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同官县。

煤矿边缘的荒地上,陈睿正踩着没过脚踝的黄土,指挥工匠们继续地基。

“东边这片圈起来,建第一个炼焦场,十座窑炉并排着来,间距留两丈,方便运石炭;西边再拓出一片,做第二个场,将来不够了能立刻投产。”他手里的竹竿在地上划出两道线,石灰粉撒过,便成了清晰的界标。

窑工老王蹲在旁边,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尺寸,忍不住咂舌:“郎君,这窑炉到底要砌多高?我看比烧砖瓦的窑高了一倍还多。”

“得高些才能闷透。”陈睿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画窑的截面,“底下留三层风口,让空气慢慢往上走,石炭在里面‘焖’着烧,硫才能跑干净。顶部的烟管得拐个弯,通到上面的石灰池里,您瞧,这样硫就被石灰吸住了,烟里没怪味。”

老王摸着胡子琢磨半晌,点头道:“是这个理。老辈人烧木炭也讲‘闷火’,火太急了炭就虚。”

接下来的日子,同官县的煤矿边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从关中各县征调来的工匠们轮班赶工,夯地基的号子声、砌砖的叮当声、运送石料的车辙声混在一起,震得远处的山都像在动。

陈睿几乎住在了工地,夜里就裹着毯子睡在临时搭的草棚里。

第一座炼焦炉封顶那天,陈睿让人杀了几头猪,亲自炖了分给工匠们打牙祭。

他自己捧着碗肉汤,蹲在窑边喝,望着那黑黢黢的窑体,心里像揣了块炭火,暖烘烘的。

“明天装窑,王伯,您带徒弟们仔细些,石炭要挑块大的,一层石炭撒一层石灰石粉,撒匀了。”

老王拍着胸脯应下:“郎君放心,保准比给自家盖房还上心。”

装窑时,工匠们排成队,把筛选干净的石炭一块块往窑里码。

陈睿站在窑口,手里捏着根竹尺,时不时量量石炭间的缝隙:“留半寸空,火气才能串起来。”石灰石粉用细筛过了,像白面似的,撒在石炭上,薄薄一层,刚好能裹住煤块。

点火那天,天还没亮,陈睿就带着人守在窑边。松柴引着了火,顺着风口往里钻,窑口渐渐透出红光。

他对轮班的工匠道,“前三天用文火,让石炭里的潮气先跑出来。”

接下来的七日七夜,窑边从没断过人。老王带着徒弟们轮班守着,谁也不敢合眼——火大了,石炭会烧成灰烬;火小了,硫去不干净。

陈睿更是隔一个时辰就去看一次,烟的颜色是深是浅,都记在本子上。

到第五天,烟管里的烟从浓黑变成淡青,王伯抽了抽鼻子,笑道:“没那股子呛人的味了,硫跑差不多了。”

开窑那天,工匠们都围了过来。

陈睿让人撬开窑门,一股热浪混着焦香扑面而来,里面的石炭已变成了焦炭,黑得发亮,块块都像被油浸过似的。

他拿起一块,用锤子敲了敲,“当”的一声脆响,断面齐整,没有蜂窝似的孔洞。“砸开看看。”他对身边的铁匠道。

锤子落下,焦炭碎成小块,断面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铁匠抓了块碎的扔进火盆,焦炭窜起蓝火苗,烧得旺却没多少烟,烧完灰烬是松松的白灰,一吹就散。

老王举着焦炭块大喊,“这火劲,比木炭猛多了!”

十个炼焦炉陆续投产后,同官县的焦炭就像泉水似的涌了出来。

每天清晨,工匠们推着独轮车,把冷却好的焦炭从窑里运出来,堆到场边的空地上,用干草盖着防潮。

黑黢黢的焦炭堆成了小山,一座接着一座。

一个月过去了,几个小山堆望过去,陈睿心里美滋滋的。

老王手指着小山,声音都在抖:“郎君,五万斤了!”

