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一原理较为复杂,起初众人听得云里雾里。
但在苏墨反复举例说明之后,总算有了一些基本认知。
正当他讲解之际,忽然停了下来,神情一凝,耳朵微动,似乎在捕捉什么。
这一举动让顺溜、阿福和魏大勇都愣住了。
苏墨听到了——那是高空传来的引擎轰鸣。
声音极其轻微,几不可闻。
但他经过特殊强化的感官极为敏锐,哪怕一丝异响也逃不过他的感知。
稍一判断,他立刻断定那声响来自空中,随即大声喝道:“快!鬼子飞机来了,空袭!”
“空袭?”
所有人第一反应是抬头望天。
可肉眼所见之处,并未发现任何敌机踪影。
苏墨再次厉声催促:“别愣着看天了!马上撤离,隐蔽转移!鬼子要来了!”
见他神色严峻,语气急迫,众人不敢迟疑,迅速四散行动,一面组织队员撤离,一面通知村民避险。
原本宁静的新中村瞬间骚动起来,鸡飞狗跳,人声嘈杂。
十几秒后,敌机的身影出现在新中村根据地上空。
得益于苏墨提前发出的警报,新中村根据地已迅速进入战备状态。
独*立营的战士们立即行动起来,组织村民向掩体转移。
过去几个月里,根据地在后山陆续开凿了不少防空洞,这项工程始终被列为重点。
如今这些掩体已基本能容纳大部分群众。
“快!往洞里走!别停下!”
“所有人听指挥,有序撤离,战士负责断后!”
消息一传开,乡亲们纷纷起身奔向最近的出口。
整个村落瞬间沸腾,脚步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紧张而有序地展开疏散。
很快,曰军战机掠过上空。
这一次,经筱冢义男统一调度,从第一军与华北方面抽调了十架飞机执行此次空袭任务。
虽然数量不算庞大,但对于一个村庄而言,已是极具威胁的力量。
仅凭这十余架战机所携带的弹药,便足以将整片区域夷为平地。
此次出动的编队中,有两架零式战斗机担任护航,其余八架则是九九式俯冲轰炸机,承担主要打击任务。
这种机型自1938年初由三菱重工研发投产以来,便频繁出现在华夏战场,兼具轰炸与侦察功能。
因此设计时特别强调高速性能和机体结构强度,以适应俯冲投弹的需求;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灵活性,以便执行空中侦察。
九九式轰炸机最大时速可达424公里,整机重约2.9吨,续航能力为1060公里,载弹量仅为200公斤。
此外配备三挺7.7毫米机枪用于自卫。
整体来看,其火力并不算强劲,属于轻型轰炸机范畴。
护航的零式战斗机,则是曰军航空部队中的主力型号。
该机型始于1937年研制,1939年4月正式列装部队,成为当时曰本海军航空兵的核心力量,也是产量最高的日制战机之一。
它采用单发单座平直翼布局,拥有转弯灵活、速度快、航程远等优势。
零式的空重为168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达2674公斤,搭载瑞星13型或荣12型发动机,输出功率分别为780至950马力,最高飞行速度可达533.4公里\/小时,在4200米高空巡航时表现优异。
若加挂副油箱,航程甚至可延伸至3350公里。
武器系统主要为九九式20毫米机炮。
正因这些性能,零式在战争初期几乎横扫东亚天空,一度被称为“空中无敌”,尤其在抗战前期及太平洋战争初期令人闻风丧胆。
但它也存在明显缺陷:高速飞行时机动性骤降,副翼反应迟钝,操控困难;机翼结构脆弱,俯冲过快极易导致解体。
更致命的是,为减轻重量,未配备自封油箱与灭火装置,驾驶员座舱也无装甲防护。
一旦被击中,极易起火坠毁。
简而言之,零式虽轻巧敏捷,却牺牲了生存能力——装甲薄弱、结构易损。
然而,在缺乏空中防御手段、毫无制空权的抗曰武装面前,这样的弱点难以被利用,使得零式在华夏战场上长期肆虐。
此次出击的十架曰军战机,全部隶属于陆军航空兵大队。
在这些曰本飞行员眼里,这次任务不过是去炸毁八陆军的一个根据地,轻松得几乎像一次例行训练。
毕竟八陆军装备简陋,连像样的防空武器都没有,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
这场空袭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边倒的碾压。
投完弹返航,回去喝酒庆功,一切都顺理成章。
再加上今天天气极佳,天空湛蓝无云,视野开阔,正是实施轰炸的绝佳时机。
引擎轰鸣划破长空……
十架敌机很快出现在新中村根据地上空。
呼啸声由远及近——
八架九九式俯冲轰炸机率先从高空俯冲而下,迅速压低飞行高度。
当飞机掠过村子上空,离地面不足百米时,舱门开启,一枚枚航空炸弹倾泻而出。
嗖嗖嗖……
炸弹从机腹坠落,直扑村落。
紧接着,震耳欲聋的爆炸接连响起。
轰隆~
bong~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黑云翻腾而起。
航空炸弹的威力远超普通炮弹,每一次爆裂都伴随着巨大的冲击波和热浪,席卷整个村庄。
房屋在气浪中崩塌,瓦砾四散飞溅。
不少百姓被掀翻在地,挣扎着无法起身。
破片如雨点般横扫四周,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切割空气。
扑——
有人来不及躲避,就被飞溅的金属碎片击中,倒在血泊之中。
与此同时,曰军的零式战斗机也开始扫射。
哒哒哒!突突突!
机枪子弹如雨点般泼洒下来,扫过房顶、院落、田埂,像是在进行一场冷酷的猎杀演练。
第一轮轰炸刚结束,那八架九九式轰炸机正准备拉升再攻第二波,就在这时,隐藏在新中村周边高地的歪把子轻机枪和加特林m134同时开火。
哒哒哒哒!
突突突突!
虽然歪把子的射速和火力不如m134,但此刻也成了威胁低空目标的利器。
要知道,那个年代的空中打击依赖目视瞄准,想要精准投弹,就必须降低高度,靠近目标观察。
因此,日机不得不冒险贴近地面飞行。
而此时,密集的子弹已织成一张火网。
三挺部署在关键位置的m134加特林疯狂旋转,枪口喷吐出长长的火舌,子弹如风暴般倾泻而出。
突突突!
两架正在俯冲的九九式轰炸机猝不及防,直接被密集弹雨命中。
砰!砰!砰!碰!
m134的子弹威力惊人,九九式的机身钢板根本挡不住。
其中一架的机体被多发子弹贯穿,灼热弹头瞬间击穿驾驶舱,正中飞行员胸口。
“啊?!”
那名曰军飞行员瞪大双眼,低头看向胸前不断涌出血水的伤口。
鲜血汩汩外冒,他只觉得四肢发冷,意识迅速模糊,最终瘫软在座位上。
随着驾驶员阵亡,飞机失控,顺着惯性一头撞向村子后方的山壁。
撞击瞬间引燃了机上残余的炸弹——
轰!!!
bong~
烈焰冲天,整架飞机炸成一团燃烧的残骸,化作灰烬。
另一架九九式也没能幸免,引擎和挂载的炸弹被m134精准打中。
空中猛地爆出一团火球,战机在半空中解体,碎片夹杂着火焰四散纷飞。
轰隆!轰隆!
爆炸声再次撕裂了原本宁静的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