通讯器,拨通了周岚的号码。电话很快被接通。
“岚姐。”林峰开口,省去了客套。
“听到你的声音,我就知道,风雨又要来了。”周岚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依旧冷静,“我这边刚接到通知,下周省里要派一个联合调研组到青州,重点调研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和招商引资政策落实情况,点名要了解之前几个由省发改委主导引入项目的后续进展和‘实际效益’。”
周岚所在的青州市,是林峰早期布局和引入关键项目(如旭日科技)的重要区域,调研指向性非常明显。
“来者不善。”林峰淡淡道,“这是想从基层寻找突破口,否定我们前期的工作成效,甚至挖出所谓的‘问题’。”
“是啊,”周岚轻叹一声,“带队的是省委政研室的张副主任,你我都知道,他以前跟赵老那边走得很近。虽然赵老倒了,但他这次来,恐怕不只是调研那么简单。”
“意料之中。”林峰并不意外,“岚姐,你那边按照正常程序接待,准备材料务必翔实、严谨,经得起推敲。重点是突出项目带来的实际税收、就业、技术溢出效应,用数据说话。同时,注意保护好相关企业的负责人,避免他们受到不必要的干扰或压力。”
“我明白。”周岚应道,随即语气带着关切,“你那边压力更大吧?孙书记刚才……”
“沟通过了。”林峰打断了她,不想让她过多担心,“高层有高层的考量,我们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记住,无论他们问什么,查什么,核心就一条:我们所有的决策和行动,都是为了地方发展和国家利益,程序合规,结果经得起检验。”
“好。”周岚的声音重新变得坚定,“你自己也多小心,我总觉得这次的风向不太对,不像是袁家一贯粗暴的风格,反而更……阴柔难防。”
“嗯,我会注意。”林峰顿了顿,补充道,“日内瓦那边,一切顺利。”他点到即止,没有多说。
周岚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显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声音里多了一丝如释重负:“那就好……有了底气,我们就能更从容地周旋。”
结束与周岚的通话,林峰又联系了苏曼。苏曼在省卫健委,消息灵通,尤其对京城动向有独特的渠道。
“林大主任,今天怎么有空找我?”苏曼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但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是在某个会议间隙。
“找你取取经,”林峰顺着她的话说,“听说京城最近有些关于我的‘风评’?”
苏曼那边顿了一下,背景噪音减小,似乎走到了安静处:“你的消息倒是灵通。没错,这两天确实有些风声,说你在下面搞‘独立王国’,用人唯亲,推动项目不尊重地方和市场的客观规律……帽子扣得不小。而且,这次发声的,不完全是袁家那条线上的,还有一些……算是中间派,或者以前跟我们井水不犯河水的力量。”
“哦?”林峰眼神微凝,“具体是哪些方面?”
“比如,有两位以前在工业系统退下来的老同志,联名写了份内参,谈到了地方在承接国家产业转移和升级过程中,要防止‘冒进’和‘资源错配’。”苏曼语气严肃起来,“还有,社科院某位以‘敢言’着称的研究员,发表了一篇文章,不点名地批评某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盲目追求‘高精尖’,忽视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民生就业。”
林峰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看来,袁家这次学聪明了,懂得借力打力,发动群众斗群众了。这些声音,看似中立,甚至有些还站在‘稳妥’、‘民生’的道德制高点上,更容易迷惑人,也更能给我们制造麻烦。”
“是的,”苏曼肯定道,“他们这是在制造一种舆论氛围,为你接下来的工作设置障碍,甚至可能影响高层对你和你推动项目的看法。你要小心应对。”
“谢谢提醒,我心里有数了。”林峰感谢道,“曼姐你在京城,方便的话,帮忙留意一下这些声音背后的推手,以及他们之间可能的联系。”
“放心吧,我已经在打听了。”苏曼爽快答应,随即语气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嗔怪,“你呀,总是把自己放在风口浪尖上。什么时候能让人省点心?”
林峰闻言,难得地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些事,躲是躲不掉的。”他听出了苏曼话语中的关切,补充道,“你自己在京城,也要注意安全,袁家狗急跳墙,什么手段都可能用。”
“知道啦,啰嗦。”苏曼轻哼一声,但语气明显缓和了许多,“我先去开会了,有消息再联系。”
放下电话,林峰揉了揉眉心。压力从多个方向涌来,官方渠道的“提醒”,基层调研的“关切”,京城舆论的“质疑”,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袁家这一手,确实比之前单纯的暗杀、抹黑要高明得多,也更难对付。
他按下内部通话键:“小杨,请吴婷处长过来一下。”
很快,吴婷敲门进来。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神色干练,但眉宇间也带着一丝凝重,显然也感受到了外界的压力。
“主任,您找我?”
“坐。”林峰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随手给她倒了杯热茶,“最近外面的风声,听到了吧?”
吴婷接过茶杯,双手捧着,点了点头:“听到一些。有些言论,完全是颠倒黑白,胡说八道!”她的语气带着愤慨。
林峰摆摆手,示意她不必动气:“意料之中的事。我们动了别人的奶酪,还不许人家叫唤几声?关键是,我们自己不能乱。”
他看向吴婷,目光沉静而有力:“交给你几个任务。第一,把我们近三年主导引进的所有重大产业项目,从洽谈、落地到目前的运营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做一份最详尽的评估报告,数据要准确,案例要典型,报告要能直观反映我们的工作实效。”
“好的,主任,我马上组织人手落实。”吴婷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
“第二,”林峰继续道,“对于近期个别遇到困难的项目,比如之前受到‘窗口指导’影响的几家配套企业,你亲自带队下去一趟,不是走过场,是真正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资金问题,协调金融机构;技术问题,联系科研院所;市场问题,帮他们拓展渠道。要让企业感受到,我们不是引进来就不管了,而是始终和他们站在一起。”
“明白!这件事我亲自抓。”吴婷郑重表态。
“第三,”林峰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一些,“内部要稳。你私下跟几个关键处室的负责人通个气,告诉大家,要相信组织,相信省委,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要被外界的杂音干扰。有什么情况,及时沟通。”
吴婷抬起头,看着林峰沉稳的面容,心中的那丝不安渐渐平复下来。她用力点头:“主任,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我们高技术产业处,绝不会给您掉链子!”
林峰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好,去吧。记住,越是风雨欲来,我们越要沉得住气,把事情做得更扎实。”
吴婷离开后,办公室重新恢复了安静。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变小,变成了淅淅沥沥的雨丝。林峰重新走到窗前,看着楼下街道上匆匆的行人和车辆。
他知道,与袁家的最终决战尚未正式打响,但前哨战已经激烈展开。这是一场涉及权力、舆论、人心等多维度的复杂博弈。他手握铁证,占据着道义和事实的制高点,但对手的能量和反扑的力度也不容小觑。
“借力打力?发动群众?”林峰低声自语,眼神锐利如刀,“那就看看,是你们的‘合唱’声势浩大,还是我们‘润物细无声’的扎实工作,更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他拿起笔,在铺开的稿纸上,开始勾勒应对这次复合型打压的初步思路。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沉稳而坚定,一如他此刻的心境。
风雨满楼,我自岿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