陈睿站在焦炭山前,抓起一块掂了掂,心里踏实得像压了块铁。“我先回长安,给陛下递折子了。”

长安的太极殿里,李世民看着陈睿递上的奏折,又听他说起同官县的炼焦场,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你说要扩大石炭开采?”

“是,陛下。”陈睿躬身道,“眼下十个炼焦炉每天要耗石炭近万斤,若要量产钢铁,还得再加倍。况且石炭不光能炼焦,还能直接用——长安城里的酒楼商户,每天烧柴草不知要费多少,石炭火力旺,价钱若定得合适,他们定然愿意换。”

他顿了顿,又道:“冬天的话,寻常百姓取暖用的柴薪贵,焦炭若产能提升,可以平价供应,家家户户都能烧得起。还有那些靠砍柴为生的樵夫,若是失了砍柴烧炭的营生,总得找个出。石炭开采、运输、销售都需要人手,正好让他们转了行当,既安稳,也能多赚些。”

李世民眼中闪过亮光:“你倒是想得周全。石炭这东西,以前只当是废料,经你这么一说,竟成了宝贝。”

李世民越想越点头:“好!同官县的石炭是露天矿,挖起来省力,成本低,正好推广。”

他转向旁边的长孙无忌,“辅机,你看这事该如何安排?”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陛下,臣看可让将作监牵头,专门成立个‘石炭司’,管开采、炼焦、销售这一摊子事。价钱嘛,按成本加些利钱,既要让百姓用得起,也得让朝廷有些收益。”

“就依你。”李世民,“石炭司的事,你多盯着些,有什么需要,直接找将作监和户部。”

“臣遵旨。”长孙无忌躬身道。

陈睿虽然对长孙无忌不是很感冒,但是既然皇帝这么安排,自己也不好多说,至少长孙无忌对朝廷的这些事情没有使绊子。

要售卖,还得靠四轮马车来运输才行。

长安近百万人,每天需要的量那不是一般的大。

眼下石碳产量还没上去,运输问题也还没解决,只能说起了个头。

石碳的事情都安排好了,陈睿又常驻栎阳,这里已经按图纸施工,造好了一排高炉。

风箱,矿石,焦炭,石灰,这些都已经准备妥当。

可以开工炼铁了!

栎阳的铁矿边,几座高炉如黑铁塔般立在旷野上,炉身上新砌的耐火砖还泛着潮气。

陈睿踩着木梯爬上高炉平台,俯身往炉口探了探——内壁已用草木灰反复擦拭过,通风道也按图纸留足了坡度,只等最后一步装料。

“郎君,矿石和焦炭都按‘三成石、七成焦’的比例配好了!这一座炉放一万斤矿石没问题吗?”负责配料的工匠捧着账本跑过来,声音里带着雀跃。

陈睿点头,指了指堆在炉边的石灰石粉:“没问题,放心吧!石灰粉每层料都要撒匀,这东西能把矿石里的杂质‘裹’走,铁水才够纯。”

装料的工匠们早已列好队,两人一组抬着竹筐,踩着炉边的石阶往上递。

陈睿站在炉口旁,手里攥着根长木杆,时不时往下拨弄:“料别压太实,留些空让火气串得通!”

太阳偏西时,最后一筐料终于装完,工匠们用黏土封死炉口,只留下底部的进风口。

点火的时辰定在次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陈睿就带着人守在高炉旁,几个壮实的工匠轮着拉风箱,风箱“呼嗒呼嗒”的声响在旷野上格外清晰。

进风口的火星渐渐旺起来,顺着风道往炉里钻,不多时,炉口就透出淡淡的红光,裹着焦香的热气慢慢往上冒。

“风再拉足些!”陈睿盯着炉口的温度,不时用铁钎探进去试火候。

这一等就是大半天,下午,炉身终于变得滚烫,用手贴在砖上都能感觉到灼人的热度。

负责观火的老工匠忽然喊道:“郎君,炉口泛青了!”

