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老头和师长也都来了兴致,目光齐刷刷落在苏墨身上。
苏墨看了看三人,不紧不慢地说:“其实这法子不复杂,就是一种打冲锋的编组方式。”
“三人一组,有人主攻,有人掩护,有人策应;三个小组合成一个班,三个班再组成一个战斗群,层层往上叠,形成大规模进攻力量。”
“不管是单兵配合,还是整队推进,阵型都按三角来布——进可攻,退可守,彼此照应,不容易乱。”
他娓娓道来,把三三制的核心思路讲得清楚明白。
老头、师长和副总参谋长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一听便懂。
片刻沉默后,三人几乎同时眼前一亮,脸上浮现出惊讶与赞许。
师长忍不住拍腿笑道:“苏墨啊,你这一招真绝!”
“照你说的这么打,既能减少伤亡,又能打出节奏,还能让鬼子摸不清虚实。
尤其适合咱们这种装备差的部队打运动战,妙啊!”
老头频频点头:“好!真是个好办法!苏墨,你这个脑子不简单,能琢磨出这套打法,难得,难得!”
副总参谋长也由衷感叹:“我看可以在全军推广。”
苏墨接过话:“其实已经在386旅试过一轮了,不少带兵的干部都说实用。”
“要是能把这套打法全面铺开,再不断优化细节,对我们这支缺枪少弹的队伍来说,绝对是个大助力。”
老头一锤定音:“说得对!我也觉得该推!”
顿了顿,他又看着苏墨感慨道:“你小子,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啊……确实是个人才!”
苏墨笑了笑:“您太抬举我了。
说到底,咱们武器不如人家,只能多动脑筋,用脑子补装备上的短板。”
副总参谋长和师长听了,都不住点头。
他们对苏墨的看法,早已不只是欣赏那么简单。
接下来的谈话又延续了很久,话题五花八门。
但主要还是围绕当前抗战局势和发展方向展开。
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人,苏墨当然知道这场战争最终会如何收场。
但他始终守口如瓶。
若他张口就说“小曰本会在1945年八月十五投降”,等那一天真的到来时,恐怕会引起太多怀疑,反而不合时宜。
因此每当谈到未来战局,他只坚定地表达一点:抗战必胜。
这份笃定的态度,让在座几位将领尤为动容。
要知道,眼下正是抗战最艰难的相持阶段,不少部队士气低落,甚至有人动摇投敌,沦为伪军,汉奸屡见不鲜。
而苏墨却始终充满信心,毫不动摇。
这样的信念,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
三人望着他,眼神中多了几分敬重,也多了几分期待。
可如今苏墨对抗曰的意志竟如此坚定,还坚信这场战争终将取胜,这份信念实在难得。
这有什么好意外的?
苏墨本就来自另一个时空,未来的历史脉络他早已了然于心。
那一夜,四人相谈甚欢。
氛围轻松融洽。
期间,苏墨的表现尤为出众。
面对几位重量级人物,他言辞得体,毫不拘谨,应对自如。
谁能想到,自己穿越到这个平行世界后,竟能与佬縂、师长这样的高层人物推杯换盏、促膝长谈?
简直如梦似幻!
几人喝得都有些微醺,聊着聊着便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
天刚破晓。
朝阳初升。
苏墨已早早起身。
昨晚并未贪杯地瓜烧,因此精神状态极佳。
住了一宿,他也该启程返回新中村根据地了。
临行之际,佬縂、副总参谋长和师长亲自送至门口。
这份礼遇……这等阵仗……当真是前所未有!
佬縂看着苏墨说道:“苏墨,好好经营你的部队和根据地。
过些日子,我们几个打算去你那边走一趟,参观学习,别让我们失望啊!”
……
这一切都源于独立营在李家坡一战中的出色表现,再加上苏墨在总部期间的谈吐举止,所展现出的战略眼光、军事判断和思维深度,让佬縂、副总参谋长和师长三人对他刮目相看。
此刻,他们三人对苏墨皆是十分器重。
这一点,苏墨心里也清楚。
他点头回应:“您放心,感谢佬縂的信任,我一定不负期望。”
师长也语重心长地提醒:“你要建设根据地,切记一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才是根基!”
这句话说得透彻。
八陆军正是靠着百姓一步步壮大起来的,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
苏墨郑重答道:“谢谢师长指点,我会牢牢记住的。”
副总参谋长也开口劝诫:“你有谋略有本事,属于出类拔萃之辈,但切不可骄傲轻敌,须知骄兵必败!”
苏墨认真应下:“明白,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不骄不躁。”
“那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先告辞了。”
佬縂点点头:“好,咱们后会有期。
下次见面,就是在你的地盘上了!”
以佬縂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独立营已是兵强马壮,家底丰厚。
但他并不知道,苏墨背后还有一个正在运转的兵工厂——那是他真正的底牌。
“欢迎随时来指导工作,我的根据地大门永远敞开。”
说完,苏墨向三人敬了个军礼,随即翻身上马,与魏大勇一同离去。
望着远去的身影,师长忍不住问:“佬縂,依苏墨的能力,加上独立营的实力,完全够格扩编成团,让他当团长也不为过,为何不顺势提拔?”
佬縂缓缓说道:“的确,无论是能力还是兵力,他已经具备一个团的水准。”
“但他太年轻,还需历练打磨,才能担当大任。”
师长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懂了。”
虽说苏墨战功赫赫,升任团长名正言顺。
可毕竟刚提为营长没多久,若接连晋升,反而可能让他心浮气躁。
一步登天容易迷失方向。
正因看重他,才故意压一压,让他在实践中沉淀下来。
这恰恰说明,佬縂是在用心栽培苏墨。
其实对苏墨而言,升不升官并不重要。
仗该怎么打还怎么打。
另一边。
苏墨与魏大勇离开总部后,一路直奔新中村根据地。
沿途平安,未遇日伪或土匪骚扰。
然而,就在距离根据地约二十公里处,脑海中突然跳出一条信息:西南方向三公里内,发现三星级人才——徐二航。
徐二航?
这个名字苏墨并不陌生。
穿越前他曾看过《箭在弦上》这部剧,对这个角色印象深刻。
徐二航本是个温婉善良的姑娘,精通蝶舞箭法,可童年一次意外误伤孩童的经历,让她内心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从此再不敢对生灵开弓。
这成了她最难逾越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