陈睿立刻让人停了风箱,带着几个工匠用铁钎撬开炉底的出铁口。

刚撬开一条缝。

“哗——”

金红色的铁水从高炉出铁口奔涌而出,像一条熔化的火龙,裹挟着炽烈的热浪,在砂模里铺开一片耀眼的光海。

砂模是按陈睿的图纸特制的,长三尺、宽一尺的凹槽排列整齐,底部铺着掺了草木灰的河砂,既能隔热,又能让铁水冷却时均匀收缩。

铁水在砂模里渐渐沉静,表面的光泽从刺眼的炽白转为温润的暗红,最后凝成青黑色的硬块。

守在旁边的杨铁信捏着长柄铁钳,等铁锭边缘泛起白霜,才小心翼翼地将砂模撬开。

一块块铁锭躺在砂窝里,棱角分明,表面光滑得能映出人影,连一丝气孔都没有。

“郎君,您瞧这个头!”杨铁信拎起一块铁锭,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以前用木炭炼,十模里总有两三块带渣子,今天这五座炉出的铁,竟一块废品都没有!”

陈睿接过铁锭,入手沉甸甸的,掂了掂,约莫有二十斤。

他借着高炉的火光细看,铁锭表面泛着一层淡淡的青光,那是生铁纯度极高的征兆。

“敲一下听听。”他对杨铁信道。

杨铁信从腰间解下小锤,轻轻往铁锭边缘一敲——“当”的一声脆响,像玉石相击,在作坊里回荡了好一会儿才散去。

“清亮!”杨铁信眼睛发亮,“这声儿,就知道里面没杂质!”

“完美!”陈睿终于露出笑意,指尖在铁锭上轻轻划过。

“焦炭的火力够猛,炉温稳在一千三百度以上,铁水里的杂质大多都浮成炉渣清出去了,比用木炭炼的强太多。”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这只是初炼的生铁,碳含量太高,还硬脆。要做投石机的弹簧,还得回炉熔炼,按前面的法子处理吧!”

杨铁信在旁点头如捣蒜:“您放心,这些工序俺们熟!上次试做的弹簧钢,不就是这么炼的?保管按您的法子来,炼出的钢条能弯成圈儿还不断!”

“那就好。”陈睿把铁锭放回砂窝,“让弟兄们歇口气,等会儿把铁锭归置好,我去看看今日的产量。”

管工正蹲在账房外的石板上扒算筹,见陈睿过来,忙站起身,手里的账本翻得哗哗响:“郎君,今日五座高炉可真给劲!卯时上的第一炉料,到酉时末——铁矿石合计五万二千斤,焦炭用了一万四千斤。”

他用手指点着账本上的数字,声音透着兴奋:“出铁锭一共是一万八千三百斤!俺让人称了,这五座炉的出铁率,竟有三成五!”

“三成五?”陈睿挑眉,这比预期高出不少。用木炭炼铁时,最好的炉匠也只能做到三成,看来焦炭不仅去杂质彻底,还能让矿石里的铁元素析出得更充分。

“不错。这批矿石含铁量高,往后可以大量采购。”

正说着,杨铁信扛着块铁锭过来,老远就喊:“郎君,您看这块!俺刚称了,足有二十四斤,是今天最大的一块!”

陈睿接过铁锭,果然比刚才那块沉不少。

陈睿笑道,“杨师傅你跟着去看看,教他们怎么处理这生铁——可别糟蹋了好料。”

“得嘞!”杨铁信抱着铁锭跑过去了。

暮色渐浓,高炉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陈睿望着作坊里忙碌的身影,听着铁锭碰撞的叮当声,心里盘算着:五座炉日产近两万斤铁,一月就是六十万斤,足够供将作监打造投石机和床弩了。等后续的精炼工序跟上,这铁水就能变成撑起大唐军备的筋骨,想想都觉得踏实。

“大郎,”他回头对杨铁信大儿子杨国力喊道,“明日加一轮夜班,试试夜间进料的出铁率,记得多烧些焦炭,保持炉温!”

“哎!”大郎的声音在火光中回荡,带着股子干劲,“保管误不了事!”

消息很快传到了长安。

随信使送来的还有一块铁锭。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